2000〜2010個人最喜歡的十隻遊戲
文:傑特
上回是十年總回顧,現在是這十年筆者最喜歡的十隻遊戲。當然標準很個人化,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知,反正這類排名很大程度是個人惡趣味的自爆總表現,所以也不要求所有人同意了。
Metal Gear Solid 4: Guns of the Patriot(konami)
其實這個系列差不多每一集都可以列入十大以內,但如果只能挑一隻的話還是只能是第四集。在故事上真的將整個Snake寫得很死,再沒有任何搞續集的空間,而最後一幕兩代Snake對話更是排得上是系列前三的名場面(第一是MGS2 Snake在船上和Liquid的對話,那句「很久不見了!兄弟!」現在想起來還是熱血滿點)。而且在嚴謹的故事之外擁有極佳的遊戲性,但又不像之後MGSPW那種過份花巧,遊戲模式豐富但保留一貫的樸實感,近乎無可挑剔的高完成度,高遊戲性的同時在表達主題以及劇情上無可挑剔。小島秀夫在那遊戲中創造了同類動作遊戲的頂點,或者會有遊戲在遊戲性上可以超越,但如果連故事性、中心思想的展現以及完整性,則近乎無人可以挑戰。
Virtual Fighter 5(SEGA)
一如其官方宣傳口號「進化,以此為極限」。此遊戲將立體格鬥推到一個已沒有任何再變化的空間,不論系統、操作、遊戲性以至角色設計上都達到近乎完美的程度,既保留其本質的同時精益求精,完全是SEGA歴代心血的集大成。而此遊戲的出現也代表多邊形格鬥遊戲已經去到一個沒落的時代,或者之後還會有更強的底版作出更華麗的畫面,但在格鬥遊戲沒活的今天即使能超越但也不會再引起熱潮。所以這遊戲說是進化的極限還不如說是多邊格鬥遊戲時代的句號。
莎木(SEGA)
對,選莎木絕對是筆者的偏心,一個SEGA迷永遠之痛,鈴木裕超時代的作品但當時無法配合,所以最終還是無法取得應有的評價。一切都要到《人中之龍》系列推出時才進入收成期。其實說是這遊戲還不如是連人龍系列也包括進去的一個系統,但以祖師爺的地位以及其無奈的結局而被選上,否則就會是《人中之龍》第一集。不過這個已說得太多所以就這打住好了。
WORLD CLUB Champion Football SERIE A(SEGA)
曾害筆者每天中午去燒銀紙的地獄遊戲,也是今天什麼三國誌大戰的同系祖師爺。遊戲好玩在於你可以用閃咭組一支夢幻球隊,也可以用白咭來挑戰,喜歡怎樣玩也可以。而當時炒咭熱潮也讓不少好運之人能以賣咭幫補生計(筆者就買了一張閃咭大哨,不過買的原因很大是因為筆者是大哨迷)。沒有這部機的話SEGA的街機部就掛了九成了。甚至整個街機市場也會掛掉,因為只有這套系統是家用機不能相比的﹣你家裡可以拿張麻雀枱來搞機台嗎?話說回來這遊戲也真的熱了好幾年,甚至筆者現在還是有數百張白咭,如果可以當咭片來派幾年不用印新咭片(笑
Biohazard Code: Veronica(Capcom)
可算是Dreamcast的第三廠最佳作品。雖然之後還有Bio 0,但在遊戲年表上這是採用傳統Bio系統的最後一集。遊戲時間夠長,解迷部份夠多。在保留求生的主題的同時戰鬥亦處理得好,而且在故事設定上其實這才是真正的Bio 3(反而本來的Bio 3反而更像Bio2的外傳)。而去到這一集Bio系統也算是集大成,往後也很難再超越,可能正因如此Capcom才會將遊戲改成TPS吧?不過雖然相比起現在的動作性為主的Bio是沒有那麼刺激,但意外地難度夠高,要無接關無存檔破關絕對是超高難度的事,不像Bio5想拿無限炮只要總時間夠短就好,而且當年打Veronica要在視點不能轉的情況下向天開槍可是很慘的呀!
