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包「維他奶」的價值在哪裡?E3 2011初回分析
文:傑特
話說本來想一篇文章就說完整個E3,但寫Wii U卻越寫越起勁,結果竟然一部主機就已經寫了兩大版,最後不得不將另一部重點主機PS Vita放到後篇,不過這也好,可以談得比較深入。
Playstation Vita:Playstation Portable的加料版?
雖然3DS推出後的銷情並不理想,但大家心知肚明3DS會賣得差一來是遊戲實在太少﹣也就是主機出得太急,二來是現在日本還是震後復興期,連電力都不夠還談什麼娛樂?特別是日本人有一種「自肅」的習慣,就是當遇到不幸的大事時,舉國上下都會自動自覺地低調、沉重起來,在這個死了兩萬人(連失踪的也算在內好了),福島核災難還在頭痛的時候,你還買一台3DS享受立體遊戲的樂趣?太不會看環境了吧?再加上三四月本來就不是新主機推出的最佳時候,所以這種表現其實和3DS的實際潛力沒有關連,也就是說對Sony的壓力沒有什麼減輕的空間。為了面對年尾開始湧現的大量3DS遊戲,Sony必需要在年內推出一部新主機﹣即使遊戲完全趕不上推出。
Playstation Vita(簡稱PSV,燕豪芬可能要和維他奶爭著搶廣告了?強烈建議某蘿莉勇者王擔任PSV的招牌女郎!)其實就在這種趕著上馬的情況下公佈的,雖然不像去年3DS那麼急,但一部由年初發表但要在年尾推出的遊戲機而言,這其實亦十分之急。當然,跟據各種『路邊社』消息,這部主機其實早在去年就已經想發表,但因為某隻四百萬大作的關係,所以不得不將發表的消息壓下來,以免影響人家的銷情。以Sony一貫"大廠先決"(沒法子,近日成了攝影迷,越來越愛用攝影用語)的做法即使主機搞好也不敢發表,待留到人家遊戲也差不多賣完才公佈。從這個方向去推想的話,PSV在硬件的設計上絕對是成熟的,相比起急就章而被批評的3DS,PSV多了一年時間去研發,在技術上絕對是更可靠,更成熟。
不過更成熟是一回事,和創意是沒有必然關係﹣或者說期待Sony的產品有所謂的『創意』本來就是緣木求魚。
貫徹「機能至上」
Sony開發產品有一點算是很堅持的,就是產品的機能必需要強大,像PS3即使開發困難,但在硬件性能上是優秀的,甚至有時只為硬件的強大機能而犧牲其他地方。這次PSV也是這一類,看現時公佈的資料也真的沒什麼好挑了:四核心Cortex-A9 cpu,SGX543MP4+的GPU可以直接將PS3的遊戲搬過來執行,換句話就是說開發者無需再學另一套新的開發技術,只要將PS3的那一套加加減減就可以搬到PSV上執行,輕鬆簡單。顯示方面則和近日的retina display看齊,五吋的OEL 顯示屏塞進960x544像素,以達到HD級的顯示質素,而且不單是顯示屏有多點觸控設計,就連機背也有多點觸控功能。至於6軸空間感應、電子指南針等功能當然一樣不少。而最特別、也是現時遊戲唯一一部(不算iPhone等智能手機的話)支援3G網路的遊戲機!再配合前後鏡頭和咪高鋒、802.11n、藍牙連線等等,真的是要什麼有什麼了,而且每一樣機能都是一流的,實在無可挑剔﹣特別是當3G版只賣299美元、wifi版只賣249美元的時候!
比較特別是是PSV和PSP Go一樣都是不能自行更換鋰電,有人推想這是用來抵制「神電」的設計,但個人反而認為這是為了加大電池的體積而作出的決定,因為真的改機的話自然有他的辦法,iPhone還不是一樣照可以JB?不過從上面的spec來看對電力的消耗絕對是超高,如果還是採用之前可換電的設計的話,電池的體積就很難加大,但只要設計成不能讓玩家自行更換的話就可以為主機能度身訂造一塊大型電池,以提升其續航力,不然如果只能玩個兩三小時就沒電的話誰都會翻桌子。
另一個減少電力消耗的方法就是使用Flash Ram,現時公佈PSV的媒體是的一片和SD咭差不多大小的卡帶,容量是2G至於4G,而且玩家可以將下載的內容和記錄存在遊戲卡帶上。這種任天堂一直堅持的做法sony也不得不跟風了,但誰會知道今天的flash ram會便宜到4G的USB手指可以一百元有找?別說4G甚至8G也不過二百元,如果大量生產還可以更便宜,比起來UMD就真的一無事處了。配合卡帶的省電耐震,再加上大型電池來補足3G網路以及大畫面高性能顯示的吃電,一加一減應能夠打平吧?
