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傳統手機遊戲沒落≠智能手機遊戲興盛?
文:傑特

  過往幾年一直都是TGS的重點展出品之一的日本手機遊戲,今年差不多完全消失,反過來現時兩大智能手機iPhone和Android都有一個攤位展出遊戲,這代表日本手機遊戲已經要轉成智能手機遊戲?

日本手機遊戲的困境
  其實之前談iPhone遊戲時筆者已不止一次指出,iPhone的出現對日本的最大衝擊絕對不是任天堂,只要Apple繼續堅持他們的簡約哲學,iPhone就絕對無法取代擁有傳統按鍵和雙顯示的DS,也贏不了採用PS2系統的PSP,雖然或多或少會削掉一部份不怎樣玩遊戲的玩家的市場,但這對本身擁有巨大的玩家市場的傳統主機卻不構成很大的影響。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會特地買一部DS來玩遊戲的玩家,是不會在乎手機能不能玩遊戲的,也不會因為有了iPhone而放棄玩DS或PSP,在這點上二者的重疊面並不多。
  但手機遊戲就不同了,手機遊戲本來就是主打一些連遊戲機都不想買,只是坐公車時玩個幾下,又或者公司『蛇王』時玩兩舖來打發時間的一般人。這個地區是連任天堂都不會有所期待的荒漠,他們每個月的消費可能只是二千日元又或者香港的二百元左右,想想一隻DS遊戲再便宜也要百多元吧?甚至連這個也不想付,而只想著「一餐飯既價錢咪買黎玩下囉」的心態。當去到這種程度時即使偏重一般人的任天堂也不可能動得了,既然無法吸引到這些人買主機和遊戲就不用管好了,所以為什麼早幾年DS和PSP大賣時手機遊戲仍然熾熱,就是因為這兩個市場並沒有太多的重疊。
  但手機遊戲就不同了,手機遊戲為什麼大流行就是主打這類每個月的遊戲預算不多於一千日元的人,他們會在上下班在公車打兩局,然後可以幾天不玩也不希奇,所以日本的月費租遊戲計畫最好合他們的習慣,反正一隻遊戲才150日元,才不過一支500ml的可樂的價錢,六個遊戲才不過900日元,這個價位低到只夠你在秋葉原吃個豪華一點的咖哩飯,如果是筆者最愛的『和幸』豬扒定食更是1155日元,如果換成香港的生活指數就是八十元左右,想想日本手機月費也要三四千日元,那這一千日元就很便宜、即使買回來放著也不算浪費。
  而iPhone這類智能手機遊戲的登場正好就攻打這個市場,同樣是極之便宜的120日元一隻遊戲,最貴的也多數只是1200日元,都不是一個很離譜的價格,而且當賣得一千以上的遊戲水準都達到傳統的遊戲水準。而更重要是一次買斷的手法比起每個月都要付一次錢更方便,這種便利是直接衝擊傳統的手機遊戲,讓用家重新思考究竟值不值得每隔一年就換一次手機而只是為了玩更新的手機遊戲(真妙,叫他們買部DS打死不願,但年年換手機三幾萬日元就面不改容),而改為外表更酷、功能更強、以及遊戲更多更便宜的iPone。

廠商的兩難
  雖然誰都看得出日本手機即使擁有Push Mail、能收發電郵甚至上網玩mixi(日本的一個類似facebook的服務),但用家已經厭惡了每季大量花多眼亂的手機,而選擇只有一個形號的iPhone。但對遊戲廠而言卻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決定轉換新市場。
  首先,傳統的手機遊戲採用月費制,每月和網路公司分帳,這種做法好處是遊戲的收入是長做長有,特別是總會有一批用家是買了遊戲既不玩但又不主動停止付租(太便宜才有這種行為),那或多或少是一筆收入。但iPhone的一次過付清一但遊戲口碑不佳的話就真的沒有人買,又或者過一段日子遊戲變舊也沒有太多人買,最後只能減價又或者推出更新版,但Apple的做法是更新版是不能要求玩家多付一次錢的,這就變成只有用家有好處,只需要付一次錢就可以享受無限制的更新,但廠商卻無法再多收一份錢,這和傳統遊戲滿像的。
  這種針對用家的權益而打壓廠商利益的做法是Apple一貫的手段,反正即使要求再不合理廠商也只能低頭,理論上以現時iPhone在日本的超熱賣,即使採用Apple的作法還是一樣能賺錢。但到實際考慮時卻有以下兩點讓廠商進退不得:

1:Apple真的能夠完全主宰日本手機市場一半以上,像iPod那樣?
2:iPhone的熱潮還能維持多久?

