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FF13的救世主傳說~出現的機會是?
文:傑特

  總算出了!由PS3發表前說會推出,到現在薄版PS3也推出之後才訂下發售日,而且險險的將時間保持在09年的最後兩週推出,總算避過『06發表10發售』的笑話,不過即使真的如期發售,能不能如Sony的期待那樣成功呢?

  

PS3最後的希望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創見,只要有留意業界新聞的朋友都知道,現時PS3陣營能夠掌握的武器是賣一件少一件,像MH3這隻百萬大作(雖然不能兩個月破百,但以這遊戲的超長命以及Wii遊戲長賣長有的特點來看,這應是時間問題)已經搬去Wii,而Biohazard 5又是誇平台,MGSR又是誇平台,FPS更是叉0的招牌貨,甚至連FF13本身的美版也會有叉0的份兒,PS3的武器可謂買少見少,即使餘下來的如人龍系列又是純國內向的,對海外的市場並沒多少幫助。

  不過這不等於FF13對PS3的影響力減弱,事實上在日本賣了五年叉0才破百萬,雖然在各大宅新聞之中都會見到一大堆宅在玩偶像大師又或者夜總會大師,但這其實只是小數,相比起動輒破百萬的Wii和和一來就是數百萬的北美市場,日本的叉0市場算老幾?所以SE社才只推美版的叉0 FF13,而日版則留給PS3,既可以守住和Sony的諾言,而放在PS3總比放在叉0安全得多,最少人龍也有數十萬吧?即使就算在日本也破不了百萬七八十萬也該跑不掉,但叉0搞不好只有五十萬,連宣傳費都賺不回來。

  問題是,這個如意算盤能夠打得多響呢?

  

會有幾人要買PS3?

  遊戲賣多少主機數是重要指標,即使其中灌水成功極多,但主機數越多就越有成長(或者是幻想)的空間,假設一部才百萬的主機,即使每兩個有一個買遊戲最少也只有五十萬,八成好了沒有?也只是七八十萬,但除了跟機推出的美版《Wii sport》之外,佔個四成已經是很可怕的銷售率了,即是一百個人有四十人買同一遊戲,想想DS在日本賣二千七百萬部,而DQ暫時是四百萬,也就是1/7,只佔14%,而怪物級的《新超級瑪利奧兄弟》國內賣560萬,也只是兩成而已。至於MH2P在一千二百多萬部PS中佔26%的344萬,至於美國的《Halo 3》買了七百三十萬,佔一千八百多萬的四成,已經是十分驚人的數字了。想想如果連主打機迷向的超級大作都無法突破50%,那主機總數當然是遊戲能不能大賣的關鍵指標,畢竟你不能期待會有一半人都會因為遊戲而買主機,那太不現實了。

  以現時日本國內賣出三百六十萬部PS3,即使接下來的三個月每週都會有十多萬人買機,最多給你四百萬好了沒有?如果以《Halo 3》那種驚人的比率來算的話,FF13在日本賣到四成也有一百六十萬,雖然和以前二三百萬差上很遠,但最少還能破百萬吧。

  但,事情總不會那麼簡單,特別是FF13的聲勢一集不如一集的現在。

  

只會有少沒多

  同樣作為國民級遊戲,現時日本還可以一出破百萬的遊戲只有三隻,其中SE社就包辦了DQ和FF。但相比起即使現在還是堅持傳統,而且情願慢出也不願意降低水準又或者推出一大堆週邊作的DQ,FF在這幾年已經去到每年多FF的程度,當一個品牌年年都有新產品,而且什麼類型都有的時候,玩家就不會像之前那種熱情支持了,就像今年香港開動畫歌手演唱會,過往幾年也沒來一次,歌迷自然典當褲子也要買票,但一年三四次歌迷就會考慮值不值得入場了。遊戲也是一樣,這數年你記得有幾隻打著FF招牌的遊戲?又remake又延伸又有MMORPG,總之就是什麼也有,在這麼密集的遊戲攻勢下玩家自然不會像以前般一見即買甚至徹底排隊, 那銷量當然會下跌。

