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遊戲機的封閉世界〜談封閉系統
文:傑特

最近終於看完『Apple Bible』,其中一段談到開放和封閉系統的對抗,又再讓筆者想到之前也談到遊戲機封閉系統這個題目,但當時談的只是手機上的嵌入系統(Embedded system)而不是整個遊戲機世界,所以這回就來談談遊戲機世界中的封閉系統了。

從沒人投訴的「壟斷」
很奇怪的一回事:在手機以至電腦上,我們都要要求Apple開放他們的系統,讓我們能夠將他們的OS X安裝到其他非Apple的電腦上;在手機上,我們想盡辦法去Jail Break來把不同的app安裝在iPhone上,但在遊戲機上,卻未聽過有人要求在在任天堂的主機上玩Xbox360的遊戲(不是移植,而是真的把Xbox360的光碟塞到Wii上玩),又或者把PSP的遊戲放到NDS上。
『兩部機性能差那麼大,怎可能移植?』,沒錯,這也是事實,但為什麼沒有人想過將不同的主機統一制式,或最少統一硬件等級?就像當年VHS、DVD到今天的BD那樣,我們只需要買一部主機就能玩遍所有遊戲?而且還可以買不同的廠牌的主機?反正大家都知賣主機不賺錢,既然如此還不如像錄影機般開放授權,總之付了授權費任何人都能賣主機,這樣遊戲機商不就可以既能賺遊戲的授權費也能賺主機授權費了嗎?一家便宜兩家著,用家有更多的選擇權而且有競爭那主機就會越來越便宜,遊戲也能越賣越多,何必要像現在般明知賣主機跟本就是賠本生意,但還是硬著頭皮賣下去?
對,一般而言是如此,但事實沒那麼簡單。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Android
各位Android的支持者,你們能夠說出現時市場上有幾部不同形號的Android手機?不用數Tablet也不用數停產的形號,只數現役的,能不能立即說得出?
很難吧?單是HTC和SAMSUNG就一大堆,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手機商的一大堆形號,即使是數位雜誌的編輯也很難說完全記得來吧?每一部的大大、性能都有差別,而且還有一些是加入一些特別的功能,誇張的說沒有一部是完全相同的。當然這也成了各數位雜誌的每週騙版位的好題材﹣單是介紹新手機就可以寫上幾大版了吧!由於Android是開放授權,每一家手機廠都爭著推出不同的手機,好處就是百家齊放,我們能以很便宜的價錢買到功能接近的手機,但手機廠為了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打出頭,就必需各出奇謀,有些是打便宜牌,也有些是打大畫面,也有些是有實體鍵盤之類,總之各色其色,反正Android最大賣點是其強大的擴充性,想怎樣玩都可以。
好了,如果這系模式變成遊戲機話會怎樣?市面上有數十部可以執行Xbox360的遊戲機,有貴有便宜,有些功能強大有些更內建Kinect,又有些連硬碟也沒有,甚至有些還能當成電腦來用又或者播放rmvb檔等等,這樣不是很有趣嗎?一部主機就解決了一大堆問題了。
但如此一樣,為什麼不買一部電腦?

統一的遊戲表現
家用遊戲機的最大賣點,就是玩家把光碟放進去就能玩,你不需要花腦筋去搞設定,總之任何一部遊戲機都能給你一樣的畫面、一樣的速度,而無需考慮硬件的適應性等等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明明很多遊戲的電腦版畫面更漂亮但還是會買家用版的理由;想想一張好一點的顯示卡已經是一部主機的價錢,然後一年半後又要換一張新的顯示卡來追求更好的畫面,甚至有時連電腦也要一併升級,搞了一大堆除非你是那種很哈畫質的有錢人,不然只為玩遊戲搞那麼一大堆,還不如買一台主機放在客廳用四十二吋電視玩算了。
可是,如果開放主機授權,讓各家廠推出不同形號的話,那能保證他們的主機都會擁有同一樣的表現嗎?現在Android手機也不能保證每一部都能執行所有的app吧?而這正是封閉系統的最大賣點:遊戲開發者不需要擔心主機的兼容性問題,只要手上的測試系統沒問題,那就肯定所有主機都沒問題。
在這情況下性能的考慮並不是首選,而是要減輕遊戲開發的難度,和表現的統一性,那不開放主機生產授權就很合理了。你既然無法保證每一家廠推出授權主機都相同,那就乾脆不要授權算了,省得麻煩。

