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人厭的網路遊戲
文:傑特
《Diable III》果然是超級大作﹣其他遊戲公司搶錢最多不過是罵上幾句,但這遊戲搶錢卻可以上新聞,江湖地位就是不一樣。不過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到網路遊戲所面對的各種問題。
遊戲的收費方法
我們知道,現在的網路遊戲一般的營收方法不外乎兩種:傳統的收費模式以及追加元素收費模式。前者是玩家需要每月付一定的費用,那就可以使用伺服器和其他玩家一起遊戲,像魔獸世界就是典型,又或者我們很熟悉的XBOX LIVE都是這類。
這種傳統的收費模式最大好處是一手交錢、一手玩遊戲,你無需要擔心另需付費,因為理論上只要付了一定費用那個一定時間之內就任你玩,心理壓力沒那麼大,而且也不用煩。但缺點是玩家如果付了錢但沒時間玩的話,那付出的錢就是白付了,這對於一些低用量的玩家來說相當不合算。以筆者的情況由早已經被看動畫的時間霸佔了一大堆時間,工作性質的遊戲又佔一些,還要攝影以及其他工作,結果沒什麼時間坐在電腦前玩遊戲。如果《Diable III》是月費制,那這一個月的錢是白付了,這不是賠大本了嗎?當然也有一些不是定額月費而是以小時算,如一百五十小時你不玩就不會扣,那就不怕放著光付錢但沒得享受了。
另一種則是付加費模式:遊戲本身打著免費遊戲,但實際上不論是買賣武器還是換角色甚至關鍵道具都要付費去買,也就是表面是免費但實際上是要付費的。這類遊戲的好處是如果玩家夠小心的話,真的可以只花很少的錢就能享受,而且也如之前談PSO2那樣,由於這種模式只要連個一次線,玩家就會被視為現役(Active)的玩家,那用來宣傳時數字就會好看得多,而且這種模式對於一些富有的玩家來說可是兩利的方法:他們願意付大錢買武器防具,遊戲公司也願意賣給他們,那就各取所需,大家開心。
不過另一個問題是玩家必需小心費用,玩家如果亂買武器道具,那就會花錢如流水,情況相當不妙,日本就試過有小孩偷父母的信用咭來玩GREE(關於日本最大的遊戲網路的問題,有機會再談)遊戲,結果父母收到一張百厲日元的付費單的可怕事件﹣而托這之福這些GREE已不敢打著「免費遊戲」來宣傳了。這種以免費來引玩家入局,但實玩時卻是付費陷阱無處不在,這對於成年人還不是大問題,但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小孩子就是大問題了。即使不是如此,為什麼我玩遊戲還得顧左顧右?小心翼翼不要亂買東西?為什麼玩個遊戲也要如此痛苦?
至於第三種真的是完全免費就是Facebook遊戲,這類遊戲的收入是廣告,玩家看廣告點廣告就可以了,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是真的免費,沒有心理壓力也沒有財務壓力,而且任何時候玩也可以。當然這種靠廣告維生的遊戲收入很有限,而且你們也收過那些討厭的FB遊戲廣告吧?當你玩遊戲時會將廣告傳給其他朋友,麻煩到極點。而且這類遊戲由於收入極有限,就像那些八元(現在香港的iTunes已經採用港元結算了)遊戲那樣﹣你想一隻只賺你八元的遊戲有多高科技,想想如果憤怒鳥是用上XBOX360的畫面等級,他們要收你多少錢少可以回本?要看多少廣告才有錢賺?如果像人龍系列那種將廣告殖入到遊戲之內還可算是賺一點外快,但只靠廣告來賺錢的話真的不知什麼時候才可以回本了。
回本的方法
玩家不斷要求遊戲公司拿出更佳的畫質的遊戲出來,但他們不需要考慮作出一隻需要用上數千元顯示咭才能跑的遊戲要多貴,因為玩家買咭也只是一次過的事,但遊戲廠要作出如此華麗畫面的遊戲卻可能是數億美元再加上數年的大工程。當遊戲公司真的作出如此華麗的遊戲,他們就要想如何回本了,現在日本遊戲PS3平均需要七千至八千日元,而美國則是六十至七十美元左右,雖然換成港元二者差很遠,但實際上在該國內的消費水平而言其實還是不算貴的。如果遊戲能賣上一百萬,那就是七千萬美元的收入了,而過千萬的那十億美元收入亦不是難事,再加上XBOX LIVE那更是可觀。至於日本遊戲不像美國賣那麼多,如果要要像美國那樣花如此多的錢的話,那他們的遊戲就要賣貴好幾倍,所以雖然現在那些附加下載相當搵笨,但以日本遊戲界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問題體質,要不用這種方法很難回本﹣日本最好賣的遊戲也不過四百萬,但美國卻是一千五百萬!
