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分析『918事變』
文:傑特

  在2010年9月18日的下午13:15分,當時筆者正好在另一邊採訪《Shining Hearts》,而之後的一天又在記者室趕專題,所以要到回港後友人提到才知當天發生了日後被稱為『918事變』的《IDOL M@STER 2》新情報...

918事變到底是?
  所謂『九.一八事變』最正統的說法當然是指蘆溝橋事變吧?但這裡要說的不是這個。而是在2010年9月18日的13:15,在NB社的IM@S發表會中公佈的一系列情報,而這些情報簡列如下(來源:http://wiki.komica.org/wiki3/?918事變)

1:新加追三個新角色的小組Jupiter,但成員卻是男的!
2:「龍宮小町」小組的雙海亞美、三浦梓、水瀨伊織不能使用,而秋月律子則成為經理人。
3:會出CD的只有九個,龍宮小町四人組沒有CD。
4:採用『AKB商法』,以每月人氣投票推出角色新歌。

  而在同日發售的花米通更來個追加情報(攻擊?):

5:不管破幾次關都不能用龍宮小町!
6:沒有網路對戰。
7:因為男性三人組是演討厭的角色,所以負責的男聲優也感到不安。
8:受到ニコニコ的IM@S動畫不少的影響。
9:除非發售延期又或者重做,否則不會有修正。

  當筆者從友人的口中以及網路上看到這個情報,雖然完全不踫這個系列,但當看完之後還是不斷地冒冷汗,再加心裡不斷吐舌頭:『哇!原來搬石頭打自己的腳的傢伙還真不少!』。如果連對這系列沒什麼認識的筆者也有這種想法,那對於那些IM@S的玩家、尤其是在ニコニコ上傳片最多的玩家而言,這個N2爆雷不可謂不厲害。
  而理所當然地一引爆就帶來海嘯級的震動,ニコニコ已經有人宣稱不再制作影片,甚至為表抗議將影片刪除。至於各大留言版當然被瘋狂的玩家所佔領,總之就是一片的反對聲浪,可算是近年難得一見的大爆炸。

這遊戲是男性向吧?
  關於玩家以及希特勒的憤怒(http://tw.nicovideo.jp/watch/sm12151997)先不管,現在筆者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這幾個改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是加入男性三人組Jupiter。老實說真的完全找不到這種行為的動機何在。如果是想搞三個反派來當主角的對手也相當莫明其妙,這遊戲又不是以賣故事,加三個反派又有什麼意思?而且這種事女生也可以做吧?更別提女性和男性在市場上有著一定的區隔,Jupiter真的可以成為玩家手上的女孩子們的敵手嗎?至於負責去追女孩子...你還敢找三個男的來和玩家搶嫁哩!

  如果是希望打進女性市場就更怪異了,一隻本來是針對男性玩家市場的遊戲,只是加三個男角就會吸引到女性玩家進場?但從情報來說又不像是如此,那,加來又有什麼意思?還真是有夠莫明其妙。如果真的想搶女性玩家的市場,最實在的辦法就是推出全男班的IM@S,到時再利用網路來個男女對戰,而不是沒頭沒腦地加幾個男角進去但定位不清意味不明。

  當然也不是說男性向的遊戲就完全不能加入男性角色,但像這種育成向遊戲卻沒有這種必要,好像心跳回憶也有男角,但他們是不會當反派搶主角的女友吧?反過來女性向的遊戲加其他女角來和玩家爭男生的設計倒是不少。這點可算是男女玩家在這類遊戲上的認知的不同:男性玩家並不接受除了主角之外的其他男角來當敵人,但女性玩家卻可以接受其他女角來搶男角,甚至說女性玩家相對比較能接受在遊戲中有著和主角同一性別的角色登場,像《遙遠的時空之中》.《金色的琴弦》都有女角登場,而且人氣還相當高呢﹣雖然不少百合控的玩家是拿來玩百合配對....

