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NTOM OF INFERNO》地獄非無間 文:|0|
《PHANTOM OF INFERNO》(以下簡稱《PHANTOM》),乃Nitro+於2000年發售的美少女遊戲(後有PS2移植版及PC重製版)。作為Nitro+以及虛淵玄監督的出道作,《PHANTOM》卻打著有別於傳統美少女遊戲的賣點。用3DCG繪成30種以上的鎗械,配上純愛與冷硬、暴力及浪漫的無情殺戮,構成鎗戰動作電影風格的數位小說。自此一個異色品牌及一位自娛作家,就在業界中開拓了燃え萌え的獨特路線。
凶器與達者的競演
《PHANTOM》跟一般美少女遊戲在攻略過程中最不同之處,莫過於除了常見的CG、結局回收外,還包括了武器回收之舉。依據玩者在鎗械上的選擇,而會出現不同的隱藏鎗械。嘗試過威力大的magnum彈及彈數多的半自動手鎗後,就可以挑戰兩者兼備的DESERT EAGLE。熟練了有名的PYTHON、GOVERNMENT、BERETTA M92FS,則能夠取得同口徑中更小巧的MATEBA、USP、SIG。不過遺憾地,選鎗上的分別除了最初及最後外,並未在遊戲中充分發揮。選鎗過程中的趣味,相當大程度上還是透過虛淵玄的文筆,根據各種鎗械的特性,講解對任務的合適程度及流露出用者的偏好。
相對於選鎗,劇情內定的鎗械,反而更顯虛淵玄的個人趣味。在內文以至武器鑑賞中,虛淵都不惜筆墨地為各種武器的特色加以標榜。玩者可見各種不同特色的武器,都在襯托著不同角色的造型。正如Scythe所言,Elen以纖細無垢的純真少女外表,埋伏著瞬殺爆發力的最低限肌肉,就好比一把精練美的東洋刀劍。配上Elen的,自然是小巧但殺人於無聲的求生刀Chris Reeve,Elen在短刀格鬥不敗的神話,更是讓唯一的求生刀足以跟各式鎗械平分秋色。分解、組合簡易的AUG,表現出Cal對器械的驚人天才。全以冷硬不銹鋼製成的兩把S&W M5906,又何嘗不是埋藏在Cal傲慢冷笑下的熾熱怨恨?剛健硬派的Lizzie及梧桐大輔,自然是配上粗獷的HARDBALLER及BERETTA M93R。心術智謀的Claudia及志賀,也有深藏不露的AMT BACKUP及H&K P7M13。至於像Scythe這般g熱的收藏家,就更是非經典的古董LUGER不可吧?
重要的是相比起鎗械本身,虛淵更著重於用鎗的表現。暴力的如以大口徑magnum彈直接擊穿剷車,沉默的如Chris Reeve及SOCOM的黑夜狩獵。就算是本來應該沉悶的狙擊過程,虛淵為了使其刺激起來,也要把其融入在Elen幻影的劇情伏線當中來加強緊張氣氛,狙擊對反狙擊後竟是超長距離的狙擊,也是要讓高潮一浪接一浪的佈局。特別是背負著"AUTO JAM"惡名的AUTO MAG,更是虛淵藉由Scythe之口,為其大膽前衛加以申辯。為了讓AUTO MAG一雪前恥,虛淵反而更要突顯其缺憾美。同樣披著冰冷面具的脆弱靈魂,Elen以取長補短的方式操著AUTO MAG殺敵,彷彿在綻放其最後的光芒。如此情節恐怕已超出了單純的表演,反過來更像虛淵玄的個人執著了吧?
