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專題

由網路走到老麥-漫談MORPG
文:傑特

  筆者得承認是一個超級out date的人,當全世界的玩家都沉迷在Monster Hunter protable的時候,筆者竟然不為所動,而且是幾集都沒玩,反而到更老牌的Phantasy Star online轉戰手提機版時竟然為了這遊戲買一部私家PSP(之前是借用編輯部用來工作的),可見筆者對兩家遊戲公司的愛的差別(笑)。

 

一切由Diablo開始

  對一般玩家以至不玩電腦遊戲的朋友來說,所謂網路遊戲如果不是MMORPG如《天堂》、《World of Warcraft》,就是十多人對戰的如《Rainbox Six》、《Halo》或《Gears of War》這類fps遊戲。沒錯,網路遊戲也真的以這兩大宗為主流,你現在去任何一間便利店都可以輕易買到MMORPG遊戲的點數咭,而買一部叉0回來就有一大堆fps遊戲和完整功能的Xbox Live在等著你,所以無疑問的這兩類是真的佔據網路遊戲的主流地位。雖然像格鬥、賽車等等都有網路對戰版,但比起來就沒有這兩大宗來得有名,甚至成了網路遊戲的代名詞。

  不過現時所知的第一隻網路遊戲既不是fps,也不是MMORPG。先不管更早年系統千奇百怪、例如BBS遊戲又或者各類獨創制式的遊戲。現時所知第一隻現代網路遊戲並不是日本產品-當然!日本的網路要去到近幾年才開始普及,在這種情況下又怎能發展起來?至於第一隻(無法查證是否第一隻了,如知道的話請告知)和現在的基準一樣的是暴雪Bizzard的《Diablo》,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是,即使《Diablo》不是第一隻MORPG(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但肯定的是因為這遊戲的成功,讓其他遊戲種也開始走進網路,而造成今天網路遊戲的百花齊放,單是這一點《Diablo》就走以留名遊戲史了。

 

什麼是MORPG?

  雖然筆者不打算談MORPG的歷史,但談下去之前還是得解一解MORPG(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和MMORPG之間的分別。

  MMORPG各位應該都很清楚,就是玩家進入遊戲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在那裡有無數的玩家同時遊戲,你可以和素不相識的玩家們共同遊戲,又或者互相戰鬥,理論上只要server負擔得起同一時間在同一個舞台的玩家是無限的,你可以隨時進來隨時出去,每一個玩家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且因應遊戲的不同可以做的事多如天上星,不少MMORPG的玩家就不打怪不解任務而專心做職業,像WoW筆者找皮革材料來製皮的時間就比打怪的還要多,自由度極高是MMORPG的一大樂趣(至於WoW的副本其實就是MORPG玩法)。至於MORPG則很不同,玩家連上網路的第一站不是立即遊戲,而是上一個server內找同伴(俗稱lobby,所以又有lobby game的叫法),你可以自己組隊和朋友一起玩,也可以組隊自己先進去等其他玩家進來,亦可以選還有空額的玩家小隊當隊友,而當進入小隊之後才是開始遊戲,而每一個小隊的空間都是獨立的,不像MMORPG那樣所有玩家共用同一空間、你的小隊打了怪我的就打不到(雖然一定時間就會復活,但對於需要解任務的玩家來說,自己的獵物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也的確極之不爽)。而玩家小隊就在這個完全獨立的空間之中戰鬥,由於只是數人小隊而且困在一個獨立的空間之中,所以一般都只是戰鬥而不會有其他元素,最多都只是找找道具開門之類,但主菜還是打怪物,然後從怪物身上得到武器防具金錢,而當升級之後就可以打更難的關,再從更強的怪身上得到更高級的武器,反覆如此。

  對,在多樣性上MORPG是不能和MMORPG比,而在講求刺激、技術性甚至戰術上也不能和發展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接近真實戰爭的多人fps相比。但這類遊戲有一個好處是兼二者之長,首先是MMORPG甚至是MMOFPS都是數千玩家進入一個大空間遊戲,雖然是更刺激複雜但玩起來很花精神,也很難談得上是爽快-這類遊戲本來就不是賣這點嘛!至於多人fps則是報名制,一間房有一定名額等齊人就開局,基本上是不能選擇同伴也不能限制數量,而且大多是兩隊互打,雖然和人的戰鬥是每次都有不同,但玩完就開下一局則失了連續性,而MORPG則是二者中間,沒錯,每次都是獨立空間只有幾個人玩是比較悶,但勝在簡單易明,你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遊戲而不需要記下之前做過什麼,什麼還在做等等。而且每一次打怪後的收獲都會保留,越打得長就越厲害,你玩fps笨手笨腳管你打多長也好不了多少,但MORPG你只要肯練即使笨笨的都會拿到好武器高等級,一樣可以玩得很高興。而且比起數千人的MMORPG,又或者十多廿人的多人fps,只有數人的MORPG可以很容易地約朋友一起玩,以家用機史上第一隻online game《Phantasy star online》的設計是,玩家進入server先會在一個大堂之內,然後可以自行組一個小隊冒險,如果想讓其他不認識的玩家進入的話就不加密碼,但如果想和友人一起玩的話只要下個密碼就好,甚至不想和其他人一起玩只要一個人打怪升級也可以,可算其實也有不少變化的。

