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2011日本遊戲界成績表分析
文:傑特

又到一年一度的日本遊戲界成績表派發時間了﹣Enterbrain在2012年1月5日發表了過去一年日本遊戲界的銷售數字,從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年遊戲界的現狀以及未來的路向。

新舊交替的一年
跟據Enterbrain的資料表示,由2009年12月28日〜2010年12月26日為止的數字為:

硬件:1797億4000萬日元
軟件:2746億4000萬日元
合計:4543億8000萬日元

至於今年(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2月25日)則是:

硬件:1797億4000萬日元(比上年102.4%)
軟件:2746億4000万日元(比上年86.3%)
合計:4543億8000万日元(比上年92.0%)

這數字代表什麼?首先,硬件賣得比較多當然是因為兩大部新主機推出,3DS在發售八個月的時間已經達到國內413萬5739部的優異成績,即使不算全球的一千四百萬部總銷量,單是日本國內也已經是相當不得了的數字。而PS Vita雖然在國內只有40萬2794部,以一部宣傳做得如此大的主機以及價格亦算合理而言,這個數字並不是很好,但對於帶旺遊戲市場還是有相當的作用的。而這也是在經歷東日本大地震之後遊戲界的最大喜訊,因為新主機的推出的確有助打破沉悶的遊戲界,注入新的活力。
至於已發售的主機中以PS3賣得最好,一口氣賣了146萬7261部。從06年初發售一直都跌跌撞撞,被諷刺為只是用來看影碟的主機,經過這幾年的𡚒鬥總算打穩了地基,是開始收獲的時候了,至於PSP即使面對著新主機的推出但卻沒有太大的影響,196萬177部的數字也算亮眼。至於年中宣佈推出WiiU而出現被遊戲公司半放棄的Wii還是有93萬7451部的銷售,而NDS則因為3DS出現而跌到71萬1204部,相信是因為年中3DS減價讓更多玩家直接升級到3DS的平台有關。不過在世界各位地都取得大成功的Xbox360,去年竟然只賣11萬4075部,這何止大失敗簡直就是全面崩潰,看到這種數字Microsoft竟然還堅持不從日本市場撒退,除了愛面子之外也真的要對他們的努力致上極高的敬意﹣換了其他公司早就受不了離場,但他們還是繼續堅持銷售,TGS也是每年必到,這種毅力可是十分難得的一回事﹣掌看到任天堂才賣八個月就已經比Xbox360幾年以來的總銷量(152萬738)還要多兩倍時,還要保持戰鬥意欲還真很不簡單。

內外夾擊
相比起硬件的銷量還不錯,軟件的收入卻跌了差不多一成半,足足少了435億3000萬收入,由於這是國內的遊戲銷售數字,這已經不能推到因為日元狂升而導致的𣿬率損失,而是軟件收入(包括遊戲以至下載載相關收入)真的減得很厲害了。
導致這種情形首先是這一年正好是兩部手提機都推出新主機,筆者之前也說過,由於要趕及在新主機上推出遊戲,所以遊戲廠一定會將本來開發舊主機上的人手調過來開發新主機遊戲,代價就是遊戲減產了﹣人手就是那麼多,一心批調到新主機上誰還要替已經沒落的主機開發遊戲?特別是有了NDS的故事,即使像Capcom也不敢再看輕這部手提機的市場,急急忙忙把MH3G趕在年內推出,雖然銷售表現也很滿意,但究竟為了趕這遊戲而影響多少原來的計畫就不得而知了。至於其他廠就更加了,像PS Vita的遊戲有幾片是非PSV不行的?這些遊戲如果放到PSP上可能銷量會更多,但為了替新主機護航而要第三廠把遊戲換平台,那數字當然不會好看了。至於家用機方面Wii其實也是提早進入轉換期的主機,再加上本來就有「任天堂主機只有任天堂的遊戲才能大賣」的說法,連任天堂自己也減產了,其他廠還會積極開發遊戲?反而是PS3雖然主機的銷量還是維持著平均每一個月十二萬部的表現,但遊戲的推出誰都看得到是減少了,這可能是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了。
東日本大地震對遊戲界的影響至今仍未未完全消失,遊戲廠究竟在這場地震之中有多大損失真的不得而知,因為地震後的幾個月整個關東都陷於缺電危機,開發和生產都大受影響,不少遊戲人像小島秀夫還得回到大阪的老巢繼續工作,這些都影響了本來預定在年內推出的遊戲名單。此外當日本都陷入一片不安和悲傷之中,像遊戲這類娛樂性(還要很不便宜和要用電!)產業不受影響才有鬼。雖然事隔已經十個月,即使不管可能要花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福島問題事後處理,單是居民的日常生活、正常供電以及災後復興就已經是一大堆問題,這不能避免地對電視遊戲這種娛樂產業帶來長期的影響。
至於在Gree上的SNS遊戲爆紅對於遊戲界的影響也是未知數,雖然不少遊戲廠都一股腦兒衝進這個新領域,結果當然也影響了本來遊戲的開發,但究竟這個SND領域是真的會成為遊戲界的新主流?還是像幾年前手機遊戲大流行般的泡沫沒幾年就消失?但對遊戲廠在這年的態度上帶來影響則是肯定的,看看連SEGA也來個PSO的SNS遊戲就知道了。另外新世代的手機遊戲iPhone和Android的走紅而導致一片「手機遊戲才是大未來」的預言家紛紛出籠,也影響了遊戲廠是否該放棄傳統平台而改到這個新興市場和一大堆小遊戲工作室打泥沼戰。(關於這兩個新市場的前景暫按下不表)
總括而言,2011年遊戲界其實正經歷一個不安和沒有方向的年代,而這種不安也直接顯示在遊戲的銷售上,使軟件收入急跌,這是相當令人憂慮的。