如果說PSP是一部手提的PS2的話,PSV就是一部手提的PS3,它滿足到吃機能的遊戲,而且除了3D顯示外市面上的手機和遊戲機的功能一件不少,讓他足以和任何對手相比亦不遜色。
遊戲呢?
對,硬件真的沒得挑,即使連筆者也覺得一部如此強的主機只賣299美元(3G版)或249美元(wifi版)實在是超值,反正Sony還是貫徹他們賣一部賠一步的經營手法,反正他但是靠遊戲賺錢所以一點問題也沒有﹣反正又不是我的錢。
不過另一個要擔心的就是遊戲了,一部新主機的最大問題往往是遊戲接不上來,像3DS就是這麼一個例子,當年PS3也是一樣,除非你像筆者般買PSV是打算拿來看動畫,否則你不會買一部主機而沒有遊戲玩的。這點Sony當然也知道,所以這部主機的定位「手提PS3」就是為了方便廠商將一些PS3的遊戲丟過來,這種針對第三廠商的態度和任天堂剛好相反:任天堂最重要是開發出獨特的遊戲,但往往讓第三廠商不便。而Sony則是第三廠行先,但因而作出什麼都好卻不特別的主機。
在這種第三廠、或者直接地說是大廠先決的態度下,PSV活脫是一部手提PS3就很明白了,而各廠在PSV發表的同時推出的遊戲也是一大堆可以放在PS3上推出的如街霸對鐵拳、《Uncharted: Goden Abyss》之類。不過即使兩部主機的性能是如此接近,但也不是隨便將遊戲掉去另一邊就解決的,特別是觸控功能如果不用的話一定會被人說沒誠意,所以多多少少都會有些改良的。但這就會做成遊戲超不及在發售日推出,特別是現時PS3才剛剛穩定,換了你是遊戲廠,會先推出已經有一定市場佔有率兼可以一雞多吃的家用版,還是搞一個主機數不足、而且細節還未掌握的手提機平台?
如果是當年PS3還可以往下兼容老遊戲,像3DS你還可以插片DQ9照樣玩,但PSV你難道去PSN下載之前已經買了UMD的遊戲再玩?也就是說你不能以PSV的大畫面來享受老遊戲,而只能向Sony多買一次﹣你願意嗎?
優等生?
而這也是PSV現時的最大問題,整部主機強則強矣,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亮眼的地方,只是一部手提有觸控畫面的PS3,你很容易想像到現在的PS3遊戲放到PSV上,但卻無法刺激到其他創意遊戲的想像力,如果真的貪圖那個觸控畫面的話,玩iOS的遊戲不是更便宜?
而這也是Sony這些年産品的一個特色,就是:人有的,他也有,而且更好。但沒有的,他也不會有。Sony永遠走在別人開拓的道路上,既不像Microsoft般開拓網路遊戲社區,也不像Apple般將多點觸控和三維感應用得出神入化,更不像任天堂大膽地加入體感又或者將手掣變成DS式的第二顯示屏。甚至MS在加入體感也要比任天堂先進得多,但Sony只搞了一個PS Move出來。一直走在其他人開拓的道路上可算是近年Sony產品的取態。
這種典型大公司失去了創造性,而只是跟著市場走的情況下開發的產品當然很優秀,但永遠不會和所謂的「創新」、「革命性」扯上關係,甚至沒有「你拿一百分,我拿二百分」的決心,搞下來的東西當然不會讓人眼前一亮。
真正的PSP2?
不過如果從這點來看,這部PSV也真的完全繼承了PSP的特色,當年的PSP不就是一部全無創意的手提機?由最初萬眾期待去到中段沉下來,全靠一隻MHP才起死回生。現在Sony又希望有另一隻MHP可以將這部主機引領到成功之地?
但,有這隻遊也該先讓PS3吧?連PS3都談不上算是成功,還數P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