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機、二手、小天堂-香港地下遊戲史(一)
文:format-channel 整理:傑特
關於遊戲史,相信網上有很多談到八九十年代日本的遊戲發展史,但香港的卻不多,而比較地下的更少,畢竟有很多其實是不合法的(如磁碟機的非法改造,當然少不了博士等等玩意),但作為紀錄香港遊戲史的其中一頁,也算是廿多歲以上的玩家的一些集體回憶,而將這些其實是黑歷史的一頁記出來,讓各位比較年輕的玩家知道上一代的玩家的童年是怎樣,也和其他同一世代的玩家一起回憶這段快樂的日子(傑特)。
士多+遊戲=租機
相比起今天任何一個小鬼都左手一部NDS,右手一部PSP,在八十年代紅白機剛出現時其實是很貴的玩意,一部紅白機等閒過千,灰機(PAL制式美版任天堂,由於機身為灰,所以通稱為灰機)也不便宜,對於八十年代一元一串魚蛋,一天零用錢不過數元的小學生來說,這些遊戲機實在貴得很不像話,甚至即使一般上班族也不過四千元月薪,那有可能買得起?偏偏當時電視的兒童電視節目又經常搞遊戲比賽,像SEGA MK-III又或者PC-E都曾在無X的XXX穿梭機上出現過,這讓一眾小孩更加想玩了,可是,沒錢想玩又怎麼辦?
有市場自然有人提供相關的服務,最早的就是所謂的『租機』服務了,所謂『租機』者,並不是今天我們所想像的,真的將一部遊戲機租回家打,想想那麼貴的東西給小鬼們拿回家,弄壞了他們有錢賠嗎?不可能吧?所以就出現一招『機不動人動、不是將機拿回家,而是將人拉過來!』,也就是說在店放一部遊戲機,讓客人來玩!
聽起來好像今天的街機,但情況卻是完全不同,首先是當年的街機中心其實是十分複雜的,不良少年出沒之地,加上沒有禁煙的規定所以小鬼們都不敢進(傑特:我的記憶是每一次去完街機中心回家母親一定知道,因為衣服會有一大陣煙味,而且也試過被不良少年騷擾),所以除非真的很發燒兼不怕父母罵的小鬼,不然沒幾個會進街機中心玩遊戲。但這些租機的場所卻不是一所打著遊戲中心的地方,而是士多,辦館,又或者賣玩具文具的小店!對於住在高尚住宅區的朋友大概沒經歷過,但八九十年代的小鬼差不多個個都在這些地方成長,而這些店也主要做小孩子的生意,所以繼扭蛋機或者糖果之後,他們便買一兩部遊戲機放在店內,讓小鬼們來玩。
至於玩法也和街機不同,街機一般是一元一局,你好技術可以一元打半天,差的話三分鍾都捱不了。但在這類租機士多卻是時間制,幾元玩五分鍾,即使你技術不行也沒問題,但不管你多強五分鍾就一定要走,因此在那個年代的一個日常風景是:四五個小鬼圍在一間士多又或者玩具店的一角,玩的那位坐著小椅子上玩,其他的除了排隊也有些是沒錢只能看別人玩過過乾癮。而除了租時間之外如果遊戲可以雙打的話也有店是1P是時間制,2P是局數制,也就是如果踫到一個技術差的人租時間的話,那玩2P來對打就可以一元玩上很多分鍾。當然,如果是熟客的話又沒有其他人排隊,老闆也會好心的讓客人多玩一陣子的。
另外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店才會有這種服務,有些將這些小型遊戲中心放在自已的家中,讓小孩上去玩!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避過家長和老師們的追捕,而且也不會阻著店做生意,也可以將家中的電視作最大活用,一舉多得(關於這些『會所』往後會再提到,暫先按下不表)。
好好玩!要外帶回家!(龍宮麗奈腔)
當然,比起坐在店內玩遊戲,在家中玩始終舒服得多,特別是一些富有一點的孩子又或者以『代用品』小天才之類的話,當然想將遊戲拿回家玩,但以一個一天只有數元,中學也不過一天十元的少年來說,一盒百多二百元的遊戲實在是太過貴了,跟本不可能買得起的,那怎麼辦?