  頭一點可算是先天性的死穴,以前手機遊戲是幾家大電訊商壟斷,只要和au及dokomo談好那理論上全日本就有一半人可以玩到該遊戲,而且只要符合要求不管那一個牌子的手機都能玩,日本手機花多眼亂,數十個形號總有一個合你心水。那市場大錢當然易賺。但iPhone一來現在只有Softbank這一家,而且iPhone和iPod Touch的分別就只是能不能打電話!以日本人那種生產無數的不同形號來滿足無數不同的要求的話,那iPhone這種簡約產品線實在讓人擔心在上面出遊戲能不能像傳統手機般好賺。至於Apple的產量能不能滿足到巨大的市場需求更是大問號,現在已經如此勉強了,如果出現供機不足能影響遊戲收入豈不槽糕?
  另一個大問題是iPhone的熱潮是在短短的年多爆起來的,潮流這種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假如現在將所有的資源都投放到iPhone這裡萬一過一兩年不再流行那又怎辦?日本手機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日本手機還可以因為不同廠的不同形號、在密集的推出新產品下維持新鮮感,但Apple是一年一次每次一種,理論上不是應該更快玩厭?在傳統的思維下這種擔心十分正常,而這亦是為什麼今年TGS沒了手機遊戲但iPhone卻不見得很積極的理由:知道投資在手機遊戲沒未來,但iPhone的未來又看不清。

Android就有未來?
  既然iPhone不論在產能和種類上不足,那Android不是應該會是更佳的選擇,讓手機遊戲轉過去?但從今年TGS的情況來說卻是更不妙,好歹iPhone那邊還有一堆遊戲,但Android卻是少得可憐,連充場面的都嫌不夠。
  沒錯,論開發自由度,Android絕對要比iPhone的iOS要自由得多,但其家家有一個不同的Android、每一間公司都為自家的手機搞出一個鬼五馬六的Android,那遊戲開發者能保證自己的遊戲在不同的手機上都有同一樣的表現效果?Android不同於windows,Windows只要符合硬件那每一部電腦都會有同一樣的效果。但無料任用的Android,每間廠為了讓自己的手機和其他品牌作出區隔,都會加入一些有的沒有,甚至連Apps和介面都要搞一搞。對,這樣每家廠的手機都是獨特的,但這種獨特可不是遊戲開發者想要的,因為你無法確認自己的遊戲在絕大多數的Android手機上都能正常執行,尤其是現在三天 半月又一部新機,現在最多機能玩不等於三個月後也是最多機能玩。Apple的iPhone平均兩年一大升級,即使現在推出的遊戲最少3Gs甚至3G還是能玩到,也就是有兩年的時間, 一隻遊戲賣個兩年也很夠了吧?但你能數到這一年來Android到底有幾部手機推出了?家家都在自己的手機上搞創新,加裝一大堆自己專享的App,甚至開個自家的App store,你又要遊戲廠如何去和那麼多手機廠去談判?以前只要和三四家電訊商談好就成,但現在是歐美日韓台一大堆手機廠,你又談得了多少間?
  這正正是日本遊戲廠對Android沒有什麼意欲的理由,開發潛力這種玩意不能換錢,能賺多少才是重要,而現在就是iPhone最好賺,而Android則是只有賣手機的廠賺那一點點,app開發者好不好賺大家心照(家家廠都在自己的手機裝一大堆他們開發的app,那還需要買app嗎?),而遊戲更是不用提,那想在Android推遊戲、還要是日系遊戲則只是一個不大美麗的幻想而已。

面對現實之時
  遊戲廠現在還是拖拖拉拉,既放棄了手機但又不敢大舉進行iPhone(關於這點上週已提到,不再重覆),而Android則完全不在考慮之列。反而日本手機廠能不能果斷地推出屬於他們的手機系統,來和iPhone對抗才是問題,如果作得了的話那夾著傳統的經營模式(雖然實際上Apple那一套比較合算,但還是有一堆人喜歡月費租遊戲的)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結合日本的手機遊戲經營模式在Android上?你還嫌Android的市場不夠亂,想再搞亂一些嗎?已經有google的app store,手機廠又有一個app store,再加上電訊商的遊戲店?那還不如買一台iPhone算了。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