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遊戲界展望-激戰結束,穩定發展
文:傑特
對,現在08年已經過了三個月,這時還在談08年展望是晚了些,但如果以四月才是新的財政年度開始的話,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時間,去看看剛完成了07-08財政年度的遊戲界有什麼發展,以及未來的展望(雖然我都覺得依個題目幾行貨...)。
任天堂:提早進入安定期的短命主機?
由於現在最好賣和佔市場最大的主機是任天堂的Wii,所以也自然由這部主機來看看接下來的一年的發展吧。
一般而言一部主機在頭兩年其實都是處於新生期,這兩年出的遊戲絕大部份都是一些強調硬件上的優勢的『哂冷』作,較少見到一些不賣畫面的平實型遊戲,又或者主打動畫迷的動畫遊戲。但Wii由於採用NGC的硬件系統,所以才第一年就已經出現不少動畫遊戲,甚至像光榮將他們招牌的信長野望、Winning Post系列往這邊推,那些動畫遊戲如龍珠即使裝裝樣子但也好歹會用一會Wii的體感特性,但光榮這類遊戲卻連用都不用,而只是搬字過紙的將電腦版的遊戲搬過來,先不管這家公司的的臉皮有多厚的問題,但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那情況又很不一樣了:其實從這點來看,已經表示光榮已經認為這部主機已經成熟到可以推出一些沒明顯賣點的遊戲了,那又是如何?
還不明白?那即是說Wii已經渡過了一部主機的新生期,開始進入穩定期了,以前在一篇文章中也談到過,一部主機頭兩年是新生期,遊戲廠為了在新主機展示最佳的技術,都會比較願意花多一些資金去開發一些『省招牌』的作品,像PS3的《人中之龍 參上》以至MGS4都是這一類,他們賣的往往不是遊戲性,而是大作續集兼優秀的畫面技術。可是過了頭兩年之後由於機能已經再不是吸引玩家的主要因素,所以就會推出一些以老顧客為主、不需要強大畫面的老牌遊戲續集,也就是信長之野望系列,又或者SEGA的育成足球系列等都是這一類。但現在Wii才進入第二年光榮就已經推出這類遊戲,那意思就是說光榮已認為這部主機已很成熟,不需要大賣畫面和技術也能有穩定銷量。而出現這種想法的原因當然是主機賣得多,多到即使出一些小眾向又或者老牌支持者血的遊戲也一樣有錢賺,即使不多但卻絕對不會少到不值得移植。另外這也表示Wii的開發系統已開始成熟,成熟到足以將一些電腦遊戲以較便宜的成本移到家用版。
當然,主機越早成熟遊戲的種類就越多,也會有更多的遊戲廠願意在這個平台上開發遊戲,而且不用再顧慮到回不回到本又或者小不小眾的問題,廠商會更願意推出一些其實並不需要高技術的AVG之類的遊戲,讓一些並不喜歡追逐畫面但喜歡一些冷門遊戲的玩家有遊戲可以玩,想想像寒蟬又或者clannad這類半AVG半電子小說的作品會在PS3上推出嗎?但在Wii就有可能了。不過越早成熟也越早老化,遊戲機的生命是有限的,早成熟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提早老化,需要更換。
在兩年前筆者就已經說過Wii是一部短期的主機,任天堂開發Wii並不是為了要一用五六年的傳統用法,而是以現時能用的技術推出一部成本和效能比都有相當水準的主機,Wii的效能比其他兩部主機要弱但卻是唯一一部能直接賺錢的主機,以電腦業十八個月翻一翻的常態,當三十六個月、也即是三年之後wii的能力早已見底,任天堂只能推出新一代的主機以維持著畫面不致差太多,但由於過了三年所以Wii的下一代晶片自然也是翻了兩翻,也就是說可以用同一系統作出同樣成本但性能比Wii強兩倍的主機。這種只打短線不但有效地減輕了硬件開發的成本,更可以在一段日子又再賺玩家一次,反正賣得便宜客人也不會在意一部遊戲主機只玩兩三年,反而可以吸玩家們一種新鮮感。另外產品短期些要加入新技術的彈性也較大,好像現在如果要採用BR Disc那Wii最快在明年年尾就可以加進去了,但叉0以他們的開發時間明年尾會有困難,恐怕要到後年才可以加進去,這也是任天堂採用的日式戰略:不開發一件用得久的產品,但要不斷讓客人保持新鮮感,而且成本可以壓得很低。另一方面由於Wii使用的是之前用在GC上的開發系統,也就是Wii的開發系統其實早在GC年代各大廠已經收到,並進行開發了,現在只是加入了一些體感操作的部份,廠商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就可以適應,自然可以很快就開發出有水準的遊戲,而同樣地可以提早將一些不賣機能的遊戲往wii上推,也讓主機提早進入成熟期。
同一道理,DSL在未來的一兩年會再推出新主機是絕對不會覺得意外的,特別是現時的LCD成本越來越便宜,多點接觸式顯示又開始流行,以任天堂的作風要推出一部支援多點觸控再提升一點(只是一點,事實上在小顯示只要提升一點點就夠了)處理能力,那以DS的號召力肯定又可以做成強大的搶購潮,特別是PSP現時相當好賣,任天堂為了不想放生Sony絕對會在這邊將他們趕盡殺絕的。
