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遊戲博士血淚史-香港地下遊戲史(二)
文:format-channel 整理:傑特

 上一回提到的租帶、租機其實都是不合法的,不過由於影帶影碟的租貸服務古已有之,所以我們也不覺得大問題,甚至反而覺得不能租是有點過份。但這一回提到的就很明顯是犯法的行為,也就是曾經在香港風行一時的Game Doctor了。

免責聲明
  本文談到的只是曾經出現在香港遊戲界的一些歷史,本誌(GameWatch)筆者以及筆者所屬網站(Format-ACG)絕非提倡盜版遊戲,並堅持一貫反盜版的立場,如各位讀者使用上述的產品,本誌、本人以及本人所屬的網站一概不付任何責任。
  ...不過話得說回來,現在還可以找到一台Doctor來開也真不是易事,那已經可以放進遊戲博物館了...

一切由紅白磁碟機開始
  雖然紅白機年代已經有盜版、也即是日語的海賊版遊戲出現,不過由於當年的ROM絕不便宜,絕對無法大量生產之餘質素也差,而且利錢也不高。對於玩遊戲越快越好的玩家來說跟本等不及這些海賊卡帶的推出。同樣地,對任天堂來說ROM帶不但貴而而容量也少,所以他們試著推出另一種遊戲裝載媒體,也就是遊戲機史上第一台可寫入的存載媒體磁碟機了。
  一如任天堂早年的一貫作風,即使推出磁碟機也不是那時主流的五吋1.2M軟碟,而是客量小到只有112k byte的2.5吋小磁碟,雖然容量很少但因為較5吋磁碟,以及那時仍是很貴的3.5吋 1.4M byte碟要便宜得多,而且那時的遊戲仍是32k byte又或者64k byte,所以112k其實已很夠用,而更重要是不但可以將紀錄直接寫在磁碟上,而且更可以簡單的抄錄,因此任天堂也推出一些抄錄機讓客人可以自行付錢抄錄遊戲。
  不過來到香港這種可抄錄特性自然就成了海賊的最大優點了,雖然任天堂也加入了小小的防抄系統,就是在磁碟機加入一個打著nintendo字樣的印模,而正版磁碟則有同一字樣的坑位,只要是正版的磁碟才可以合起來使用,問題是這種小動作海賊碟只要保留一個空坑位就可以了,甚至在改機(改機者,即使各種技術手段讓一些不合法的軟件在遊戲機上使用的術語,而不是將PS3改成超級電腦,相信各位應比筆者更清楚才是)將這個功能廢掉,而打後任天堂也推出改良型的磁碟機,但在中港台的改機高手眼中還是兩三下就被破解(傑特:套筆者一句老話『世上無破不了的保護,只有不值得破的保護),因此大量的海賊磁碟便湧出來了。
  而任天堂也發現磁碟在這方面的問題,加上磁碟本身又有保存期短容易壞等幾十種原因,所以雖然也有不少名作如惡魔城、薩爾達等遊戲出現但之後就沒用了。但中港台的海賊們卻沒有放棄這台磁碟機,並開發出影響海賊界深遠的革命(?)性產品,就是Game Doctor。

由convertor到doctor
  所謂doctor者,最初的名字其實叫做Game Convertor,顧名思義就是遊戲轉換器,即是將本來的卡帶遊戲轉成碟磁版本來玩,由於早年的遊戲很多都是32k byte或者64k byte,所以單以磁碟機的記憶體容量也夠應付了,但隨著卡帶的容量越來越大,所以Game doctor也正式登場了,當時的設定其實是一大舊東西插在紅白機上,上面有個槽再接磁碟機,如果想玩卡帶的話只要拔走磁碟機的連接組件,就可以直接將卡帶插在doctor上玩,而且隨著卡帶的容量增加doctor的容量也跟著加大,直到任白機末期的4M doctor為止。不過由於紅白機後期有不少遊戲的容量是大於4M的,所以經常出現遊戲變成磁碟版後會少了一些內容,像DQ4沒有ED又或者動作遊戲少了數版,甚至街霸餓狼都斬了四天王(!),而往後雖然也再推出了連這些遊戲都能足本玩到,又或者連『斬手斬腳』都玩不到的遊戲玩到的6M和6M+ doctor,但由於已經進入超任年代所以這兩件產品玩過的人並不多。
  時間已經去到超任年代,由於任天堂繼續統治著遊戲界,所以雖然其他主機也有類似的產品,甚至出muti-doctor這類一doctor多機用的產品,但實際上買的還是只給超任用的超任doctor。雖然超任已經再沒有磁碟機,但因為時代進步3.5吋的磁碟機已經比較便宜,所以超任doctor其實是連磁碟機一起的,而同樣地也有一個卡帶槽讓玩家不用拔走doctor也可以直接玩卡帶。而當這個出到第三代時更加入了ram槽讓玩家自行加ram,容量最大可以去到32m bit,也即是4M byte,以當年的超任遊戲來說已經差不多能夠玩所有的遊戲了,而往後也推出第四和第六代(第五代因為太過大部而不能推出市場,變成黑歷史之一,只有一些研究這段歷史的朋友還會記得),甚至連之後提到的DSP遊戲都能玩呢!