當然為了照顧對鎗械不熟悉的玩者,虛淵亦不厭其煩、深入淺出地講解各式鎗械以至實戰技術的奧秘。一開始就被洗腦的主角玲二,正好給玩者代入其殺手訓練過程當中。由最簡單的手鎗射擊練習,到狙擊戰的準備工作,以至室內戰中的清場要領。玩者在遊戲過程當中,彷彿已深明了暗殺的知識及狩獵的快感。當然,那是不包括實戰試驗在內的紙上談兵了啦。
模仿與再創的橋段
正連虛淵玄也不違言,《PHANTOM》就是獻給其心愛作品的公開情信。各式各樣的致敬橋段看似肉麻情詩,甜言背後卻又隱含著虛淵的犬儒蜜語。
最顯而易見的,莫過於由《英雄本色》至吳宇森暴力美學。以豪氣及情義行走江湖的Lizzie,三番四次救玲二出險境,就像要把人情債千倍奉還。其所換來的真相並非甚麼Scythe是反骨成之流,反而是被知己Claudia所利用及背叛。阿傑泥足深陷的夢魘,結果還不是由Cal回敬Lizzie的Parabellum彈所實現了?更甚者,梧桐大輔為了替兄弟手足報仇,不惜要跟Inferno作越洋死戰的Mark哥式「花道」,卻反而被親信的志賀所收拾了。這並非是向仇敵獻媚或者純粹無情的肅清。反而是因為志賀的真心仰慕,為了信守替大輔守護美緒的承諾,而不得不下的大義。到底虛淵是對已經跟時代脫節,捨身取義的俠客精神,譏諷地作出欲抑故揚的刺背一刀,還是志賀那句「男子漢中的男子漢,凡男兒都憧憬的生存之道」才是真心話?一時間恐怕也教人難以一口咬定了。
在《PHANTOM》所滿載的各式暗殺任務當中,虛淵反要加插了充斥感性的私鬥。由Elen跟Cal在舊禮拜堂中,互相用鎗瞄準對方眉心作為見面禮開始,已經散發出一股《喋血雙雄》的味道。作為決鬥舞台的舊禮拜堂,除了是暴風雨前的風平浪靜外,也是映襯著Elen捨身贖罪,以及Cal自甘墮落的喪鐘。AUG及SCORPION的億發掃射故不在話下,側翻發炮及雙鎗連轟亦是讓人目瞪口呆的神技。再加上虛淵玄鉅細無遺,連一團硝煙、一枚彈殼都毫不放過的深入描寫,就算是映像面的表達上有所局限,難道這就不能算是文學化的slow motion了嗎?當然在暴力美學背後,虛淵還是不忘提到,Elen故意用不足的火力去合演一場硬碰,讓Cal沉醉於自以為必勝的圈套當中,以左輪手鎗不存在的第七發魔彈,去跟吳宇森的浪漫領域劃清界線了。
除了吳宇森外,2章中的Cal劇情,也是明顯不過的《LEON》橋段。不同的是,Leon是不願讓Matilda去送命,才迫不得已把她留在自己身邊。相對地,玲二為了調查真相而誤把Cal捲入黑社會的旋渦當中,本身已背負著咎由自取的原罪。若說Leon教Matilda如何殺人還算只是敷衍了事,那麼玲二向Inferno編造的大話成真,連自己也借助了Cal的天才,其對Cal的人生盡毀就更責無旁貸了。就算撇開3章不計,在Ending No. 10 「最凶の亡靈」當中,玲二硬闖Inferno要把其殺個片甲不留,替Cal報仇之餘也打算共赴黃泉,結果卻只是讓Cal在灰燼及淚水當中含恨乾等,亦無不是跟《LEON》的結局對著幹。也許已不用懷疑,陶醉在這種結局當中的虛淵玄,其實都是跟Scythe一樣人臉獸心的冷血狂魔了。
當然除上述外,綾波型的殺人機器、"Phantom of Inferno"化身為"Phantom of Opera"、相當《Bonnie and Clyde》的Ending No. 2 「砂塵の道を」等,都是值得一提的致敬橋段。從中可見虛淵玄除了模仿外,亦不忘滲入自己的個人風格。正是經過這樣子的二次創造過程,讓這麼多不同作品的原材料,融會成一道完整的新故事。
波折與考驗的佈局