任天堂獨走
雖然任天堂在2011年因為日元問題和兩部遊戲機同時進入世代交替而導致赤字,但如果看回銷量卻發現前十名的遊戲竟然有五隻是他們的,六隻是在他們的主機平台推出,不可謂不厲害。
當然,這五隻遊戲中有三隻其實都在六月之後推出,像《Super Mario 3D Land》和《Mario Kart 7》都是年尾大作,而《大家的節奏天國》也是11年7月才推出,而且這隻是五隻任天堂遊戲中"唯一"沒破百萬(「只有」63萬3429片)的遊戲,所以實際上這些好表現並未反映在任天堂之前公佈的財政報告內。但從這些遊戲再加上MH3G的好表現所帶來的權利金,來年三月任天堂應該會重回黑字上。
至於其他遊戲廠方面Capcom真的就只靠一隻Monster Hunter吃飯,之前的MHP3總銷量達450萬2446片,雖然這是去年發售的遊戲但因為所謂「去年」其實也只不過是10年12月1日,而且扣掉那一個月的時間差還是有102萬1457片的驕人成績,真的厲害得不得了。而MH3G雖然在年內只賣了80萬9322片,但如果把主機數相差以及3DS遊戲長賣長有的傳統也算進去的話(PSP的主機數是3DS的四倍半),80萬乘4.5就是360萬,剛好是MHP3在10年12月的銷售數字!這完全推翻了「任天堂主機只有任天堂遊戲才好賣」的說法﹣只要遊戲好,不管那個平台都能大賣。
不過Square Enix就大問題了,過往他們的必殺王牌FF系列,這一年推出的兩隻遊戲雖然穩據第四和第五位,但兩隻都破不了七十萬,而FF系列並不像MHP又或者任天堂遊戲那樣長賣長有,一但過了氣就不會再有人買,亦即是說這個數字就差不多等於最終數字了。雖然筆者一早就說FF系列這塊招牌是越燒越沒價值,但之前的FF13好歹還有百六萬,但現在FF12-2卻跌到69萬7146片也真是太淒慘了些,即使連FF零的69萬6428片加起來也不到一百五十萬。而這家公司眾所週知是以FF吃一世,如果連他們的主力武器也變成這樣,他們還有什麼?Capcom即使沒有MH還有格鬥遊戲、逆轉系列以至Bio系列等等安定系列(即支持者保持一定不多也不少),而今年只有一隻《Tales of Xillia》以63萬2151片排第八的BN社,路人皆知他們靠一大堆二三線動畫遊戲和鋼彈遊戲玩game海戰術。光榮還有老梗玩不厭的無雙,SE還有什麼?他們真的只能等DQ10當救世主?
至於其他廠就算了,像SEGA筆者為免越談越傷心所以....

總結
真的,2011年日本的遊戲界是一片寒流,主機雖然比較好賣但也只因為新主機推出才會好,但遊戲收入少了14%卻做成很大的打擊,而新平台的出現也為傳統遊戲帶來壓力,再加上外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作為日本經濟一部份的遊戲界當然也只能一起痛苦。而遊戲方面任天堂年尾的反彈能否維持到明年的WiiU推出是未知數,但肯定的是SEX社如果再這樣只求DQ打救那絕對會是一個大慘劇。
希望2012年即使不是世界末日,也不要是日本遊戲界的末日吧!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