  『但這隻是FF正傳呀!』對,對FF迷來說正傳就是正傳,身份和那些野種不一樣,但這種事又有幾個人會留意?知道的都是死忠玩家,他們當然知道差別在那,但其他玩家就不見得會明白了,他們只會認為這是一年幾隻的FF的其中一隻(雖然這也是事實),自然不會有太大的熱情去追捧,那銷量當然不會很好。更嚴重的問題是FF系列自從7開始就包裝成很『潮』的遊戲去吸引年輕人,但現在的FF13還算不算是『潮』?看看FF這幾集正傳的銷量就發現到是一集不如一集的,反而DQ卻一直保持四百萬的表現,甚至從未跌出三百萬以下,同樣是國民級名作但二者卻差這麼多,再看看這幾年各自推出多少集-由PS出現至今十五年DQ正傳只出了三集,不算remake和掛洋頭賣狗肉的如DQM就真的只有這三隻。但FF單是正傳就出了五隻,而且還有一大堆各集延伸出來的作品如FFX2,再加上比起DQ本家和週邊遊戲有很清楚的分野,FF絕對是一團亂,每一隻都加入正傳的角色故事,玩家跟本搞不清那隻是名門正統,那一隻是週邊延伸以及那些是打混。

  在『物重情意輕,東西一多起來價錢就賤』的經濟學原理,這種密集性的推出讓FF的身價進一步降低,再不信的話算算由FF13發表至今推出了多少打著FF招牌的新作?DQ又有幾隻?那事情就很簡單了。

  

重要在氣勢呀!氣勢!

  不過如果不從遊戲廠商能不能回本來看(賣九千日元這種天價,真的能夠賣到二百萬嗎?在這個年頭),純以主機廠的策略來看FF13也真的有其重要意義。

  首先,FF13作為PS3陣營的最強主打,推出絕對會帶來另一波的出機潮,說六百萬也太誇張了,但利用減價加上大作推出的氣勢一口氣衝上五百萬卻不是夢想,如果能夠帶來這一波的升勢,那日本的市場就會穩定得多,廠商也比較願意推出專給PS3的遊戲而不是誇平台但日本沒人玩的東西-看看美日遊戲之間的差別,就知所謂誇平台對日系玩家並沒有什麼吸引力,玩美國遊戲的一早買了叉0,不玩的即使誇到PS3也不會玩,反之亦然(關於這個主題下次再談吧)。

  如果FF13真的能夠在首月衝到一百萬這個心理關口,那PS3的整個局面就會明朗許多,再衝二百萬的可能性雖然不高,但總算是有一隻百萬大作吧!一如MH3過百萬就會成為第一隻非任天堂的百萬大作,繼而改變整個wii的市場架構那樣,一但FF13破百萬,那媒體的評價就會立即水脹船高,接下來就會比較好辦事,搞宣傳和吸引廠商作遊戲也好得多,日本的局面就會穩定下來,即使不能挑戰Wii,但已經構成一個足以養起遊戲廠推出遊戲的市場大小了,那接下來就是持久戰等下一個機會再衝了。

  所以FF13的推出重點並不在於實際賣到多少遊戲,遊戲廠又能賺多少,而是將一直弱勢的PS3由谷底一口氣扭過來,回到一個上升的軌道。

  

歷史不會重演的

  至於樂觀者認為FF13可以像當年FF7那樣一口氣做掉SS成為王者,老實不客氣地說,如果主機能夠在明年四月賣到六百萬Sony就要在讀賣新聞登全版廣告慶祝了,但人家Wii在國內賣了幾部?

  上一次的成功在於當時兩部機其實是不相上下的,並沒有一個比較佔優,所以當FF7推出並以全力宣傳時才能產生關鍵性的一擊,但現在Wii和PS3的差距已經不是一兩隻國民遊戲就可以拉來,更別提DQ10會在Wii推出,而MH3又證明即使在被認為是非機迷向的平台也一樣吃得開的時候,FF13只要能夠將氣勢拉抬起來就已經功德無量,還想逆轉那是不切實際的,筆者認為即使Sony自己也沒那種妄想,實實在在地幹的話先讓PS3打穩國內的市場,有更多的遊戲廠替PS3推出遊戲才重要,反正以現時的經濟以及主機的能力而言,除了Wii還比較有壓力其他兩部主機去到2011年之前應不會有推出下一代主機的打算,急著谷銷量還不如以PSP為師,一步一步地前進,然等等另一隻大熱作推出(如MH4出在PS3上)再引爆一個長期的主機熱賣潮。

  『FF13不行嗎?』,很抱歉,同樣是大作,FF系本身是那種兩個月決勝負的類型,一過了一季就很難再找人買,但MH卻是長賣長有的,甚至DQ的耐力也比較強,刺激長期出機這種事不是短期決戰型的FF的本事所在。

  

美國呢?不用管美國?

  不是說FF13在美國不好賣,而是如果你是美國玩家,會跑去買叉0版還是PS3版?

  還不如期待GOW3移植到PS3還比較有希望。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