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PlayStation Suite的影響〜手機遊戲大戰2011分析之一
文:傑特

  話說上週筆者談到PlayStation Meeting 2011時只集中談NGP(開發代號),而完全沒提到另一個其實也算是相當重要的發表PlayStation Suite,因為這個服務關乎Android,那就得和iPhone扯上關係了。

不發表PSPhone的理由
  話說雖然去年iPhone的遊戲相當紅,但筆者反而避談iPhone的遊戲,始終太多人談的東西反而沒什麼新鮮感,而且iPhone的遊戲的定位和傳統的遊戲其實有一定的差異,一但扯太多以筆者的個性最後一定又是Apple分析,除非這本誌開一個談數位世界的專欄(總編集長聽到沒有?),否則還是自重一點的好。
  說回本題,其實很早之前Sony就一直打著開發一部可以用來玩PSP遊戲的主意,這早不是什麼新聞了。但結果雖然NGP是加入3G功能,但最終還是沒有搞一部可以玩PSP遊戲的Android出來,可見Sony的高層還算有理性,沒有被那狂湧而至的Android潮所迷惑,真的跑去出一部Android PSP。想想如果真的搞一部行Android的PSP出來,那就即是要用Android來摸擬PSP的功能,換一個角度來看就等於開了一個方便之門給各大Hacker去攻破PSP的保安。現在沒有開大門也一樣被各Hacker打個不亦樂乎,如果真的搞一個用Andorid控制的PSP那保證所有Android手機都可以用來玩PSP遊戲,當然,是免費的那種。
  另一方面手機遊戲和手提遊戲機遊戲在本質上是有很大的差別,這點以前也提過了:手機遊戲主要是用來打發時間,遊戲不需要有華麗的畫面但必需簡單易上手,即使玩一千關但關關差不多也沒關係。但手提遊戲機就要有相當的遊戲性,而且要耐玩、有故事性等傳統遊戲追求的要求。但如果將PSP和Android合在一起,那PSP的遊戲就不得不歸到手機遊戲的市場,但想想那些傳統的遊戲廠會開發一隻只能賣0.99美元的遊戲嗎?二者跟本是完全不同的市場,強將PSP掉到另一個市場上能不能奪取客人不知道,但喪失原有的客人卻是肯定,計一計不是生意經,所以還不如走回原有的高科技傳統手提遊戲機的路線上好了。

替代的PlayStation Suite
  不過Sony看到手機遊戲的巨大肥肉,既不想花大錢進入去冒險,但又不想放棄這口肥肉,所以便想出一個最省錢又不費工夫的方法,就是推出官方PS模擬器在Android上,既可以讓老遊戲再一次廢物利用當環保,失敗也不費幾個錢,可算是不賠本生意。
  不過跟據過往歷史教訓,通常打著這種安全主意、不賺最少也不會賠的主意的企畫,結果都是失敗收場。正如最安全的戰術往往就是最保守的戰術,而最保守的戰術亦往往是最沒有成功可能的戰術,世上又怎可能有穩賺不賠的安全戰略?以前筆者也說過「如果連公司自己都沒有信心的產品,又怎能讓客人有信心?」,Sony自己也不敢將最新的遊戲推到Android上,拿一些十多年前的遊戲要騙誰呀?不是遊戲好不好的問題,對,即使十多年前的PS遊戲還是要比現在絕大部份的Android遊戲或iPhone遊戲有趣,但老遊戲始終是老遊戲,當年玩過的玩家要不要再付一次錢在手機玩這些遊戲已經是一個大問號,而且手機遊戲的玩家和傳統遊戲玩家差多遠早已經說到口臭,他們以為玩憤怒鳥的玩家會玩FF7嗎?DQ系列還有點可能,但FF已經相當勉強,其他遊戲更不用問。PS的遊戲雖然已經是十多年前,但相比起廿年前任天堂又或者超任的名作說老又未到懷舊的地步,新又絕對不新,將這些廠底舊貨推出來想誰來買呀?
  這個企畫本來是取消PSP Phone而想出來的方案,以為這樣比起自己出一部手機能有更大的市場,吸引更多的客人,但很大可能又是一個很多人下載安裝,但實際買遊戲的人少得可憐的服務。Android系統本來因為各廠的硬件不同而讓遊戲設計相當麻煩,現在竟然加入一個對硬件相當挑的遊戲服務?如果這也想成功也未免把手機遊戲市場看得太輕了。