主機的「黑盒」
另一個問題則更現實,就是盜版。
正所謂「世上沒有破不了的保安」,像今天所有的大型軟件如adobe CS系列,又或者Microsoft Office都有很完整的保安基制以防盜版,但各位家中的電腦有沒有這些軟件?而你又一塊錢也沒付?
你不用回答這個問題。
當你授權給其他廠生產主機,就要有心理準備你主機上最不可讓人知道的核心秘密,也就是所謂的「黑盒」構造會流出去。即使Apple為了守護他們的秘密已經是出盡法寶,但只要他們需要其他人替Apple開發軟件,就不得不公開一部份系統的秘密和功能使用權限,而這也做成駭客可以從這些秘密中找到破解保護的方法,這也是「世上沒有破不了的保安」背後的意思:除非連門也沒有,否則有門就能開。
現在遊戲的保安基制雖然在和駭客的一攻一守之下開始佔了上風,暫時還看不到大型的主機破解潮出現,原因之一是主機廠死守著這些「黑盒」,而且他們可以隨時更改這些黑盒的內容,以保證駭客無法破解。但如果讓其他廠授權推出主機的話,那不可避免地也要將「黑盒」的部份內容開放,一但開放的話保證就會有一大堆破解出現,由簡單的軟解(只用軟件破解)到狠一點把晶片換掉也可以,就像當年以逆向工程攻破IBM的BIOS結果出現一堆積兼容電腦一樣。

遊戲執行的管制
另一點也是主機廠不想將主機授權開放的原因:他們必需要對遊戲發行有嚴格的管制。
由當年任天堂打擊紅白機推出色情遊戲不遺餘力開始,主機廠為了確保旗下的主機的遊戲的品質以及內容,以及更重要的收入,都必需要作出管制。而這些管制之一就是封閉的主機。假如授權其他廠推出遊戲機的話,那就有可能出現只給「某某公司的遊戲機」的遊戲來迴避主機開發廠的限制。例如筆者推出一隻PS3遊戲,但寫明是給toshiba的某主機的遊戲,那Sony能否管制筆者的遊戲?能否問筆者收權利金?去到法院就頭痛了。甚至更過份的是只能在toshiba上執行反而不能在本家的PS3上執行的遊戲也可以,這樣下來就會出現一大堆不受Sony控制的遊戲在市場上湧現,就像電腦遊戲那樣。而最後就變成大量的垃圾遊戲亂出,主機開發商不但收不到一塊錢,還得要為這些遊戲帶來的惡果負責。
但如果主機不授權出去的話,那任何遊戲推出都必需要經過主機開發廠這一關,那品質、內容以及發售時間都能加以限制,可以因應市場的變化而調整遊戲的推出時間,遊戲廠也得和主機開發廠協商配合,甚至必要時阻止某遊戲推出也可以,整個局面都能全盤控制。

絕對控制之「美」
由硬件到軟件;由主機到遊戲,現在的遊戲機系統就是在一個主機開發廠能完全掌控的情況下運作,硬件沒有競爭,也不用擔心被破解,每一部主機執行任何一隻遊戲都能保證完全相同,自家的主機不需要和其他廠競爭,五年不換形號也沒問題,反正主機推出後成本會慢慢下跌,等個兩三年主機就會有錢賺,當去到四五年的時候就很有賺頭了,如果開放授權的話人家推出便宜一半的主機怎辦?豈不是等於告訴我們他其他是在獅子開大口?當然,你可以說一開始時賠本賣主機又如何?但現實就是如此,你賣便宜人家是不會感恩的,但貴一點就立即翻臉。但沒有對手那不減價亦沒有問題了,完全不用擔心。
所以為什麼Apple的產品可以賣這麼貴,就是因為你如果想用OS X,想用IOS就只能買他們的硬件,同一道理, 你想玩PS3的遊戲就只能買Sony的主機,和你想制作PS3的遊戲,也只能在Sony PS3上制作,付錢給Sony。
當你享受遊戲機的一站過服務的同時,就得付出相對的限制,又要一按即玩沒煩惱又要多選擇自由配套,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吧?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