你以為是『戰國BASARA』嗎?
  另一個大震撼的龍宮小町事件。其實這種老角色在新一輯不能用的例子相當多,像《戰國BASARA3》就有一大票以前可用的角色去到新一輯就變成敵將又或者NPC角色。理論上這也不能算是太難於接受的問題,反正全世界都知Capcom早晚就會推出英雄外傳之類的東西,加幾個新角和可以用的老角來再搶一次錢。

  不過這裡的問題是一口氣將四個人氣角色全部變成不能使用的角色,這樣就未免有點過火了。通常會有這種玩法是想宣傳新角色,如果保留老角的話那新角就沒有發揮的機會,所以才會狠狠地將老角變成不能使用的角色,讓新角色有上位的機會,但從官方現時公佈的角色除了SP的兩位之外卻沒有再加入新角,那硬生生將龍宮小町四人娘削成路人的理由是?除非是技術性的問題如容量不足(那就給我推出PS3版本吧!不然就來兩張D9碟,叉盒有硬碟玩家不會抗議的),不然最常識的做法是一代代的角色加上去,而不是現在這種角色沒加反而削掉人氣角色的做法﹣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東西越削越好賣的。

AKB商法...
  關於這點也真的很無力,這種以角色投票來推出新歌的做法,在現實上是可行的,因為這樣才能刺激女孩子們拼命爭上位。但在遊戲中這有意義嗎?一個角色受不受歡迎在設計時就已經決定了,接下來除非修改設定甚至重新制作,不然不會有太大改變,受歡迎的繼續受歡迎,不人氣的難道推出更新檔去谷人氣嗎?

 說穿了就是這種所謂『AKB商法』在遊戲世界中使用是一點意思也沒有,結果很大可能就是只有兩三個角色可以有新歌,而不受歡迎的角色就永遠不會有新歌,想想吧,現實上女孩子為了讓自己變得受歡迎,會主動爭取曝光率拍廣告甚至路邊秀,又或者提升自己的歌藝舞技,但遊戲玩家不用那女孩難道AI會自動彈出來搶位子?單是想想就覺得很荒唐,制作人以為這可以刺激到玩家去投票谷宣傳吧?但這種手段最差的情況就是來來去去只有兩三個角色有新歌,而支持其他角色的玩家因為自己的最愛沒有新歌而心灰意冷,最後乾脆放棄遊戲。而不斷有新歌的角色人氣就越谷越高,最後就是玩家單一化,不是支持最喜歡的角色的玩家就是離開了的玩家,沒有中間線。

  至於對戰方面其實自從家用化已經越來越少,反正這遊戲已經變成一眾玩家將自己育成的偶像組合放上動畫網站給人看,有沒有對戰倒不是太大的問題﹣反正要死心的早已經死心。

經驗與教訓
  關於這次918事變,除了當事苦主們的反應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是這件事到底給我們什麼的啓發?

  首先是所謂的「破舊立新」。對,遊戲不能老是走安全的道路,必要時也要敢於挑戰玩家作一些大膽的改變,才能殺出一條新的道路。但不是每一隻遊戲都可以如此地玩。好像《人中之龍 of the End》是很亂來沒錯,但基本上保留了那種豪快的感覺,而且有人會想過將喪屍和人龍混在一起嗎?但打死名越都不敢在人龍的正故事中放了一大堆老角色但扣掉一馬和真島。你要在新章亂搞沒人管,可是在正章就得自重。而現時的情況是在正式的續集中亂搞,有種的話就所有角色給我全部換掉,但現在是扣掉幾個人氣角,加三個保證不人氣的男角,但又沒有新女角加進去,這算怎樣?

  說到搶女性玩家市場,其實如上面所說推一隻男偶像大師最實在,事實上也會有市場就是。想想現在腐女的消費力可比宅男強得多,推出男偶像大師又怎可能沒有市場?人家心跳回憶GS還不是一樣受歡迎?要打進女性市場就要做到盡,而不是這種女性又不感興趣男性又反感的半調子做法。

出師未捷...?
  如果是其他遊戲的話,成不成功還真的要玩過才知,因為遊戲性這種東西不是看情報就能決定的。但IM@S賣的卻不是遊戲性而是角色,也就是以角色的萌來刺激玩家不斷付費買服裝配件,來替自己的女孩子打扮得漂亮,再拍成影片上傳給其他人看。但遊戲還未出就這樣打擊玩家的意欲,但又沒有其他新加的吸引元素來吸引人買,這樣遊戲又怎可能會成功?當遊戲的賣點是萌和育成的話,你狠狠地打擊了其中一個要素就已經傷了一堆人的心,而且還很決絕對說絕不更改,那玩家的反應當然是不買了。

  或者這件事的最大受益人就是《Dream Club Zero》吧?實在很難相信D3 Publisher會像BN社如此勇敢地將遊戲斬掉最受歡迎的角色然後加幾個男公關。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