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深入評論

新概念下的「多元世紀」﹣分析《第2次超級機械人大戰Z》劇情編
文:傑特

其實早在去年《第2次超級機械人大戰Z 破界編》時筆者就想寫分析這一集機戰世界的劇情了,但由於一分為二如果不玩到最後就評論的話是不夠完整的,所以一拖再拖直到現在才可以下筆﹣雖然是樂在其中,但每天晚上玩到三四時才睡還真夠累人了...
另外,本文有極大劇透,如果不想破壞遊戲興趣請先破關再看。

不用腦的「多元世紀」
一直以來機戰的最大麻煩是如何將不同動畫的劇情結合在一起,每一套動畫都有獨自的世界觀,要將不同的世界觀結合在一起難度相當高,遠的不說,像《反逆之魯魯修》的11區和《鐵甲萬能俠》的日本跟本就拼不成一塊吧!舊UC世紀的聯邦軍可是有很長的歷史,但OO的聯邦政府卻要在故事中段才成立,那阿姆羅他們怎樣登場?
而以寺田為核心的機戰企畫班想出了一個雖然是空前絕後,但也相當懶的設定:以時空震動彈做成的各次元大混亂,而帶來所謂的「多元世紀」,也就是硬生生將不同的動畫的世界拼在一起,由於本來就是從不同的世界而來,那自然不存在設定相衝的問題了,倒A鋼彈和X鋼彈可以和殖民地鋼彈、天人鋼彈混在一起,日本和11區也可以相安無事﹣因為次元混亂變成有兩個日本!那你有你玩11區,我有我在熱海做鐵甲萬能俠,天下太平。
而去到《第2次》一開始其實是和之前的不是同一「多元世界」,但在破界編中段上一集世界的人竟然被捲過來,變成《Z》和《第2次Z》的角色都在《第2次Z》的世界內戰鬥,如果再加上敵人的世界和破界王的另一個世界,讓《第2次Z》由破界編到再世編共包括三個世界數十套作品再加原創作,而結局五億人移民去火星更創下了機戰史上最大型的界世界移民例子﹣只是,這不會是《第3次Z》中《機動戰士 Gundam AGE》的伏筆吧?
由於遊戲中任何世界任何角色都可以隨時跳來跳去,所以不但不用擔心如何安排自相矛盾的作品為什麼能在一起,而且數量更近乎無限制地暴脹,變成現在數十套作品一百個機的超大型規模。

沒有劇情但還是能起作用
雖然兩集《第2次Z》加起來加多關,如果出在家用機打一次真的會打到虛脫,但即使關數再多也不可能容得下所有作品,特別是由《Z》時已經參戰的作品,像《超重神》已經寫死了又怎可能有新劇情?《Seed Destiny》的情況也一樣,都漂得那麼白難道又噴黑再漂過嗎?更別提新加的又是一大堆,兩部三集加下來的作品再多關數也不可能全部容納的。
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會出現一些作品完全空氣化的問題,不過比起以前《第2次α》和《第3次α》那種真的只是擺個角色但沒什麼劇情。這次《Z》聰明是讓沒有劇情的角色和有劇情的角色作互動,像阿姆羅和OO的利馮茲就有很多的互動劇情,古華多羅和W的特列斯也有很多對手戲甚至參加了OZ,又或者整支部隊分為蘭花派和雪露派,再加雙翼派而出現的Macross F紛絲團;而羅渣則擔任部隊的談判專家等等。雖然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劇情但編劇名倉正博(他可是由α年代已經是主力編劇之一,也是機戰企畫班的老手了)還是很努力地安排他們和其他新角色的互動,而且因為有了相關經驗所以寫比起也不算很突兀,互動也更自然。
不過即使如此還是有些角色真的很影薄的﹣但諷刺的是最影薄的卻不是上一集的角色,而是這一集才加進來的《Macross 7》!首先是他們作為新參戰但他們的劇情其實在登場前已經結束了,也就是明明是新參戰但他們完全沒有任何劇情可言!其次是類似定位已經有了Macross F的銀河妖精和超時空灰姑娘,讓他們登場的理由完全成謎,如果像其他《Z》已經參戰的角色沒劇情又或者成為前輩還可以理解,但巴沙拉他們參戰就真的很莫明其妙,特別是遊戲中只有巴茲拉這種宇宙怪獸才會被他用歌來打退,但又不像《第3次α》那樣原種惡魔本身有保護罩,一般情況下很難重創而只能利用歌聲才能打爆。如果一般攻擊也可以又何需要巴沙拉?結果為了讓他們不大影薄而硬給他一關,但實際上有沒有也沒關係。不過也不是完全沒用處,最少在if路線57關就出現巴沙拉、雪露、蘭花三人輪流唱歌的夢幻競演的名場面,而有趣是每到玩家回合就會以「巴沙拉﹣雪露﹣蘭花﹣合唱」的次序輪著,四回合後再回到巴沙拉,可惜的是遊戲只有配樂,如果能像當年αDC那樣將整首歌播下來就完美了。不過雖然這個夢幻競演可能就是寺田硬要拉巴沙拉進來的理由,但除此之外也真的沒什麼用處了,相比起來破嵐萬丈最少還有保護夏莉的關鍵劇情嘛!

