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HD-DVD戰敗後的世界-Blue Ray的新遊戲時代
文: 傑特

  筆者這次也是後知後覺-才不過半個月之前寫了一篇談PS3的文章,其中說到Blue Ray Disc即將勝出,但沒想到如此地兵敗如山倒,在昨晚((2月17日)卻收到東芝(toshiba)要退出HD-DVD市場,也就是說新一代的光碟制式終於打完,BR Disc一統天下。

Sony的Playstation 3大戰略
  一如筆者兩年前在這裡說過,Playstation 3的其中一個重要工作是推廣新制式光碟BR disc,自從日本進入數碼廣播年代傳統的DVD已經始感覺力不從心,前幾年由於大電視還是超級貴的時候,由於大部份電視的解像度不高,所以還不算太過急迫,但因為LCD生產成本不斷下降,電腦的解像度越來越高,那傳統的DVD的解像度就開始變得不夠了,特別是四十吋以上的大電視如果放一般的DVD畫面就會出現狗瓦,而遊戲的影片更不在話下,到這為止,新一代的大容量影碟制式就不得不推出了。
  關於兩家的技術細節筆者不在這裡重覆騙版位了,想談的是新代光碟制式對遊戲的影響,由於Sony主推BR Disc,如果成功的話由 於所有廠要生產相關產品都要付版權費給他們,所以單是收這筆錢也是賺翻了,而且一但掌握了新一代的影音制式日後就可以制用BR Disc的授權控制影音界以至電腦遊戲界,他們可以利用授權來控制其他廠商,來個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這種事Microsoft和intel一直在做,Sony當然也甚為精通,不然他們會想出Discman這個名字以及搞出MD這種東東嗎?更別提現在的UMD和BR Disc了。而由於最賣錢的始終是家庭光碟,所以BR Disc他們是絕對志在必得的。
  但面對著成本要低得多的HD DVD陣營,BR Disc比較強的就是容量而已,但其成本高企則拉平了這個優點,所以在開始前雙方陣營並沒有那一個比較佔優,電影商也各佔山頭,sony要打贏這場仗除了正攻法拉更多的電影公司加入陣營之外,還有一招必殺技:就是借遊戲機推BR Disc!早在PS3堅持要用BR Disc而不措提高成本時,不少業界人士已經看穿Sony的把戲,試想想:十多年前當DVD還是七八千一部時,一家廠賣的DVD再多也可能只是幾萬部,再了不起十多萬部吧?但一部遊戲機一出可以是五十萬一百萬!而且每週都以數萬部的速度賣出去,試問又有那一間廠的光碟機可以如此地賣?沒有吧?更狠的是即使今天一部像樣的BR Disc也要五六千以上,但PS3卻六萬日元!更有齊各種高級影音接頭,雖然仍是很貴但作為一部新制式的光碟機又不算什麼了,而且當成遊戲機來推單是sony的死忠派玩家也有數十萬,再加上全球性市場自然更好推,而結果亦證明sony真的看得很準,一年左右已經賣出九百萬部PS3了,你想如果只是一部影碟機的話Sony的BR影碟機可以一年賣九百萬部嗎?不可能吧?但如果是遊戲機就不算什麼了,甚至還是賣得少呢!特別是晚出一個月的Wii全球已經賣出二千一百萬部的現在....
  不談老任了,回到sony吧,隨著東芝宣告退HD-DVD陣營,正式宣告這一場大戰結束,廠商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你如果想要更大的媒體來放遊戲的話,乖乖的付錢給Sony使用BR Disc是唯一的方法了,不然還有其他的媒體可以用嗎?走到這裡即使明年Sony說要退出遊戲也沒問題了,反正所有電影公司、電腦軟件公司、遊戲公司以至電腦週邊公司如果想使用BR Disc又或者推出支援這種制式的產品,你就只能低頭付錢給Sony,到了這個時候就等於開了一個超級大的金礦出來,只要未有另一個制式可取而代之,那就只能給錢Sony賺。
  花了巨大的資金甚至連PS3也推來作犧牲打,而換來如此巨大的成果,雖不算是驚人的成功但絕對是合付投資的。