iPhone遊戲始終是iPhone遊戲
  話說去年筆者訪問konami的高塚新吾時一時緊張錯問了WE的iPhone版問題。當時iPhone絕對是各大傳統日本遊戲廠商的新市場,但過了大半年卻未見有很大的動作,反而一大堆小公司的遊戲卻不斷創造奇跡,是日本廠對iPhone的興趣冷了?還是其他原因?
  的確,iPhone遊戲不斷創造奇跡讓很多個人以至小型遊戲公司大發利財,但這些利財相比起一片遊戲賣6800日元、一賣少得數萬,多得數十上百萬的傳統遊戲只是小財。日本遊戲公司門口大人員多,如果靠這些小遊戲來賺錢的話可能連一個部門也養不起,想想那些名成利就的開發大老的賓士是哪來的?要這些出行如明星般的遊戲開發者開發一些最貴只能賣9.99美元、最多只是十數萬的遊戲?真是連花紅也賺不回來,如果是以前那些手機遊戲隨便一兩個人就搞出來,而且月費收錢放著也有錢賺也算了,但現在iPhone是一次付錢,遊戲不好賣就要減價,那即是要不斷投資開發遊戲,但老遊戲升級又不能多收一次錢,那還不如回到PSP又或者NDS出遊戲好了,又不用給Apple賺,想出什麼遊戲就出什麼遊戲,而且像樣的一點遊戲都可以賣上五六千日元,算來當然要比iPhone那一點毛利要來得好賺了。
  所以雖然Apple一直想將iPhone打造成另一部遊戲機,但在今天遊戲開發越來越貴,技術要求越來越高,但在iPhone最貴的也不能過十美元的市場現實下,薄利多銷這套是行不通的,美國玩家對手提遊戲一向都沒什麼興致,日本廠又覺得沒賺頭,最後留下來的都是小型公司又或者個人開發者,來一個又一個的百萬傳奇。
  可惜的是那些遊戲廠要的不是百萬傳奇,而是千萬傳奇,而千萬是遊戲數量,每一隻賣數十美元,還有連線對戰費等等,那就明白了吧?當然,不是說這些大公司不再推出iPhone遊戲,但相比起以前的日系手機遊戲的積極,這次比較冷淡就是當然的。

開始穩定的手機遊戲市場
  過去三年可算是新世代手機遊戲的高速進化期,老一輩的手機遊戲以超高速度消失在用家的腦後,iPhone成了大量個人和小型公司的救世主和金山,不管你看那一本雜誌那個電視節目,都會看到一大堆小公司在這個市場上大撈一票成了年輕小富的故事。而在同一時間傳統的大型遊戲公司發現這個市場雖然潛力極大,但在開發成本越來越高的傳統遊戲公司而言,這個市場的潛力即使全開對他們來說都是九牛一毛。既然傳統大公司的高科技在這個市場的投資和回報不成比例,那還是省點氣回到傳統的手提遊戲機上賺錢算了。
  少了大公司的搞局,iPhone和Android再次回到一群小本經營的遊戲開發者手上,這對於過往大公司以資源和市場來壓人、不斷出現大公司吃小公司的遊戲界來說是一個健康的現象,不願受到大公司壓制的開發者又或者年輕想創業的開發有了一個自給自足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又是以保護小開發者為重點,讓他們擁有和大公司相近條件下進行競爭找出生路。在這點上Apple和google則是意外地一致,都是將重點放在過往被遺忘的個人以至小公司身上,而再由大量這類小力量來支持平台成長。
  經過了這些改變後,相信短期之後手機遊戲的市場將不會有很巨大的質的改變,甚至連量也不會有太大的成長,除非再有新的爆點,否則暫時來說這邊的戰爭應可先暫且放下,等一段日子再回來看看有沒有新爆點。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有新爆點也絕對不會是PlayStation Suite就是,如果這也想混水摸魚,也未免太小看手機遊戲的玩家了。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