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icrosoft不推出手提機?一個老舊的迷團
文:傑特
相信如果各位還不是太過擅忘的話,應該還會記得在早幾年Xbox剛推出的時候,市場一直傳聞Microsoft會推出一部手提遊戲機和任天堂打對台,但結果還是不了了之,究竟為什麼MS不推出手提機?
為何Microsoft不進軍手提遊戲市場?
其實不單是筆者會這樣想,恐怕很多人也會奇怪,以MS的財雄勢大還有他們對遊戲市場的野心,繼進軍家用遊戲之後下一步進軍手提遊戲市場應是理所當然的。對,Xbox叉盒的確不怎樣好賣,但叉0 Xbox360卻是十分成功,看看早一陣子的《Monster Hunter Freedom 2nd G》創下二百萬的成績已經可以上各大新聞網的頭條了,但Halo系列一出何止二百萬?你想想如果能將這些客人帶到手提主機上會有多可怕?事實上雖然日本只有兩三家廠會認真推出叉0遊戲(也就是說有一大票遊戲廠是不認真地開發遊戲的),但美國他們的實力可厚了,以他們現在的實力想想看,如果推出一隻獨家的手提版GTA會賣多少?而且還有不少大賣遊戲,如果PSP只不過是將PS2的遊戲搬過去一樣成功,那MS再來同一公式沒理由不可以吧?
對,話是這樣說沒錯,但實際情況卻不一樣。
首先我但先看看叉0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其實也不算秘密:就是採用Windows平台!雖然晶片不是intel晶片,但基本上叉盒和叉0都是採用Windows平台,所以一大堆在電腦上開發遊戲的遊戲廠可以很容易地將遊戲搬過去,那些強大的遊戲開發引擎只需要略為修改就可以換個平台推出了,而且眾所週知Windows對遊戲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就是Direct-X,而windows平台佔世界個人電腦九成以上的佔有率,相比起又要買專用的開發套件兼花大量時間學習的其他平台,以win平台為機礎的叉盒平台當然佔有絕對的優勢。這也是為什麼只不過是五六年時間MS就可以在家用遊戲的領域打下如此驚人的江山,這不是單單有錢就可以辦到的,而是MS利用他們先天的最大優勢壓過來,以及知道自己的主機有什麼賣點-網路-並加以發揮的結果。
如果各位明白這個優勢的話,就會知道為什麼MS不推出手提遊戲的理由了。
有幾多隻Pocket PC遊戲先?
當初MS敢於入侵家用遊戲的領域就是因為擁有巨大的電腦遊戲資產,只要能簡單的將電腦遊戲移植到叉盒和叉0上那跟本不愁沒遊戲,而現在一大堆狂賣遊戲說到底都是由Windows系統開發出來,不像電腦遊戲如果要移植到日系主機有一大堆麻煩(不過日本的電腦遊戲只有AVG系大賣,這類作品要移植很容易,所以也沒差),而且配合越來越精的Direct-X系統,使廠商能夠不用花太多工夫就能夠在主機上作出最佳的效果-即使是原創遊戲。
但現在Pocket PC有Direct-X了嗎?有強大的多邊形遊戲了嗎?
沒錯,事情就是這樣,雖然在個人電腦上windows是所向無敵,但在超小型流動平台上MS並不是很出色,一來像PDA這類小機器由於受制於電壓和處理能力等因素,一些吃硬件的遊戲跟本不可能往這裡推,而且明明PDA有了這麼多年但推出的遊戲還是少得可以,而且還多是小遊戲而不是正式的遊戲。別說和電腦或者一般遊戲機比較,即使手機遊戲也要比PDA多一大堆,你見到有Windows Mobile版的DQ沒有?WM版的FF沒有?但日本手機連鐵拳也有哩!但有沒有WM版的GTA?又或者WM版的Gear of Wars?Rainbow Six呢?沒有吧?
『唔好玩啦!用PDA玩FPS盲都似呀!』對!問題就是這兒,現在叉0最強的遊戲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運動遊戲,另一類則是FPS、GTA這類動作AVG這類主觀又或者背後視點的多邊形遊戲,而日本的2D格鬥、文字AVG、平面RPG又或者射擊遊戲在美國都沒什麼人玩,沒人玩自然沒有人會開發,但偏偏這幾類遊戲又需要大畫面兼高效能的,其實以現在PDA的能力要開發一隻Doom絕無困難,兩三年前還不是有人在ipod上裝了Doom來玩?如果連黑白的第四代ipod都可以用來玩Doom那還有什麼是不可以的?但一如上面所指,不是做不到而是沒有人想在小小的畫面中玩,特別是美國人什麼都要大的個性,要他們在小小的畫面上玩FPS?不可能吧?以全球二百一十萬的《Monster Hunter Freedom 2nd》為例,二百一十多萬的銷量美國只佔不足二十萬!歐洲等地區是廿三萬,而日本就獨佔一百七十萬!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遊戲沒有全球同步發行的理由了:歐美玩家跟本不玩這遊戲,全球同步又有什麼意思?所以美系廠不將那些經典的FPS遊戲(老幾代也沒關係啦,更何況PSP本身的機能其實是足夠應付PS2年代的同類遊戲,所以機能不成不是理由)移到PSP上,原因之一就是北美玩家跟本不會在手提機上玩這類遊戲,沒人玩誰會出?等於會有日本廠出給日本人玩的FPS嗎?