那遊戲機是不是也該用BR Disc了?
  當然,以一個消費者來說統一格式絕對是好事,不然想看這套電影要買一部機,看另一套電影又要買另一部機,單是這種麻煩就有很多人受不了。不過對於遊戲業來說,重點是:我們是不是必需要使用BR Disc不可?
  答案是,如果你的遊戲需要9G以上而已需要一碟過的話,對,你是需要在新的主機上採用BR Disc,特別是當電視的畫面越來越大,盡管理論上多邊形即時運算是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也可以作出高質素的畫面(看看叉0就知道了,他們還不是一樣可以出1080i?可是只是用DVD吧?足見在即時運算之下即使DVD還是一樣可以作HD級影像的),但如果要存放影片就不得不另找更大容量的媒體了,特別是雖然今天的技術要作出不輸電影的畫面,但很多時還是需要先作一條影片放進去的,像一些遊戲內跟本不會出現的背景和角色,與其將這些角色數據進去還不如將其變式影片才放進去更簡單。再加上日系遊戲傳統動畫是很重要的一環,總不成遊戲是1080i但動畫部份是480i吧?這樣除了將儲放媒體升級之外就沒有其他好方法了。
  不過這倒不是真的如此急著要升級,先談叉0陣營,他們本來就不是很熱心支持HD-DVD,只不過是在人有我有的心態下才推出HD-DVD drive,還要不是用來玩遊戲的,即使HD-DVD陣營倒下了對他們來說也不是太大的影響,只不過是之前給東芝的錢現在給Sony而已,此外美系遊戲的FPS跟本不需放太多動畫,所以在全即時運算下容量沒有隨著畫質按比例大增,最低限度在未來的一兩年也看不出Microsoft有需要採用BR Disc來作為遊戲的存放媒體,說真的升上BR Disc的話應該就要到兩年後下一代的叉0了。
  而任天堂更簡單,他們本來就不積極地採用這種貴貴的新媒體,而Wii更是一部打便宜牌的主機,如果連HDMI輸出也沒有,那他們自然更不會採用BR Disc了。最低限度要他們採用這種新媒體的基本條件就是要便宜,要壓到即使賣三萬日元一部主機他們也要有錢賺才算可以,老任可不會像其他兩家主機廠般做賠本生意,他從來都不會賣一部賠一部那麼呆,要他們為了大容量而提升硬件的成本?還不如用多幾次D9碟,情願再出現大亂鬥X在Wii竟然玩不到的鬧劇也不要這樣提升成本,反正DVD即使D9也是十元一隻,但現在一片BR-Disc就六七十元了吧?更別提那個Drive又要給Sony一筆錢硬件又一筆,而且問心吧,有多少PS3遊戲是真的用得廿者50G的大容量?甚至即使灌了大量垃圾code也用不到20G,有夠該死。任天堂下一代主機應該也會採用吧?但那好歹也要四五年後,那時成本應該低到一個他們也會接受的程度,但要他們在Wii上加入BR Disc就近乎不可能了。

廠商又如何呢?
  其實筆者也滿同情替PS3開發遊戲的廠商的,誰都知BR Disc只是提高生產成本但對遊戲的開發沒有什麼幫助,甚至還得打腫臉充胖子放一大堆垃圾程式碼來讓遊戲看起來很大,不要給人一個其實DVD也可以的形像,但這些能夠幫助遊戲更好賣嗎?要不要問問各大遊戲廠的銷售部門,他們的PS3遊戲賣了多少?但Sony為了建立他們的BR Disc帝國,而將這些在PS以至PS2年代一直支持的廠商推來當犧牲打,沒錯,一將是功成了,但過去的一年枯了多少將士之骨?看看去去各大遊戲廠在PS3上的表現,然後再看叉0在美國的表現,又再看任天堂在日本的表現,那這些廠還可以說什麼?好一點如SEGA或者capcom以至konami還可以將彈藥分散來射,勝利十一推出跨平台版本,在山大斬埋有柴還不算什麼,SEGA在街機上還可以有斬獲,SQIX則只能在手提機上番本了,不過他們臨急在Wii上推出的DQS表現也不壞(45萬!你知道PS2最強的年代也不是很多遊戲賣到這個數?還要是在一部出了不足半年的主機上!),Capcom最抵死,槍版的BHUC因為太『孤寒』結果國內只有十六萬(那一把膠槍能費幾何?連遊戲一起賣也不算什麼吧?硬搞個限定特別版出來,人家買不到特別版自然也不想買普通版,不好賣是自找的),而DMC4如果PS3版破得了大家哥爾夫5的紀錄就已經可以開慶功宴了(不準將叉0版算進去哦!不過以首兩週已經廿四萬來說機會不低?)。光榮最出位,將高達無雙降級出PS2版!你不如出PSP版好不好?真夠出位,吾等不及。
  由於你要在PS3上推遊戲就只能使用BR Disc,所以如果不想用這個貴東西-最低限度在BR-Disc便宜到像DVD之前,就只好出叉0遊戲和wii遊戲了,更何況Wii本身也不是每一隻遊戲都硬要用到Wiimote的體感操作的,像大亂門X還不是一樣可以用GC手掣(托這個之福筆者和朋友亂鬥時就不用再買多一個手掣了)?問題只是幾家一直支持Sony的大廠不像東芝那麼果斷地拉下臉皮而已,想想如果WE去年是推出Wii版的話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PS3變成影碟機?
  看到這裡各位也應該明白筆者想說什麼了:廠商在過去一年已經吃了Sony太多的苦頭了,幫他抬橋做就了新制式的成功,但他們卻不能分享成果,難道BR Disc的權利金他們會有得分嗎?沒有。但在PS3遊戲一直不好賣的現況下又不能從遊戲上賺回來-最少現在不可能。所以唯一的方法是減少在PS3上的投資,而集中在PSP、Wii以及DS上推出遊戲。
  不過也不用太擔心PS3,一部三萬多日元的BR Disc影碟機你那裡去找?問題只是沒有人買來玩遊戲而已,也即是說現在每週的一二萬銷量其實多數是買來放影碟的,因為如果真是支持者的話不可能現在還不買PS3的。再加上電影公司採用BR出影碟,Sony還是財源滾滾,不用擔心。
  不過筆者最黑心的是:究竟MGS4打算什麼時候推出?由最初的07年尾去到08年初還未有任何新消息發表,該不會拖到08年尾才推出吧?然後要在08年的TGS再來一次試玩大會....
  良心建議:還是跨平台比較實在。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