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Blue Ray與720-次世代Xbox的未來是?
文:傑特

  對,各位對於PS3的未來大概聽到不想再聽了,在日本連書都出過好幾本的時候再打落水狗一來沒快感,二來一時三刻也真的找不到什麼可以再寫的,所以這次轉一轉方向,談談另一部主機Xbox360(筆者戲稱為『叉0』)的未來,因為這部機是最早推出的,其實比起其他兩部他們面臨的問題反而更急切。

越早出,越早換
  為什麼叉0面臨的問題那麼迫切的主因當然是因為他們是現役主機中最年長的,沒錯他們因為比起PS3和Wii都早出了一年,所以在時間上佔了相當優勢,特別是美國市場上這一個優勢更是重要,全靠他在這方面的優勢再加上打好了基底的Xbox Live,使他能在短短的一年在北美就賣了八百萬部,在這個堅實的根基之下加上可以將那些已經很成熟的強大遊戲引擎直接搬過來的開發還環境,讓才不過短短的一年就可以推出GOW、HALO3以至Rainbox 6這類極盡豪華畫面的FPS,而遊戲機要成為市場第一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有好遊戲,像叉0這類平均每一季總有一隻一級遊戲上市,再加上長賣長有的運動遊戲,又怎可能有不成功的道理?
  但另一方面,由於主機其他對手早一年推出,所以即使在硬件上其實仍有相當優勢,但比起來就會給人一個老舊的感覺,即使明明仍然很夠用,但玩家以至傳媒就會不斷地希望廠商推出新的主機來作對抗:玩家的理由很簡單,他們當然希望自己擁有的主機的性能是現役最高的,雖然現時在畫面表現上叉0仍是比PS3要好一點,但這是因為軟體上的優勢而不是硬件上的優勢,當過一兩年PS3的開發環境開始成熟之後這個差距就會消失,那麼叉0本身硬件上略差的弱點(其實筆者倒不覺得差那麼一點點會有什麼問題,又不是PS2和PS3差那麼多...)就會曝露出來了。另一個問題是PS3採用的Blue Ray有著『即使唔打機買黎煲碟都好丫!』的優點,比起來叉0既沒有這個好處,也不像Wii那麼創意十足的操控,如果連機能都不能比對手強那還混什麼?至於傳媒一向喜歡祭典,有新機出他們才有新聞寫,最好越鬧越大,不然就沒有新聞專題可以寫了-像這篇文章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沒有人炒作BR Disc的話筆者能寫這些東西嗎?
  而這些正是近日不斷傳出叉0要加入BR Disc支援的理由:即使硬件上不能追上去,最少也要人有我有吧?如果同樣有BR的話那一點點的硬件差距還不算是大問題,但多了一個BR那情況就變得很不妙了-即使只是表面上。

能加的話早加了啦!
  沒錯,全世界都想叉0會有什麼樣的大動作來對抗PS3,特別是當BR成了市場唯一的新光碟標準的時候,傳媒和玩家都希望Microsoft會有大動作,事實上他們也真的想有大動作,但問題是大動作不是吃飯睡覺打RB6那麼簡單,特別是換遊戲裝載媒體這種大動作更不能輕率,如果只是像之前的HD-DVD的話那換亦沒有什麼意思,既然要換媒體必需要有一個完整配套,而不是草草了事人有我又有,不然可以看看叉0的HD-DVD套件。
  首先換BR的話就必需向Sony付出一大筆授權費,然後才可以訂製大量的BR Drive來裝在機上,這裡花的錢絕對不是小數目,而以現時叉0便宜如此的情況MS跟本不可能在不起價的情況下加入BR Drive,但當Wii還有減價空間而PS3因為是Sony自家產品成本可以壓到很低的時候,MS敢因為加一個BR而起價嗎?別妄想玩家會同情你的苦況而付錢,即使只貴五十美元他們也可能會改變決定,更別提這一加最少貴一百美元以上,這個差距不多但足以壓死叉0了,要將這個價位差到一百美以以下今年年內都不可能,甚至明年也有一定難度,這也構成叉0改BR的最大難關。
  其次就是遊戲廠的支援,現時叉0還是採用DVD,這種玩意的好處是生產容易,任何遊戲廠只要搞一隻母碟隨便一家光碟工場都可以印他數十萬,但BR可沒有這種優勢,要制作BR遊戲的話一來遊戲廠要付一筆錢給Sony作BR制式授權,其次就是製作光碟需要的工場和成本了,不用問也知道製作BR碟的工場一定要比DVD少得多,工場少又要和電影公司爭,再加上還算是新媒體成本當然不可能壓徥得太低,這個一加那個又一加,合起來就是天文數字了,雖然對於主力網路遊戲的叉0來說問題還不算大,但有影響就是有影響,MS有錢可以賣一部賠一部,但你不可能要求遊戲廠也做這種事,就算貴的只是十美元但也不可能不受影響的。
  好了,當MS錢多到花不完,已經賠錢買機也不在乎再貼多一點,遊戲廠也願意賺少一點並找到工場保證光碟製作源源不絕,但硬件的配合呢?如果只是硬加進去但硬件不配合的話,那加起來又有什麼意思?而且這些BR遊戲是不是只有新版叉0才可以執行?有沒有低級的DVD版本?如果真的只出BR版的話市場的BR叉0夠不能支持起遊戲的銷量?支撐不到的話那如何說服遊戲廠推出?如果推出兩個版本玩家會不會只為了播片漂亮一點而換機玩BR版?單是MS自己的遊戲能刺激到新主機的銷路?另外如果只是改用媒體但內容不變會不會變成『阿茂整餅』-多餘的動作?
  從以上的一大堆問題就可以明白,MS雖然也打過換機的主意,但由於實在太過多麻煩問題了,跟本不是可以說換就換的,一個不好就會變成一台沒人買的笑話。所以雖然傳媒不斷地放流言說MS想加入BR,但就是沒消息的理由就在這裡。