那除了租機之外,就出現租帶服務了,一般租帶是每天計,價錢由數元到十元左右,客人租回家玩第二天在某個時間之前還回來由下一位客租回去,這種服務最大好處當然是不用一次過付一大筆錢也可以在家玩遊戲吧!而實際上也不是所有遊戲都值得玩上多天的,如果是一片爛遊戲花了百多二百元買回家豈不是賠本?但租遊戲只要付十多廿元就可以玩一兩天,再不然四五天也不過五十元,價錢也不算太貴-當然,代價就是小鬼們的零用錢甚至是將午餐錢省下來了(傑特:我的無數午餐錢就是花在這裡的,甚至很長的一段時間不知道有午餐這回事,而是回家找東西吃...)。當然,由於遊戲卡帶很貴,所以店家不可能開很多盒出來租,即使大熱遊戲也只有兩三盒,但租的人卻超過二三十,而且一租就好幾天,那怎辦?只能排隊了,結果便出現當知道遊戲在那天出時一大早就衝去玩具店租,不然看著那張排隊waiting list就肯定會哭出來,當然,如果是熟客的話是可以『地下預約』的就是了。
(傑特:我的個人回憶是當年香港還未有遊戲攻略雜誌,攻略本也只有台灣的海賊的年代,由於在DQ3年代已經迷上了這個系列,所以我竟然大打熟客牌要求店家入一盒全個屋村可能只有我一個會租的DQ4!當年DQ4推出時是賣到420大元,比其他卡帶貴以超過三成!而我也算是很有良心的一租個半月,雖然不算讓店家賺了錢但最少不讓他們賠本吧?而沒記錯結果那盒DQ4最後是給了我,變相分期付款。另外,當年同期另一盒卡帶《信長之野望 戰國群雄傳》賣上七百二十大元!在一個一串魚蛋一元,一包香煙七元的年代七百元就等於今天的二千元了)
而這種租帶服務也帶來另一個今天香港已經絕種的二手遊戲買賣服務,當然如果換同等級的遊戲就要補較多的價錢,大約五十至七十元吧,雖然還是貴但比起買一盒新遊戲帶已算便宜了,而且也讓客人的舊遊戲帶有一個出路。另外這些店也有一些付加的免費服務,其中又以影印攻略最常見,所謂影印攻略就是將台灣的遊戲雜誌的攻略影印本賣給客人,對於那個跟本沒有香港土生攻略的年代,如果想玩一些有大量日文的遊戲,又沒錢或等不及台灣的海賊攻略本的話,就只能買這些影印攻略本-事實上這種服務在PS年代早期還存在,直到香港的遊戲週刊開始出現後才消失。另外還有一些就是將一些特別的遊戲密碼(在沒有電池記憶的年代遊戲只能手動抄密碼來記下進度)讓客人抄回來使用,很多人對日文的第一步接觸就是在這裡的。
沒天才的小天才,六十合一的秘密
一開始提到,最早年的遊戲機真的是滿貴的,不是每一個小孩都可以買得起,但租機又很麻煩,所以就出現一些廉價的替代品,而比起今天那些高科技的遊戲機,那個年代的8088晶片其實是很簡單就可以做的,所以就出現了一些台製的便宜替代品,也即是現在很多老遊戲玩家還津津樂道的小天才了,而這部小天才雖然沒什麼天才,但價錢真的很便宜,沒記錯只是原版紅白機的三分一,想想一部海賊版的PS3如果只是三分一的一萬日元、而又有齊所有功能甚至比原廠更強的話會如何?那就能想像這個小天才對於那時的小孩青少年有多大的魅力了。
說到這部小天才雖然只是台灣的海賊版遊戲機,但制作一點也不差,首先是當年的紅白機最大問題是手掣是連在紅白機上的,前方只有一個接頭,一但壞了的話除了用機前的接頭外接手掣就只能整部機拿去修,但小天才的手掣卻採用灰機的設計可以拔走更換!這樣手掣壞了也可以輕易更換。其次是手掣有連射功能!有玩過當年一隻奧運遊戲的玩家也記得一個連射手掣足以稱霸這遊戲的樂事吧?而且隨著主機進化連射功能更是提升,甚至出現將start連射來作出慢動作的功能。另外紅白機是採用把手將遊戲推出來,這個設定其實不很好,但小天才卻是按鈕形式來將盒帶『彈』出來,手感好之餘也不容易出錯。而且比起玩具味很重的紅白小天才的長相更佳,甚至開玩笑的說其實超任不是紅白機的後繼者,而是小天才的後繼者,因為真的很多特點都是由小天才那裡承繼過來的。
當然,這是一件海賊版產品,但在九十年代之前台灣對這類產品近乎不設防,所以才會出現大量的海賊攻略本、遊戲機以及一些海賊版的遊戲帶,當然,這些東西絕對不合法,但很抵死地這些產品不見得會比原版差,甚至比原版更佳,小天才是一例,而攻略本由 於日本的攻略本往往受限於遊戲公司的限制,所以很多資料都不能佈,最終迷宮不能刊登,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實在很不過癮,但台灣才不管那麼多,登了再說,而且更絕的還會有附加特典呢!像台灣的華X的DQ3攻略本就有一個很詳細的小說版攻略,質素甚至比今天很多宣稱是小說的攻略還要高,而FF2攻略本更絕是在書後加入文字RPG遊戲!至於海賊版遊戲雜誌制作一點也不比日本差,而攻略也如之前提到的原因,不論質和量都要比日本的要強,也可算是今天所有華文遊戲雜誌的共同祖先。
至於遊戲卡帶現在其實也可以在一些地方找到,最初當然就只是一對一的將遊戲複印過來,但由於只賣數十元所以即使沒有原裝盒兼制作粗劣,甚至看不到結局一樣會有人買回去玩,甚至不少人是因為搞不清是否正版而中了招呢!至於去到紅白機後期由於2M bit的遊戲盒帶開始多,所以便出現一些數十合一的遊戲帶,將一些早64K的遊戲十多盒同時放在同一晶片上,然後做一個選單讓玩家選遊戲。這種數十盒一的遊戲其實最多只有十多合一,而其他的都是灌水,像一隻遊戲斬開數十關每一關就是一隻新遊戲,但實際上還是同一遊戲,更神奇的是連一千合一也有呢!要放一千隻紅白機遊戲如果是今天一張4G的flash ram當然沒問題,但那個年代怎可能有這種技術?結果當然就是大量灌水了,但有趣是還真的有不少人買了回去呢!更有甚者是將本來的遊戲改一改當新遊戲,結果讓第一代瑪利奧兄弟難到發神經,連第一關也過不了的人也不少。
這些都是八九十年代香港遊戲界的一些往事,第一回就到此為此,次回還有更多這些陳年往事哦!
(此乃Format-channel的某一篇專題的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