慢動作!無限復活!
  不過比起這些,當年超任doctor最為玩家們津津樂道的,是一個在黃金時段播放的電視廣告,也就是很多廿五以上的機迷或者還會記得的宣傳口號『慢動作!無限復活!』了,想想現在的X4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在電視的黃金時段賣廣告,就可以知道當年的doctor有多強。
  而所謂慢動作者,其實就是系統強制將程式拖慢,那即使動作白痴也可以玩得好,而無限復活其實就是讓玩家在任何一點存檔,一但死了就重新玩過,玩到過得了為止,如果再不行就使用一種叫作『槌仔』的改遊戲程式改save升級,總之一定有辦法讓你玩完遊戲便是。而從doctor這個『招牌』功能也引申出各種不同的玩法,有玩家玩賽馬遊戲又或者有神經衰弱遊戲時,先存一次檔再看結果後load回紀錄,那就保證百份百中彩票以及神經衰弱全部命中了。
  (傑特:筆者還有另一種玩法,各位都知道特魯尼克大冒險的特色是一死就所有錢和武器都會失去吧?所以筆者便用了存檔這一招,每進一層先存檔到磁碟之中,一但死了就將磁碟的紀錄拿出來再玩,這樣就保證可以走到三十層了,對於這類其實滿靠運氣的遊戲來說,這一招實在很方便,不然還不知那一天才能去到最底層呢!)

買媽寶賽車帶玩媽寶賽車碟?
  doctor雖好,亦非萬能,即使可以加大容量來玩更大容量的遊戲,但亦有些遊戲是玩不到的,也就是DSP晶片的遊戲了,如果各位沒什麼印像的話,那超任的媽利奧賽車大家就會印像了吧?由於瑪利奧賽車需要上下各一畫面來比賽,即使超任的能力夠強但仍是不能應付的,所以使在卡帶上加入一粒輔助DSP晶片來處理畫面,也因此doctor就不能玩了。
  如果只有一隻遊戲還沒什麼問題,大不了不玩,但因為越來越多遊戲採用這種方法來提升畫面,所以doctor的開發者便將早期『開機帶』、即需要插一片卡帶來可以玩磁碟遊戲的做法再祭出來,玩家需要買一盒有DSP晶片的卡帶,㜣然後在玩這類遊戲時插上去,這樣就可以用到DSP功能了。而因為這種開機帶的做法,便出現一個笑話:一盒相當殘破的遊戲帶玩家可以是從來未玩過的!甚至出現「買媽寶賽車帶黎玩媽寶賽車碟」的怪現像出現。至於更後期的另一個遊戲魔裝機神由於加入了硬碟防抄,所以也無法下碟,不過由於那時已經是超任末期,加上又沒有什麼遊戲玩到如此盡,所以像魔裝機神、天外魔境zero這類附加晶片遊戲並沒有人費心去破解。
  另外其實GB也有類似的產品出現,不過由於價錢貴到發神經,跟本不是一般人可以玩得起的,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直到GBA年代的超級卡才開始另一個熱潮,不過那已經接近現代,所以還是到此打住吧。

換碟換死人咩!
  由於遊戲越來越大,在光碟機仍未能人手一部(更別提CD-R了)的年代磁碟便是唯的媒體了,不知道是因為技術問題還是其他因素,明明32M bit的遊戲折下來只是4M byte,三張3.5吋磁碟就已經足夠,但偏偏要用上七八張磁碟,結果每一之玩遊戲都要花一大堆時間換碟來讀,如果換了第二隻遊戲的話又要重新讀碟,因此那時如果不想換碟那麼麻煩就非得先將一隻遊戲全部破關才換另一隻遊戲,其實是很不方便的-更別提每一家抄碟店的抄碟單都不同,如果不詳細 看單靠編號隨時會抄錯的麻煩了。
  而說到換碟也就有抄碟服務了,當然有現成地抄好再賣,如果遊戲大容量的話往往那一堆碟加起來像一塊磗頭。此外也有玩家自已買磁碟來抄,畢竟自已買的磁碟品質好,可以多抄幾次嘛!而那時抄碟是以每一M計的,這也有道理,因為八十年代尾的CD機其實只是一倍速,如果遊戲大起來抄起上來是很費時間的。而說到這裡則要拉開一下說電腦遊戲,比起用doctor遊戲電腦遊戲玩起來比較麻煩,一來當年用dos來玩遊戲,單是要在先天不足的640k限制中設定一個用來玩遊戲的還境已經是不容易的工作(當年筆者在94年買第一部電腦時,第一件事就是用了一整晚來寫一個muti-boot config來玩日文遊戲!和今天想玩就玩簡直兩個世界),而且壓縮程式又不見得一定用zip,也有用img(光碟影像檔,今天的mac仍在用)或者其他古靈精怪的格式,如果是玩日文遊戲更要用DOS-V磁碟開機又或者像筆者般將DOS-V整合在MS-DOS之內。
  而另一個問題是換碟了,由於光碟有的人很少,一般硬碟也不過640M byte(筆者第一部電腦的硬碟大小),所以差不多所有遊戲都是用磁碟來放的,不過如果抄碟的店也用磁碟的話就太慢了,所以除了將所有遊戲先抄到硬碟再抄給客人的做法之外,也有將遊戲先燒到光碟,待客人要到時才從光碟抄到磁碟上,而這也是日後紅極一時(?)的大補碟的開始。回到換碟,當年的遊戲如果有十多廿M以上的話換起碟來就是大工程,想想windows 3.1有十一隻碟呀!安裝起來是大工程,遊戲更不用說,像仙劍奇俠傳等閒閒都十多廿隻碟,Doom也要好幾隻碟,真是換到手軟,情況有點像今天安裝windows時要坐在電腦前不斷按鍵一樣。
  這種現像要直到windows 98越來越多遊戲改用純光碟來存放,玩家才不用像呆子一樣不斷換碟,存放起來也放便得多,不過由於光碟已經比較接近現在,所以PS早年那種近乎不設防的玩海賊現像就暫且打住了,反正各位也該很清楚才是,像將PS打直來玩海賊的奇聞異事...

(此乃Format-channel的某一篇專題的文字版)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