  既擁有連續性但也有單回合的特色,所以這種介乎於二者之間的MORPG雖然名氣示如後來者,但還是一直有一批支持者,像老大哥的Diablo由第一集開始就一直有支持者,而第三集更是一公佈即轟動,可算這老牌遊戲還是一直有極多的支持者。

 

PSO將MORPG家用化

  雖然作為第一代的網路遊戲,但MORPG明顯沒有其他兩種的受歡迎,畢竟既不像MMORPG般可以吸引玩家經年累月地練功(繼而賺遊戲時金),也不像任何時間都可以殺個日月無光的多人fps,所以在電腦界的代表並不多,很多人也只記得Diablo而已。

  不過在2000年SEGA卻大膽地將其實仍在起步階段的網路遊戲引進他們最後一部主機Dreamcast之中,那就是以他們的代表RPG《Phantasy star》為基礎的《Phantasy star online》,即所謂PSO了。這遊戲可算是俗稱lobby game的MORPG的典型:玩家進入server是一個大堂,每個大堂大約可以同時進入數百人,進入後可以和其他玩家交談,也可以立即開一間房冒險再等其他人進來一起玩,又或者找開放的房間和不認識的玩家一起玩,雖然這離第一代《Diablo》已經三年,但在當時網路遊戲其實還是不普及的,特別是日本更是小數人的玩意。不過由於遊戲實在做得好,所以即使只是小數主機的DS還是即時帶來熱潮,全盛時期同一時間可以有數十萬人一起遊戲,當你知道DS的市場佔有率,以及當時寬頻還不普及而要用電話線玩的話,就知這個數字是多麼地驚人,SEGA只用一條3.6k的modem竟可以作出香港、台灣和日本的即時連線戰鬥,而且除非在高峰前不然還算很流暢,想想這些限制就知SEGA的確很厲害。雖然今天MH是很熱但當年也不簡單,任何時候都會有幾個server是爆滿的,而且十多廿個server有幾個更是長期被海外用家佔領,像台灣玩家就佔著幾個server你去到那裡打英文或者拼音就可以談話,香港玩家也是一樣。至於筆者的個人經驗是找日本人玩,由於筆者當時還算會幾句日文,所以和日本玩家交流一點問題也沒有,其中筆者更利用預設句子(即用hot key叫出經常使用的對白),將一句『好黑!好窄!好怕呀!』和『要能逃不能逃不能逃』輸入,一進黑房就按第一句,被圍攻按第二句,每一次都會引來其他玩家大笑。

  接下來PSO也出了好幾集,不過由於PS2不是預設可以上網,所以不論PSU還是MH都沒有辦法帶來熱潮,直到走進PSP(Plastation protable)為止。

 

將lobby帶去老麥

  肯定的是,《Monster Hunter Portable》是讓PSP在弱勢之中作出巨大反彈的一記,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其實現在仍是一樣)PSP的銷量是比不上DS lite的,雖然也學DS般推出薄機但弱勢的還是弱勢。但MHP的出現讓這部機一下子成為搶手貨,而最新一集MHP2G更讓PSP狂賣兩個月,氣勢一時無兩,恐怕即使是Capcom自己也沒想到將一隻PS2的遊戲移植到家用機會有那麼大的反響。

  而隨著MHP的大熱,也帶來一種有趣的新文化,就是所謂的老麥開局潮了。當然在深夜的麥當勞玩連線遊戲不是MHP開始的,之前的DS已經有這種情況了,但去到MHP是一個高鋒,玩家三五知己約齊在老麥一起開局,簡直將麥當勞當的MORPG的lobby一樣,一來老麥夠光亮又安全,除了電之外什麼都有,而且吵一點也不是問題,你能想像在家中幾個老友殺到呼天嗆地家人以至鄰居會有什麼反應?其實這種情況和打麻將差不多,都是一種聯誼性的行為,一群朋友在一起打牌和玩遊戲其實不會差很遠,而且比起來沒有金錢糾紛和互鬥的MORPG反而更能和氣呢!而一直被認為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遊戲如果能夠在這個時間下加深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