Dragon Quest 8(Square Enix)
經過了DQ7的大慘敗,DQ8則回到正途,故事的長度控制得好,難易度設定保留一貫的優秀。劇情上再沒有像DQ7那種扭橋扭到過火變成又長又臭,簡潔而動人的劇情配合PS2的機能和Level 5的技術,打動無數玩家的心(前半幽靈國王那一段筆者真的哭了出來)。而最妙的是過往主角去到後半一定會是什麼勇者天空人之類,但在DQ8的主角如果你不玩到裡關的話,他的身份永遠都只是「國王的小衛士」!甚至連主角威能也是瞎貓踫著死老鼠,一反過往那種血統決定一切的精英主義,這十分難得。
Shining force EXA(SEGA)
比起要打Tony好萌(笑)的近年Shining force系列,這隻和《Shining Force Neo》由於是找外判公司來開發,反而有著極佳的遊戲性。制作群聰明地將MMORPG變成單人遊戲,巧妙地結合了網路遊戲的多角色團體合作和單機遊戲的爽快感。而且難度相當高,一少小心可以死完又死。戰鬥的花樣又多,配合不同的情況交換主角才能發揮最大戰力。故事也寫得好,可算是雖然名氣不高但卻絕對是完成度極高的作品。單是以筆者這種超沒耐心又視玩遊戲為工作的人,竟然可以連裡關也照樣攻破就知此遊戲有多爽。
超級機械人大戰OGs(BANDAI)
其實筆者也在頭痛該選這還是機戰Z又或者第三次α,因為這幾隻的完成度都是極高。但最終還是逃回這個理論上只是GBA的移植作。但話是移稙作但實際上近乎原創。遊戲畫面不用說了,甚至連劇情都大幅翻新,很多地方都改寫過,除了使亞呆西魯漂白(和變成蘿莉控)之外,也加入了機戰R的角色來滿足已玩過GBA版本的玩家。而兩集加起來版面夠多當然很抵玩,而二人小隊系統配合援攻等技能可以搞出各種一擊十萬以上的變化連攜攻擊,各類惡搞玩意亦十分豐富,機戰迷絕對非玩不可的名作。
機動戰士Gundam 基連之野望 亞古捷斯之脅威V(BANDAI)
如果要挑一隻鋼彈遊戲的話,筆者不可能會選那一大堆TPS遊戲甚至是FPS遊戲(夠膽死賀駛員可以下機移動!不如拿埋火箭炮打渣古、用C4對大魔丫笨!)。而是基連野望系列。這系列將鋼彈迷的「假如XXX沒有發生的話...」的平日閒聊具現化,讓玩家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新的宇宙世紀史。遊戲的難度相當高,絕對不是隨便玩玩就可以破關的等級,而且遊戲有多個勢力之餘,因應不同情況會出現更多的第三勢力,理論上一個勢力玩一週也可以玩上四五個月,而且因為每個勢力的情況和劇情都不同,不會有換個地盤但實際上大同小異的SLG通病。絕對是鋼彈迷非玩不可的遊戲。
戰場的女武神2 加利亞王立士官學校(SEGA)
其實應該是給第一集才對,但筆者沒有玩所以只能算第二集。這遊戲結合了櫻大戰的AVG系統,回合制SLG和TPS式動作系統的SLG遊戲。既保留了回合制SLG的簡單(主要是對筆者這類反射神經偏低的人而言,玩即時戰術遊戲如《StarCraft II》簡直要了筆者的命了),但又有動作要素,可以用玩家的技術有限度來補足了角色能力的差距。每一場戰鬥都需要相當的戰術性,而且能因不同玩法而出現不同的戰術。版面夠多即使沒有無謂的附加元素也一樣很耐玩。劇情走硬派風格殺角色不手軟(尤其是巨乳角,這遊戲兩集下來兩大巨乳全部領便當退場,制作群真的那麼恨巨乳嗎?),算是日系動畫風格遊戲中的高度完成作。
後話:
當然,作為SEGA粉十隻遊戲有五隻是SEGA是理所當然,難道你以為筆者會想五隻SEX社的遊戲?不過由於一開始就說是最喜歡的遊戲,所以很多很「精彩」的遊戲結果只有被割愛,像GT5和FF13絕對是歴史級大作,因為很少遊戲會像他們那樣花大量時間來搞一個笑話的。至於MHP對很多人來說絕對是歴史級大作,但作為堅守“反芒亨少數族群聯合陣線”(乜?)的成員,打死筆者也不會挑MHP的,一隻跟本不是那杯茶的遊戲寫來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