Sony:還看PSP
對,由於BR Disc已經成了市場的高容量光碟的唯一標準,但這對遊戲機有什麼幫助?抱欺,是沒有的,其實之前減價之後的PS3已經不算太貴,或者更直接的說買PS3來玩遊戲的玩家已經買了,現在這個消息只會刺激那些未決定買那一個制式的機種看影碟的人而已,但玩遊戲的差不多已經買了,以前不買的以後也不見得會買,事情就是這樣。但托這個消息之福小島秀夫和konami終於找到一個籍口推出MGS4了,不然還真不知道該在那時推出才好,遊戲放在艙內還是一點收入也沒有的,推出或多或少也可以賣多全球五十萬吧?雖則即使是這樣這遊戲還是會賠錢就是。而接下來有什麼發展也真的不知道,因為除非DQ9改在PS3推出,不然單是FF13還是支持不起的,更別提SQIX會不會反臉無情改在Wii推FF13了-別以為不可能,一隻可以單是日本就可以賣上二百萬以上的遊戲會放在最多只能賣三十萬的主機上嗎?那部主機再強也沒用-除非一隻遊戲賣十萬日元。甚至MGS4會在Wii推出弱化版也會是天方夜談。
反而手提遊戲的PSP越來越好賣,原因之一是作為一部隨身多媒體的機器PSP真的便宜到發笑,連筆者身邊不少萬年月尾的朋友都忍不住出機,甚至連一直對PSP沒什麼好感的人都有意買一部回來看動畫,可見其吸引力如何地大。另外由於PS2在08年三月已經看到衰退,很多遊戲都轉了去Wii上發售,如果想繼續使用PS2的遊戲系統來開發遊戲的話,PSP是唯一的平台,加上雖然比不上DS但好歹也賣了二三千萬部,上大斬埋大柴之下總有一定銷量,看看MHP2的大賣就明白了,PSP其實還是可以有遊戲大賣的,更加上PS2平台的成本有限,即是不大賣也沒有什麼關係,只要能賺錢就好,那自然就更多PS2遊戲搬到PSP上推出了。不過筆者倒覺得沒有什麼問題,雖云PS2的開發系統其實並不好,但用了那麼多年什麼問題都已經解決了,反正學費一早付了不用多浪費,那自然要用到盡吧!而隨著MHP2G的推出,加上DS最近並沒有大作推出,相信PSP在未來的數月仍是會繼續熱賣。而相信Sony也會將重心改為開發新型的PSP,希望能像當年任天堂用GBC和GBA維持對市場的影響力,直到PS4推出來個大翻新為止。當然,任天堂也不會放讓著不管才是,但任天堂一直堅持遊戲機只是遊戲機,但Sony卻當PSP是多媒體中心,在這種取態差別下PSP以至後來者還是有其生存空間的。
Microsoft:美國(限定)無敵
事實勝於雄辯,不管叉0 的支持者叫得再大聲,叉0的的確確只是一部美國才能賣的主機,歐洲已經不是很賣帳的了(特別是歐洲人討厭MS又不是新聞),日本更是一點面子也不給,一週賣二三千部的數字任天堂只要願意的話抬GBC也可以賣得比他多,甚至某些同人誌的售發銷量也比叉0 強,真的無話可說。
關於叉0在日本不好賣的原因說了很多,這次就不重覆了,現在看回美國市場,由於FPS和運動遊戲一直都是叉0在美國的最大勝因,而這兩個偏偏是日系遊戲從來都不重視(日本沒人玩嘛!換了是你你會開發一隻中國人不玩而美國人會玩的遊戲?一個中國人開發美國遊戲會比美國人好?真會開玩笑)的地方,所以除了任天堂擅出一些誇國界的遊戲之外,其他日系廠要打進歐美市場其實是贏不了以EA為首的美系廠的,再加上GTA這類大作以及GOW2的推出,叉0的地位只會更堅固,讓叉0在美國成為不動的最強勢主機。
而手提遊戲呢?以現時的情況MS應不會向這個市場出手,始終MS當年敢挑戰Sony是看出PS2在先天上的問題(遊戲開發成本高,少美系遊戲,硬件問題一大堆,還有只賣幾間大廠的帳而忽視小廠)才會推出叉盒,但現在DS和PSP都各有強勢,MS跟本找不到任何市場空間去侵入,沒有獨一的賣點出來也沒意思。因此MS應該不會向這個手提市場打主意,反正單是MS Live他們已經夠賺了,由於日本市場已經是努力失敗,所以從現時的策略來看應該還是穩住現有的市場,繼續以FPS和運動遊戲為中心,再加上各美系大作的續集,想輸也很難-反正只做美國市場也可以賣上數百萬,那日本市場呢?
算吧啦!除了一隻宅向(或者是niconico向?)的搶錢遊戲《Idol M@ster for you》之外其他遊戲都不成,難道要他們推出GAL game嗎?說笑吧?更何況像這類靠網上賣部件的遊戲不可能出得多,像idol master這類遊戲可一不可再呀!所以對於日本方面叉0其實是不用想了,還是繼續美系遊戲吧!
結語:穩定的第二年
作為兩部主機的第二年和一部主機的第三年,現在就說下一部主機何時推出實在太早了些,甚至乎即使Sony暫時也不會想推出下一部主機,任天堂即使有這個打算但應還是停留在實驗室的階段,倒是叉0的三紅燈問題直到現在還是未解決,看來應該關乎設計上的問題,所以相信年內MS推出一部改良版主機(順便再減價)的機會最大。而DS今年年尾發表下一代主機的機會則略高過Wiii,PSP反而不會有大動作,反正現在賣的是PSP搞PS2遊戲,如果下一部主機出來又是新系統廠商受得了嗎?更別提要借PSP的數來填PS3的洞了。
也就是說,今年的TGS將不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