Xbox720才是未來之所在?
  既然這種半調子的方案行不通的話,那只好等下一代的叉0-即半開玩笑的名字『Xbox720』的出現了。
  對,正如Wii如果要使用新媒體就等於換新機那樣,叉0如果要升到新媒體就必需整部主機重新設計,然後狠狠地要所有廠配合,這樣遊戲廠才會-即使是極不願意-地在新主機上推出BR遊戲,看看PS3現在就是這樣,即使明明用不著那麼多的空間,但你要在PS3上出遊戲就只能用BR碟,這樣才可以讓遊戲真真正正地轉去另一個平台,而不是現在那種以為出個BR drive就可以解決問題那麼容易。
  當然,既然出了新主機硬件的性能當然又要再提升一級,可是很早之前筆者也提到過這個論調:遊戲的畫面表現手法已經漸漸去到頂點了,雖然現在採用1080i的HD高解像,但總會有用盡的一天,各位看看《Rainbow Six Vegas 2》的畫面,雖然不敢說已經到達1080i表現力的極度,但也是相當高了,而《MGS4》更是達到連看慣華麗畫面的玩家也會讚不絕口的程度,但再下去的話由於畫面的大小有限,即使再加一倍多邊形也不會有很明顯的差別,難道真的像日本人那麼瘋狂又要推出新一代的影像格式般、將畫面解像度再放大一倍嗎?而強化AI等又不能在畫面上表現出來,那就是說單靠強化畫面已很難再從現有的限制之中突圍而出了。
  至於以其他方式突圍不是不可以,事實上也不斷有流傳MS想開發出類似Wii的操控系統,而以MS的技術力要開發出比Wii更好的體感操作也絕對不是問題,但重點不是MS能不能做到,而是遊戲廠能不能配合,因為現時絕大部份的叉0遊戲其實都是以電腦系統轉過來的,操作基本上都是源於電腦的那一套,只是將鍵盤變成手掣而已。但換成體感操作問題就大了,廠商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統來將本來是手掣或鍵盤的遊戲變成體感操控,而且這套系統顯然不能用在電腦上的,即使廠商不能夠像現在般一雞多吃,用一套遊戲引擎開發兩個版本的遊戲來賺錢,而是要在移稙時多做一層功夫,而且對於玩家來說,他們玩體感遊戲就是想要有特別的玩法,如果只是將手掣換成一支棒,但玩法不變那又有什麼意思?還不如用回手掣更輕易?
  從這些來看,叉00(笑)的開發其實比我們想像中要遇到的問題更多,而不是只加個BR就可以解決那麼簡單不用腦。

中間方案:Xbo540?
  只加BR的方案既不可行也沒意思,但推出新機又不是三天半月可以做到兼難題一大堆,那還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案?有的,就是一部Xbo540,即所謂“ver 2.5”版本。
  首先是解決其過熱和容易死機的問題,三紅燈問題MS已經拖得太久了,這幾乎已經成了叉0的招牌問題還真服了MS說只是小部份問題!如果是硬件問題的話就從新設計吧!一次過解決這個問題並順便減熱減電量消費,既省電又環保(雖然只要採用IBM的晶片這個問題就不大能期待就是)。其次就是將主機變得更少更輕巧,既不能在硬件性能上取勝,就在長相上定輸贏吧!當你知道很多人只因為Macbook Pro漂亮就買回來但卻拿來跑XP或Vista的時候,就知道長相漂亮真的十分重要,一部又嬌小又省電的叉0,即使內容還是那些但也會吸引到玩家,看看DSL只不過是DS的嬌小版但卻賣到停不下來,而且很多人都是有了再買DSL的,那就知道包裝真的十分重要了。只要能夠推出一部這類過渡期的主機,一來總算滿足了那些不斷要MS出新機的聲音,也可以加強其主機生命讓他用得更長,而不是跟Sony玩硬件競賽。
  任天堂已很聰明地不再玩這種軍備競賽 ,現在就看MS明不明白這一點,還是要繼續這種不斷的晶片鬥快遊戲了。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