《PHANTOM》的故事分別由三個章節所構成,每個章節都有其起承轉合,看起來就像分成三部上演的電影般。在個別章節間的轉捩點,都充滿著角色轉移及命運弄人的味道。若說玲二是代表著玩者化身的主角,那麼幾個關鍵的抉擇,就代表著玩者對其價值觀的認同。
首推自然是由1、2章開始蘊釀,到3章才正式爆發的Elen對Cal。
把1章的女主角Elen,跟2章的女主角Cal相比,都可見不少巧妙安排之處。若說與Elen一起是受命運擺佈的話,那麼與Cal一起則是玲二的咎由自取。當與Elen一起是抹殺情感的殺手生涯,與Cal一起卻是重拾家庭溫暖的同居生活。正因為曾經與Elen許下追尋希望的承諾,那就更不願見Cal重蹈自己的覆轍。Elen及Cal先後的虛幻死亡,就更是虛淵玄故意玩弄玩者感情之舉。當玲二以為失去Elen已是一無所有之時,Cal的出現卻填補了心中空白。為著讓Cal早日離開黑社會,卻在任務中看見Elen的幻影。以為悲劇重演在Cal身上已是罪該萬死,卻在眼前出現不得不救的Elen。為著追尋Elen的幸福,卻遇上為報復而來的Cal。若玲二只是個好心做壞事的傢伙,那麼問題還尚算簡單。可是正因為得救與失救同時出現在眼前,彼此勢不兩立的張力才如此一發不可收。
一個是因自己而重拾人生的Elen,另一個是因自己而人生盡毀的Cal。Elen為了守護自己所愛的玲二,就算捨命也要把讓玲二痛苦自責的Cal誅殺;Cal為了要讓自己所愛的玲二,嘗到跟自己一樣被拋棄的痛苦,就算捨命也要把玲二所要守護的Elen誅殺。兩個同是愛上自己的少女,兩個同是自己承諾要守護的少女。結果兩個定必要為自己而決一死戰,兩個只能活一個。更重要的是,玩者要進入如此自虐的3章,就必先要為救Elen及Cal盡過一切努力,這是否就是希望一個都不能少的必然結果?尤其是自PS2版所新增的Ending No. 7 「月輝る夜に獨り」,就更是表明若玲二最後仍不能二擇其一,就只落得三者先後破滅的永劫螺旋。必須捨棄其一,就是虛淵給玩者的最後考驗。
另一方面,1、2章所佈下,Claudia與Scythe黑吃黑的陰謀權術,同樣是教人拍案叫絕。
這個陰謀佈局的巧妙之處,正在於先入為主的認知落差。當玩者早認定Scythe是把主角洗腦、當作實驗動物看待的大壞蛋之時,Claudia卻以諒解者的姿態出現,教玲二如何去適應這個殘酷世界。Scythe所下達的命令,竟是襲擊Inferno的背叛行動。當玩者已一口咬定Scythe是早有預謀,又何曾想過為玲二洗脫嫌疑的Claudia,才是設計陷害Scythe的真正元兇?當Claudia篤定Wisemel是阻撓交涉的內鬼之時,就早已被Scythe擺弄在股掌之中。玲二暗中保護梧桐組的行動,卻成為了襲擊梧桐組的捏證。Scythe讓當天令自己落難的仇敵們,在暗雲中互相猜疑自取其辱,自己則在漁人得利下還以清白之身。這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藝術,又可否說是虛淵的作惡美學乎?當然最後玲二跟Claudia,要把對方幹掉才能活下來,亦是無可奈何的兩難。到底是要成全Claudia而被殺,還是死在玲二懷裡才是Claudia的真正心願?這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兩個已不簡單的佈局,相互融會成前後三部的巧妙舖排。幾個關鍵抉擇的安排,亦見合乎情理發展。相比起看著參數上落的戀愛模擬,這或許更像與活的角色互動,玩者就是主角的小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