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2010遊戲界大事回顧 上卷
文:傑特

  對,又是一年一度的老梗玩不厭時間了。每年這個時間都會將一整年發生的大小事件整理一下推出來,這一年遊戲沒多少,但大事就接二連三,還要是壓到最後才爆出來,真是好戲在後頭。

稻船敬二時代的結束
  本來這年的最大大事應是《Monster Hunter Portable 3》,好歹一隻一出就破二百萬,三百萬也是早晚的事的超級大作,沒理由不能成為年度最大的遊戲大事﹣想想有幾隻遊戲能單靠日本國內市場就過二進三?但在年尾卻被Capcom另一單更猛的料蓋過,那就是稻船離開Capcom。
  很多人都只拿SEGA和Tecmo來開玩笑。的確,這兩家公司的人事問題真的好看過電影。但沒幾人留意到其實Capcom也在鬥,只是他們不像SEGA那麼有娛樂性什麼都揚出來給大家看、以貫徹娛樂產業連公司內鬥也要有娛樂性而已。想想看?這幾年Capcom走了多少名人?岡本吉起、三上真司、神谷英樹、三並達也、稻葉敦志,除非你相信董伯伯是真的腳痛下台,不然短短數年之間那麼多Capcom高層先後離開你不會以為是「另謀新發展」的。不客氣的説就是這數年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這家公司經歴過一場又場很精彩但外人不宜的X心風暴了。
  由岡本離開到三並達也等人自組公司latinumGames Inc.為止,差不多叫得出名的Capcom名手都走掉了,餘下只有一向氣派大、愛語出驚人的稻船敬二,也就是說這場權力鬥爭稻船贏了。但一個管理者和一個創作者本身就是不一樣的立場,在當管理者時可以毫不留情地將一個又一個的企畫殺掉,但自己搞出來的企畫明明表現不佳卻硬要搞下去,結果就成了稻船不得不離開Capcom的最後一根稻草。當然不可能只是這個原因就得走人,但想想要當一家大公司的高層,或多或少會開罪一大票人,而以稻船老兄這副德性開罪人只會有多沒少,你沒把柄時大家拿你沒辦法,但只要給人抓著小辮子的話就有辦法搞倒你了。
  表面上Capcom還是有幾隻名作,MHP還是超熱,但在走了影響Capcom近十年遊戲取態的大人物之後,未來的日子Capcom究竟會走去那個方向卻沒有人知。特別是當SEGA上演完一幕又一幕的豪門恩怨後,一堆老手心灰離開反而讓中生代不得不站出來,結果反而提早完成世代交替。而konami和任天堂又相對安定,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如何面對冰河期的遊戲界,將會是Capcom未來的關鍵時刻。

太上皇出山後的光榮
  雖然Capcom內部風風雨雨,但由於遊戲很賣錢,所以還不算是大問題,反正現在除了SEX社的DQ和FF之外跟本找不到遊戲可以像MHP那樣全城瘋狂,有錢賺就什麼問題也沒有。不過比起來光榮就麻煩大了,現在竟然要不問世事多年的開國皇帝襟川陽一出山,單從這點來看就知光榮的問題絕對不小。
  相比起由於門面真的很風光,所以少人留意到內部鬥個不亦樂乎的Capcom,光榮是誰都看到一大堆問題:這十年來除了三個老牌SLG還能維持之外其他全是無雙無雙再無雙,將所有遊戲的開發都集中在一個雖然可以賣到海外、但卻獨孤一味的動作遊戲。整個遊戲開發過於偏重一種而導致整間公司的遊戲開發極不健康。當初SEX想收購Tecmo就想想以他們的動作遊戲開發經驗再配合海外行銷的經驗,來強化SEX社過於倚重RPG的問題。而光榮本來當白騎士幫人結果反而吃了Tecmo,但下來卻沒有好好運用Tecmo現有的資源﹣或者說不是好不好的問題,而是跟本沒有用到Tecmo的資源!有推出忍者系列?DOA系列?還有其他Tecmo遊戲?一隻也沒有,那收購這家公司回來真的是放著好看?放著浪費還不如給SEX社吃掉好了。
  不過即使襟川老爺回來其實情況也不見得會好得去那裡:現在遊戲界是冰河期,賺美元已經不符合現在美國弱勢的時代了,而無雙的疲態也是路人皆見,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利用Tecmo的殘餘資源,再重新確定整間公司的明日路向是最大的難關。

