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世界新秩序-2008遊戲界大事回顧(上)
文:傑特

  可能全遊戲界(包括日本?現在還會長篇大論的傻瓜應沒幾個了)會年年寫遊戲界週年回顧的就只有筆者一個了,雖然今年將舞台轉來這一邊,但個人習慣不打算改之餘,那麼好的題材不拿來寫稿實在太浪費了。

  

土崩瓦解的『Sony王朝』

  在十二年前Sony因為被任天堂出賣,一氣之下獨力開發遊戲主機Playstation,在多間被任天堂逼害的第三廠協力之下,打破了任天堂長達十年的獨大局面,將『非任天堂遊戲者、非遊戲也』的日本以至世界遊戲常識打破,而隨著和任天堂反目而轉投PS的Square之助,以一隻《Final Fantasy 7》讓PS打敗當時其實不相上下的SEGA SATURN,而隨著Sony的『遊戲機家電化』、『遊戲機影音化』的戰略下,PS2挾著當時仍十分之貴的DVD功能殺上來,兩天就破百萬的驚人銷量,讓Sony王朝再延五年。

  但PS3的出來卻是一個惡夢,由最初被遊戲界中人狂吹捧,到實際出來不但主機貴、電力用得兇、體積大而無當、設計極不親切的硬件問題,到軟件支援極度不足,自家的軟件跟本不能配合主機的推出之餘,第三廠商更是一個二個都打退堂鼓,好一點就是跨平台差一點更連PS3版都不推出,只餘下SEGA的人中龍系列和《Metal Gear Solid 4》還算是獨佔,但也不斷傳出會移稙到其他平台的流言。雖然其間還是有小陽春如《小小大星球》的熱賣,多種服務也配套Playstation Network推出,但一如Microsoft在日本的攻勢斷斷續續成不了一股氣勢那樣,一PS3也始終拉不起熱潮,本來以為HD DVD的退出有助BR Disc的普及化,從而拉高PS3的銷量,但太多人只是買來播BR disc使本來是『借PS3拉抬BRD』變成『借BRD延長PS3的命』的荒唐局面。

  當一艘大船即將沉沒時各人跳船逃生是理所當然的,本來以為擁有FF的Square只要他們的兩大皇牌能夠留在PS3上的話那即使不能成功最少也不會沉沒,可是堀井雄二並不打算違反他一直以來『只在最好賣的主機上推DQ』的傳統,更沒理由為了對Sony的恩義而將可以賣三百萬的放在日本也只有三百萬部主機的小市場、而不是擁有七百萬的Wii上。而DQ作為遊戲界的王冠地位至於未變,當DQ9宣佈加盟Wii時就等於將替Wii加冕帝位,也正式代表著長達十年的Sony王朝在兩年的努力完全失敗,而從現時主機的銷量以及日本人的習慣而言,三強分立的戰國局面亦不存在,而是一大兩小的局面,一如當年任天堂站在頂點時NEC和SEGA只能作為一些機迷才會買的第二、第三選擇,廠商除非需要極高質的畫面表達不然Wii將是他們唯一安全的選擇。

  幸好在手提機上PSP還是保留相當的實力,雖然還是被強大的DS壓著,但情況卻絕對沒有家用機的困難,在優秀的多媒體能力以及極之接近PS2的開發系統(其實是一模一樣...)之下,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PS2遊戲轉投旗下,維持著Sony在遊戲界的市場地位,一如當年任天堂以GBA來維持對遊戲界的影響力那樣。

  不過,任天堂擁有強大的自家遊戲生產力和大量名作可以在有機會時反彈,可是,Sony有嗎?

  

過渡期的結束

  雖然PS3的失敗早在去年已經開始,但由於Wii在機能上推翻了長達十多年『主機就是要性能強』的遊戲界常識,所以其平凡的處理能力一直都給不了遊戲迷以至廠商的信心,尤以廠商因為不敢轉去Wii怕再只是一團虛火,但上PS3更不是好主意,在無可奈何之下只能繼續以PS2推遊戲,做成PS2在次世代主機推出之後還是維持長達一年有一線遊戲推出,更誇張的是某些遊戲廠竟然將本來推在PS3和叉0上的遊戲降級在PS2遊戲上推出,完全不給這兩部主機的面子,擺出一副『這些次世代主機除了畫面比較漂亮之外,就和PS2沒有分別,他們做到的,PS2也一樣做到!』的諷刺嘴臉,就算要降級也要選Wii嘛!最少也沒有這麼難看,但PS2跟本就是不給這兩部高價主機好臉色看,無情也有個限度吧?

