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進入另一次主機戰爭的一年﹣傑特無責任2006遊戲界大事回顧 前篇
文:傑特

  其實要說今年的遊戲界大事,真的要詳說的話恐怕多三倍版位都不夠,更何況總編集長也不會讓筆者如此放肆,所以只能在這裡簡單地寫一寫,反正有不少事件也是現在進行式,日後要再說機會多的是。

  

2006年最放屁的產品﹣Playstation 3(by times)

  事先聲明,這句話不是筆者說的,而是時代雜誌選PS3成為年度五件最放屁Buzz to Bust的產品,不過筆者也絕對同意這種說法,PS3是不是Sony最差勁的產品不敢說,但最會吹牛但又全無實績的產品卻絕對肯定。

  首先是五月發表那個天價的售價之後全個Sony的高層都一湧而上地為PS3講好說話,但這些好說話聽在玩家傳傳媒耳中卻是一個又一個的笑話,還要是恥笑的那種。好了,到了正式發售日國內只有十萬部還不到海外也不足四十萬,雖然也是一日清掉但卻發現很多人買來其實不是玩而是炒賣,遊戲更是跌價再跌價,有網上遊戲店竟然在一週之後將那一片高達以四千日元發售,急跌四份之一!而當年全日本仍不知道在那裡找到貨時Sony竟然繼續堅持年尾出售二百萬部,而這時離十二月三十一日只有半個月,要在半個月之內變出一百萬部?難道Sony有魔法不成?而當問到其他主機的感想時這些高層也是酸溜溜的口吻,真服了他們可以說出這些話,難道沒有人叫他們在這種骨節眼時應該『閉上你的嘴,好好打球,別那麼多廢話』(by查爾士.巴克利)嗎?臉還丟得不夠多嗎?

  至於產品本身方面,五公斤的遊戲機還真是聞所未聞,本來以為Xbox已經夠重,想不到PS3更重!而且熱度驚人,手提電腦沒位散熱才會到74C的可怕高溫,但遊戲機還要是家用機風口也可以有50c就未免太誇張了吧?而且一部遊戲機竟然吃電得像一部電腦也真夠強,這種吃電怪獸在這個追求環保低電壓的大潮流來看絕對是反潮流的。而遊戲也被人踢爆為了用BR disc而放入大量垃圾資料灌水,使外間以為PS3的遊戲真的那麼有料要用到BR來搞,不過最慘的還Xbox 360同期竟然推出百萬無敵大作《Gear of War》,華麗的畫面証明到即使沒有BR也可以輸出這麼好的畫質!遊戲就更不必提了,至於有傳媒做測試發現PS3不如Xbox360的報告就已經不必再提了,擺到明就是落井下石要sony傷多兩錢重。

  在這個內部換頭頭,外部打落水狗的情況,Sony卻沒有給我們看到什麼秘密兵器,只以為主機出得多就會多人買,像NDSL般不管怎樣斷貨都有人搶,但人家有大量好遊戲支撐,PS3的遊戲又有幾多可以支撐得起主機?在Xbox360海外站穩陣腳,Wii又一副全面大反攻的樣子,sony究竟能夠有什麼法寶扭轉局面才是真正的好戲﹣如果能拿得出來的話。

  

任天堂的大反攻

  早過兩三年,大家還不把任天堂當一回事,認為只有GBA還可以支持著這家老牌公司而已。但今天任天堂已經重新出發,甚至已經超越sony重新站穩日本第一遊戲廠的地位了。

  首先是NDSL,作為一部賣了一年的主機在日本的下半年(九至十二月)都竟然在斷貨,以一賣了一年的遊戲機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誇張程度只能以ipod的誇張成績來相比,至於家用機Wii由於已有專文討論,所以壓後不談,重點是任天堂巧妙地開發了低價市場來抗爭,當兩大家主機不斷賣高科技和畫面作銀紙之戰時,任天堂卻不斷以賣主機來賺進大把銀紙。而之前一直都只是任天堂自己的遊戲破百萬,但現在FF3國內也有近百萬的成績(全球應該可以破得了吧?),而SEGA的時裝魔女全球也有五十萬了,證明不單是任天堂,其他公司都可以從NDS上賺大錢,這才會讓堀井下決心將DQ9放到NDS上推出﹣低成平,遊戲好賣,還有什麼要求的?遊戲廠很現實,只要遊戲好賣誰會管遊戲的畫面差?不好賣什麼有什麼用?