主角大合集
在《Z》時主角分為節子和蘭德兩條線,一如幾年前筆者談《Z》時甚至更早的《α》系列時那樣,名倉正博在寫這些分支線最聰明是每一條路線其實都沒有相衝,也就是節子其實是可以和蘭德同時存在的!在破界編時雖然也有談到節子和蘭德以證明官方設定二人是同時存在,但畢竟還是沒機會登場,二人也沒有機會交流。而去到再世編時二人就先後登場了,而去到五十關之後更變成三個主角同時登場的劇情,這完全滿足了當年α玩家一直想像但無法實現(只有在隱藏關才有多位主角的互動)的多主角一起戰鬥的劇情。
說到主角《第2次Z》的古羅雖然還是主角但他卻要去到15關才加入,反而之前的女主角艾斯塔卻退場到後半才再登場,而節子和蘭德也是前半出一下但過兩關又退場了,這樣好處是保持遊戲平衡,而且不會讓前主角搶掉現主角的戲﹣雖則不論在各方面古羅的搶戲性都在歴代主角的前列,因為很難找到一個主角是『會走路的吐槽物』的。

特列斯主義萬歲!
所謂「特列斯主義」是《W》的大首領(?)特列斯.古利斯加列達所相信的戰爭升華主義,他相信人類能夠戰爭中得到升華,認同戰爭在人類進化中的正面意義,但條件必需是人類以自己的血來參與戰爭,一來只有真正了解戰爭的痛才能從戰爭中學習成長。另一方面人民也能從流血中知道戰爭的可怕,以達到放棄戰爭的結果,也就是類似越戰時美國人反戰的浪潮出現的原因。
而這種「特列斯主義」由於之前在《α》中W的劇情一早就結束了,所以沒有太大發揮的機會。但這次卻是玩得太過,不論是異世界的王子、Zero、伊歐利亞甚至是桀克斯等等都一窩蜂地爭著當魔王,因為他們都學著特列斯那套「當魔王將所有的仇恨集中在自己身上,然後等主角討伐就天下太平」的玩法,所以如果玩家走原作路線的話真的會有一種敵軍排著隊當魔王等主角來打的感覺。
不過要真正感受到「特列斯主義」的偉大(?)還是得打if線由特列斯和桀克斯組成原作不可能出現的同盟時,才可以真正理解到所謂「通過流血明白到戰爭的可怕,而讓人民放棄戰爭」的特列斯精神,因為其他學特列斯這套的人還是停留在「由自己成為魔王,讓人民團結在勇者身邊」的理論,說白就是製造外敵以團結人民的獨裁主義。但這種團結一但沒有敵人就會消失,而且也不能真正地帶來和平,因為讓人民團結的情感是仇恨。
只有特列斯本人才真正地以戰爭的恐怖來讓人民放棄戰爭,以達到以戰爭的殘酷來帶來和平的結果。而這點阿姆羅是明白的,只是他們不同意這種以恐懼來來維持和平的手段。不過這已經要比爭著當魔王來等被勇者打要高上一個層次了﹣畢竟自己當魔王來等勇者打除了只能團結人民外,還有強烈的「由自己當魔王去保護世界」的自我滿足。但特列斯所做的並沒有為了任何一個勢力又或者任何一個人,而單純地以戰爭的殘酷來喚醒人類心底的恐懼來反戰,層次是完全不同的。

超級吐便當大戰?
雖然機戰系列經常吐便當,讓原作要死的角色活下來,但這回也真的去到任何人都可以吐便當的地步了:先不管原作死得很無謂而電影版乾脆救回來的米凱爾。最重要是魯魯修在原作最後被刺死,但原作路線也一樣被救回來,繼續以Zero的身份戰鬥。而如果走if路線就更多了,只要達成條件夏莉就不用死,而遊戲描寫夏莉是「魯魯修的最後良心」,所以只有夏莉活著才能進入if路線,扇才有選項決定信不信任魯魯修。而且也只有if路線才可以讓「神槍王女」的尤菲活下來。
而最神是如果走原作路線的話那卡洛斯是會死的,只有走if路線最後他才會活下來,但也變成除了巴武藏之外全員生還的結局,即使是阿妞如果走OO的路線要讓她活著也很容易,連莫明其妙地高人氣的シオニーちゃん竟然也吐便當﹣當然在機戰大團圓差不多已經是慣例,但像這次吐便當如此地密的還真是少見﹣便當太不衛生了?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