至於網路遊戲就更頭痛了,想想像《Diablo III》開發經年、動用數以百計的遊戲工程師開發,但國際版只不過賣上528元,而且還不設連線收費!如果是單機遊戲賣出去就算了,但網路遊戲還得要伺服器營運費和系統調整呢!所以Blizzard以買賣場來賺收續費是可以理解的﹣但亦難逃玩家以陰謀論批評他們將遊戲調難來逼玩家買武器了。不過如果Blizzard真的如此那一定會盾討苦吃,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玩家離棄了,這種做法只會害死自己,所以玩家大可以用行動來逼遊戲廠就範。
至於PSO2那種模式雖然下筆這一刻還未正式推出,而官方也表示絕對不會賣一些會影響遊戲平衡的武器,理論上是不會出現像D3那種遊戲廠將遊戲調難逼玩家買武器,大不了只是復活藥吧!問題是為了賺家錢一定會推出大堆古怪的衣服又或者語音,能不能忍手就要看玩家的定力了,但這樣也總比難到玩不下去來得強。可是這種模式要多少玩家買衣服才能回本甚至有錢賺?到時又會不會想出一大堆搶錢的東西,甚至跌進GREE那種不買道具絕對過不了關的問題?
長賺長有
至於GREE遊戲相對而言制作成本比較低,由於網頁遊戲並不需要太高技術,制作成本比較低,只要遊戲不是太無聊,總會有幾千上萬個羊𧙖上當,每個人一個月數百日元加起來已經不是小數目,而且還長賺有哩!這種模式和前幾年日本相當流行的「攜帶遊戲」(即是日系手機上的遊戲,以月費模式經營,電訊公司代收月費後再和遊戲廠拆帳)差不多,都是推出一些低成本、可以長久賺錢的低技術遊戲,雖然不能一次賺很多,但卻能保持長期安定的收入,開發費又低,因此不管你是Capcom還konami又或者SEGA都爭著出。
至於現在風頭最勁的iPhone遊戲反而不是傳統遊戲公司的重點:由於他們本身有著相當的技術,而現在的Smartphone又可以作出相當優秀的畫面,這樣他們在推出手機遊戲時遇到很大的壓力,他們不能隨便將一些GREE等級的遊戲拿出來,也不能像其他大有斬獲的新貴如憤怒鳥的chillingo那樣推出一大堆GBA等級的遊戲再賣八元﹣想想如果Capcom現在還拿GBA的畫面的遊戲出來?一定會被罵個半死,因為我們對這些老牌遊戲公司有了期待,他們不可能會一些次貨出來騙人,可是賣貴又不是,所以除非採用「分段斬伴」式將遊戲一節節地賣,不然還是去開發GREE遊戲好了,反正玩這些遊戲的玩家並不會在乎畫面,甚至連操作都不需花很多工夫。換了是你,你會選開發難賺錢多的遊戲,還是幾個人關起來搞幾個月就可以放上網頁賺錢的遊戲好?而且還不像Apple那樣難說話呢!更別提Apple的遊戲是一次買斷而不是每月收錢,賺起來可比GREE遊戲少很多呢!
一次痛快算啦!
雖然所謂「免費」對於筆者這種玩遊戲很不定時的人來說是最好的,省起來可以真的很便宜地玩遊戲,也不需要每個月都要付錢,在稿費不多(笑)的現實來說這是比定額收費的遊戲好的。
但可以選的話還是直接付月費會比較好,首先我們不需要再以陰謀論去想遊戲廠調整難度的動機,而且因為一早就付了月費,說起話來也比較大聲,對於遊戲廠的亂搞絕對有權力可以大聲咆哮回去,也可以讓遊戲廠不那麼過份,將玩家當成傻子。但現在由於連線不用錢,這種有點吃免費餐的心態也讓我們不能生氣﹣你又沒付月費,想付一次錢玩一世?哪有這麼好的事?
但付了費的話你就可以大模大樣地把一整盒遊戲丟過去『老手可是付了月費的!你敢亂搞我就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