  不過遊戲廠也不是不做功課一味守舊的,BN社的機戰班在推出《超級機械人大戰Z》時就看到他們已經著手將遊戲搬去下一部主機上了,像高解像度的畫面,新的系統等等都看到開發群已為了最少480i甚至是720的高解像度作準備了。而隨著DQX的名花有主,遊戲廠對於Wii的主宰地位應不會再有太大的戒心,在08年尾已看到很多遊戲轉進Wii,而09年這些現像會更加熱烈,越來越多遊戲廠的順利過渡使遊戲界的世代交替順利完成。而未來的09年更多不同類型的遊戲,以及一些其實跟本用不著Wii特殊操作系統的一般遊戲像《龍之子vsCAPCOM》轉過去,PS2的影響力和銷量亦會退潮,沒有意外的話09年中PS2應會完全邊緣化,到年尾成為歷史-其實以一部PS3推出兩年的主機仍然能維持這種程度的銷售已不能不說是一件奇跡,如果GAL Game仍繼續推在這部主機的話甚至可能到10年年初還是會有PS2遊戲推出-雖然數量會少到一個月只有一兩隻的程度。

  

Xbox360的收獲

  Microsoft有一樣優點是其他公司沒有的,就是他們不但擁有大量的彈藥,而且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當其他公司可能已經放棄的時候他們仍在堅持,直到勝利來臨的時候,從這點來看MS的確是一間很典型的美國公司,戰略和美軍在二戰時一樣,因為他們擁有近於用不完的後勤補給,所以只要對手一出現弱勢就可以壓過來了。

  在美國叉0的成功雖然不算是市場唯一的勝利者,而且從主機銷量來說還是輸給Wii,但第三廠的遊戲卻是一路長紅,擁有極為成熟的Windows開發還境之助下,過往的電腦名作都殺進主機上,而Xbox Live的成熟和便利使很多玩家都放棄用電腦來玩遊戲而改用更便宜(不用花錢升級)更簡單(一接上線就可以玩)和更成熟的叉0平台,讓叉0成功接收了廣大的電腦FPS平台,使遊戲動不動就三四百萬,成績驚人,甚至可以說全靠叉0在美國的成功,使以機迷為主的市場仍保持一定的實力,而不是被以一般大眾為主的Wii全盤推倒。

  至於日本,MS則繼續其一貫的持久戰,雖然在幾隻大作推出之後都出現明顯的反彈,但就是無法維持長期的穩定成長,一天打魚三天曬網,沒錯是讓很多叉0機主對這部主機的短期未來抱有希望,特別是在PS3的失敗讓更多一直以吃主機硬件為生的高畫質遊戲都搞多平台,使大量的遊戲流進叉0世界,尤以FF13的非日本地區跨平台化更做成遊戲界的一個大震驚。好像日本地區的攻陷已是時間問題。

  不過隨著DQX轉去Wii,以及08年尾的遊戲發售來看,歐美地區雖然仍保持強勁的增長,但日本市場並沒有因此而出現叉上升的現像,當視點從幾家面向世界的大廠那裡拿開之後,就發現其實支持叉0的日本廠就只有那兩三家,甚至還不是全力支持而只是分散投資的一種策略,而以日本以中心的遊戲廠跟本就沒幾家去開發叉0遊戲,只是SE社連出幾隻遊戲,再加上Capcom的多平台化,使玩家和媒體出現一種『叉0已經取得日本廠商的支持』的 錯覺,但事實上這部機仍然未能在日本的市場上取得穩定的立足之地。

  當然,你要說十年之後叉0會成功筆者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但在短時間之內叉0仍然無法在日本這個市場取得認受性,而只是極少數會玩美系遊戲(特別是fps)的玩家支持,即使幾家大廠的大作推出叉0但也不會對這個現像有所改變,反而是PS3會得到一點支持。

  

“慣例”合併事件

  遊戲界近幾年似乎流行一年一合併,不過之前是五月而這次是九月,而且比起之前幾次合併這次Tecmo和光榮的合併更有娛樂性,情節之豐富不遜Yahoo被收購事件。

  事情之前也談過了,結果是光榮殺出來搶親合併,讓本來一心想擴張遊戲版圖的SE社踫了一鼻子灰,反而使光榮在進軍海外的本錢大增,也影響了日本以至世界遊戲的版圖,唯一的輸家可能只是一直以來都以臭屁見稱的坂恒伴信吧?

  由於這種合併事件近年是一年一次,所以不能排除接下來會有其他更震驚的新聞出現,不過年年都有一單,再怎樣震驚也都習慣了吧?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