  任天堂也吃定了這些公司心態,換個方向主打操作和低成本,操作是吸引玩家,低成本吸引廠商,NDS如是,Wii也如是。在這種戰術不斷成功之後,玩家和傳媒都重新將關愛投向任天堂這個中興的帝皇身上,特別是以宮本茂為首的任天堂遊戲開發軍團更是贏過一仗又一仗,不論成績還是質素都是輝煌的,加上SEGA、SQIX等大廠的轉投,使任天堂這一年成為最成功的公司。不容爭辯。

  而由五月出現Wii這個名字到十一月的熱賣,任天堂是每一步都壓著Sony來打,更抵死的是Microsoft也借任天堂來收拾Sony,使任天堂可以專心攻城掠地,直到十二月中Microsoft才知事態不妙開始出口術來攻擊Wii,可是現在的情況是,收拾了(其實應該是自爆)的Sony,卻來了更可怕的任天堂。看來真正的主機戰爭已經不再是PS3對Xbox360,而是wii對Xbox360了。

  別笑!你以為比機能Wii輸定了嗎?PSP的機能和功能不是一樣比NDSL多很多,現在誰贏了?最好的產品和最好賣的產品不一定是對等的,高科技界更是如此。

  

PS2可能比想像中更長命?

  一般來看,由於PS3的推出,所以很正常地推想PS2應該很快地就會退休,變成另一部DVD機,所以不少遊戲廠都趕著將遊戲在水尾推出免沒人買,像《人中之龍2》就是SEGA以超高速一年時間趕起的。不過也有例外的是機戰OGs竟然還敢延期!他們不怕水尾沒人理嗎?而且新遊戲也不斷發表,雖然也不是大廠的大作,但數量也是不少的,那是什麼回事?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由於PS3的開發成本實在離譜到不是中小型廠可以接受的(Xbox 360則是一半離譜,Wii才是合理的成本),但不出遊戲難道關門嗎?所以便只有繼續推出PS2遊戲了。雖然PS2是先天殘缺的問題機,但開了那麼多年,如何運用有限的機能作出人模人樣的遊戲還是可以做到的,特別是那些動畫遊戲其實不需要什麼強大機能,只要付得出權利金就可以用低得很的成本來開一隻動畫遊戲,賣上數萬全公司就已經大賺特賺,像寒蟬鳴泣之時這類遊戲,PS都可以出到吧?只要配過音寫故事畫幾張畫就可以賣,實在太好賺了。

  其實現在的情況有點像當年的Dreamcast末代一樣,全靠動畫遊戲甚至美少女遊戲來支撐主機,但情況比DC更好,因為PS2市場實在太過大了,出這類只針對小市場的遊戲的遊戲絕對是最適合的,因為如果市場不夠大的話這類只針對小部份的遊戲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如果有千萬以上的大市場的話這類遊戲就能賺錢了。特別是新主機要到值得推出這類遊戲的數量和技術是需要相當時間的,加上任天堂又不歡迎一些比較過激的遊戲(你能想像到人中龍會在任天堂的主機上推出嗎?這種教壞小孩的遊戲想也不要想!),所以這類遊戲就只能留在PS2上繼續發展了。

  所以筆者相信在未來的一年甚至兩年,PS2仍會是市場上的一部重要主機,特別是當Wii取代了PS2成了高級機之後,入門機的PS2就成了廠商賺小錢的最好平台了。

 