這個冬天真太冷
  兩年前美國爆發金融海潚之後,這波巨浪終於在今年捲到亞洲這個和美國關係甚深的日本來了。去年還不是很明顯,但今年整個日本遊戲界卻陷入進入廿一世紀以來最大的寒冬期,這不能說不嚴重。
  事實上會做成這種嚴重的影響,很大程度就是像稻船敬二這類親美派,過份擁抱北美市場之過,其次就是日元高企的問題了。不過也不能怪這些親美派不對,畢竟然過去數年美國遊戲可是動不動都數百上千萬的熱賣,在美元高企日元便宜的時代,專心賺美元絕對是應該的。但事實上日本遊戲公司推出的遊戲除了任天堂之外其他都無法在北美上最得成功,不管你是日式遊戲還是假洋鬼子遊戲,不受歡迎的就是不受歡迎,沒話好說。
  不過隨便都百多二百萬、千萬大作一年好幾隻的巨大誘惑是逃不了的,所以不論是konami還是Capcom、光榮還是SEX都想著終有一天打進海外市場,在這塊巨大的肥肉中分一口,想想日本拼命都賣不到五十萬,但美國只要像人樣都過一百萬,那是多大的誘惑!不過要開發出足以和美國採用Unreal以至其他遊戲引擎的遊戲相比,日本廠先天就處於不利,特別是遊戲越來越高成本密集人力化,日本廠跟本沒有同樣的人力物力去和EA這類怪物級的遊戲集團相對抗,看看《FIFA 11》和《Winning eleven 2011》就知面對擁有巨大財力的美國公司,日本公司即使強如konami是如何地無力。不過日本廠還是不願意放棄,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其實也有其可取之處。
  問題是,當美國經濟跌到谷底,連美國公司都要減產遊戲的時候,日本公司可就慘了:日本市場已經失棄得七七八八的時候,美國市場卻被封掉,那該怎辦?進不得退亦不得。比較好一點是Capcom和SEGA,他們雖然也有想海外但基本上還是保留相當比重的日本市場,像SEGA幾隻中型遊戲以至人龍這類大型遊戲都是以日本市場為優先考慮。雖然這樣好像賺不了大錢,但倒是迴避了這波巨大的衝擊。
  打不進美國市場的慘,但打進了的也慘,最典型的就是任天堂。他們過去數年一直狂賺美元,是日本唯一能在海外市場吃得開的日本公司,也是最賺錢的高科技公司,但當日元急升而對方拿著極不值錢的美元來付錢的時候,任天堂越賺得多日高的損失就越多,變成明明還是相當賺錢但反而出現赤字的慘況。
  可以説,這一波巨浪將和美國有極強烈連結的日本遊戲界衝得七零八落,最明顯的表現是年尾的遊戲旺季,以往即使有任何大作出現遊戲界都不會出現完全沒大作推出的現像,但今年卻只有MHP3和拖了數年還是一個大笑話的GT5推出,其他遊戲差不多全部退到明年三月。以前趕在十一月出主要是針對美國感恩節市場,但現在賣去美國是賣一片賠一片,那在十一月推出就沒什麼意義了,還不如等到明年二三月日本的黃金檔期才推出,又可以等一堆MHP玩家有空去買其他遊戲, 一舉兩得。

N3DS和iPhone,PSP2呢?
  今年任天堂在無何先兆的情況下發表N3DS,並以裸眼3D作賣點,以對抗越來越盛的「玩完即棄」遊戲為主流的手機遊戲新貴iPhone。表面上雖然兩部機其實差很遠,但其中一部份「坐車過手癮,蛇王打發時間」的用家卻很順利地被拉到iPhone那邊,以前任天堂主打的一二千日元的學習軟件和小遊戲都被iPhone搶走了,雖然NDS還是能以遊戲性取勝,但不可能不受影響的。
  至於更強調遊戲性但情況更不妙的PSP,卻因為怕影響MHP3的發售而將新主機的發表推遲,讓整個PSP陣營前路更不明朗。至於結合手機功能本來是好事,但現行UMD顯然既不符合手機的大小需要,容量也越來越沒有優勢。此外如果單是將Android手機和PSP結合也不是辦法,究竟如何開發下一代的PSP,既要結合手機和遊戲機,但又要保留其獨創性而不是變成「另一部Android」,這才是Sony的最大難關。假如他們真的急於求成而採用Android的話,那PSP就真的玩完了﹣有Android遊戲誰還要付高價買PSP遊戲?尤其是那堆無可無不可的一般人。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