你有聽過WM有百萬大作遊戲嗎?
另一個問題是windows平台在手提機器上發展不足。
沒錯,Windows本身是有Windows Mobile這個流動平台,但基本上這個平台都是用在實務上的,一個針對處理日常工作的流動平台,而不是用來玩遊戲的,特別基於需要長時間使用不能太過浪費電力,所以一些需要高效能的晶片跟本不能在這個流動平台上立足,再者由於定位是多功能的掌上機器,所以相比起每次只需要處理一個遊戲程式的DS、PSP,PDA這類硬件其實是需要更多的資源同時處理多工運作的,總不成你在看影片的時候要完全退出才可以查當日流程,又或者聽MP3不能同時看電子書吧?一如電腦比較貴但畫面可能不如較便宜的叉0,因為一個是同時做多個工作但另一個是一次只做一件工作,專者自然精,分者當然雜。
由於上文提到美國人不大會在手提機玩他們最喜歡的遊戲,沒有市場當然沒有人會在這裡下工夫,再加上掌上機器本身的限制,所以一直沒有人在這裡發展,你有聽過什麼WM遊戲大賣嗎?沒有吧?甚至要你說幾隻有名的WM遊戲也可能有困難,反而不如模擬器那麼多人知。因為美國廠一直沒有在這邊下過工夫,所以即使MS要推出一部手提遊戲也不會立即就有一大堆遊戲應市,甚至乎有沒有廠願意在這個新平台上開遊戲也是問題,而MS本來就不是一間純遊戲公司,你以為們能像任天堂般以一己之力支持起一部主機嗎?更別提即使支持起又如何?跟本沒有美系公司有開發手提遊戲的雄厚基礎,他們有錢也情願出電腦或者家用遊戲,誰要管手提遊戲?
atom還是改變不了事實
現在我們使用的電腦其實是叫Micro Computer,即微型電腦,因為比起那些一整間房的大型電腦我們用的真是很微型,但隨著流動上網越來越發達,像EeePC這類更小型的Netbook(主要用來上網的手提電腦,因為只是基本用途所以性能較差)越來越好賣,而Intel更推出超小型低電壓的CPU atom來搶佔這個新市場。
那用atom來搞一部手提主機能不行?然後再用回叉盒的成功方式?
理論上可以,但實際不大可能。
首先,一如之前說過美國人喜歡玩的遊戲種都是畫面越大越好,多邊型越多越好的類型,他們會接受在小小的顯示上玩FPS嗎?其次是要他們用回能力差得多的atom來作遊戲是不可能的,這群硬件怪獸最好是每個玩家每月都花大錢買最新的顯示咭,但atom的平台當然不能讓他們來胡搞,不然再CPU再省電也會被GPU吃光光,如果動不動就帶電源出街那就不知為什麼要買Netbook了,更別提現在的怪獸級顯示咭atom推得動嗎?低兩三級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沒法比PSP更好那MS出來也沒有什麼意思。事實上在手提遊戲的市場上也真的很難再找到另一個空間再放多一部主機,MS能夠成功進軍家用機是利用Win的強大遊戲後台以及網路功能,但手提機一沒有大量遊戲支援,二也沒有特別賣點,早幾年流動上網還不流行,而現在隨便一部手提機都辦到了,那MS還有什麼賣點?
如果你還記得Nokia的N-Gage(其實現在還是有繼續出遊戲就是)就明白了,Nokia頂著巨大的市場佔有率,理論上他們要推出手提遊戲是絕對有成功的可能,但最致命的是他們的主機在日本沒人用!沒有日本的大量手機遊戲支援只靠歐美的小貓兩三隻當然支持不住,想想如果連在流動市場上擁有如此巨大實力的Nokia都不成的話,那MS當然不會笨到去自殺。
手提遊戲還看日本
一如一大堆廢話所指出,日本人是一個愛小型的國家,所以他們會在小小的一部手提電話上開發那麼多遊戲,也推出DS和PSP而大成功,美國人也只能在日本人建好的平台上作遊戲,這是先天的死症怪不得人-當DS和PSP在美國的遊戲發售四月尾的成績加起來才8%,而日本單是DS就46%,PSP也有20%的時候,就知道美國人真是不大玩手提遊戲,沒人玩當然沒人出了。
等於會有呆人推出只往內銷的日本FPS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