創意遊戲的堀起、非機迷的玩家大量出現

  在PS年代,在sony為首的幾家大廠都不斷宣傳畫面是如何地重要,導致出現畫面就是一切的看法。沒錯,華麗的畫面是很難得,但也代表沒錢沒時間沒金錢免問,Xbox360還好一些,因為有direct X的幫忙,但PS3就讓開發者叫苦連天了。

  所以任天堂隨著NDS和Wii的推出,也推出他們的新遊戲理念,就是將遊戲由傳統的手掣或keyboard之中解放,像筆觸以及空間感應,雖然看起來好像很快就會玩厭,但會不會厭是要看開發者的創意而定,而創意永遠比畫面便宜!像Red Steel其實只是PS2畫面,但因為新的玩法就得到好評了。而NDS那些智力遊戲就更加了,那些遊戲沒有任何技術可言,但卻因為玩法特別是大賣特賣,扭轉了遊戲必需要好畫面的『高投資但不見得一定高回報,但低投資就一定沒回報』的『Sony主義』上,這也是任天堂的"Revolution",革掉Sony這個皇朝的命。

  而隨著NDS和Wii的出現,解決了一個PS和PS2時最讓業界擔心的問題:日本遊戲界越來越縮小!遊戲越來越小人買,惡性循環之下遊戲界也在縮水。但NDS卻為遊戲界帶來大量的上班族、高中女生甚至家庭主婦,這些人以前是從來不會玩遊戲的,但因為NDS實在太容易控制,一支筆就搞定了,所以即使是對遊戲機完全不在行的這類人,也會玩漢字訓練又或者數讀玩得很高興,他們或者不是最堅實的死忠機迷,但在山大斬埋有柴的情況下絕對不是小數目。特別是機迷往往都是非新不玩,一但變了舊遊戲就不再感興趣,但這類客人層卻沒有這個問題,再舊的遊戲只要價錢不貴也一樣買,才會出現賣了年多的遊戲破一百萬,甚至二百萬的神話出現。而sony也表示這些新加入的客戶層終有一天會成為sony的客戶層。

  但不好意思,現實沒有sony想像中的美好,這類客戶層本質上跟本不是機迷,他們不在乎畫面有多爛,但要遊戲簡單好玩又便宜,而這三點偏偏就是Sony做不到的!主機已經貴,遊戲系統越搞越複雜,對於玩不玩遊戲都沒關係、只是在上班上學時打發時間的上班族、女子高生來說,他們會花大錢和時間去摸PSP、PS3的遊戲嗎?Xbox360也是,沒錯他們的遊戲都是極之精彩的作品,但都不是可以用來打發時間的小品,他們的定位也不容許推出便宜又簡單的東西,他們的賣點就是漂亮!在這種包袱之下他們的遊戲是很難打進這類跟本不是機迷的一般人市場的,而更慘的是這類人是很難演變成機迷的,要他們放工不去喝一杯、唱唱K而花上大錢買GOW回家打個天昏地暗?不是沒有,但很少很少,這不是他們的生活態度,也不容許他們為玩一隻好遊戲付出那麼多時間和精神,那只有機迷才會做到的事,那超出了他們的範圍。而任天堂也吃定了這種人,所以Wii也可以推出這類不用學、師奶學生妹都可以玩得盡興的遊戲,加上機迷也會欣賞任天堂這種做法,使他們的市場更加堅固。

  誰說日本遊戲市場在縮水?任天堂不是輕易地擴張他們的任天堂帝國了嗎?想搶這類客人?PS3敢推出國民常識訓練遊戲嗎?而且沒有筆也沒有體感操控(雖然最後是加了進去,但這種傳統手掣加了進去有沒有用也成問題,Wii那個是一開始就預定要這樣做而設計的,情況差很遠),誰要用傳統的手掣玩這類遊戲?還要在這麼貴的主機上?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