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而不華、Snake vs一馬、三強分立﹣TGS採訪手記
文:傑特
由最初只是看熱鬧,到現在已成了工作的一部份,今年又是慣例去千葉,不過由於年年都去,反而對TGS近數年的演變有一些心得,而且也有更多的空閒去留意一些小支節。而不是每年只是一味地拍照寫遊戲,然後就收工大吉﹣雖則某個意義上是如此(苦笑)
包裝最差的一年TGS
筆者還記得第一次去採訪TGS時一踏入JR海濱幕張車站就見到一大堆宣傳海報和派紙袋之類的宣傳品,即使像去年還是有一些廣告,但今年整個海濱幕張車站竟然連一個TGS相關的宣傳都見不到!最初還以為是一時看走眼但來來去去幾次都見不到,也沒有人派宣傳品,才真的肯定是沒有宣傳。而且不止是車站,即使會場的宣傳品也是越來越縮,以前走一轉會場保證可以拿到十個八個巨大紙袋去裝各種傳單,但今年筆者可要特地走去一號館才拿到唯一一個尼龍袋,而且會場的宣傳精品全都要玩遊戲才可以拿到的,絕無免費任拿這種好事。可以說,如果從這兩點來看今年的TGS是歷年來最縮皮的一次,展區雖然仍很有看頭但在派發的東西以及賣廣告這些上顯然是一年不如一年,沒錯,大紙袋這些東西其實並不很環保,很多人都是拿回家之就就亂丟,但這些紙袋可等於一塊巨大的廣告版,想想有人去完TGS然後就坐車去秋葉原的話會怎樣?等於有人免費當遊戲的流動人肉廣告牌,單是這一點就已經值回票價吧?至於車站的廣告不賣也的確不算大問題,因為去得海濱幕張車站的人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所以賣廣告實在有點多餘,這一點錢省掉也真的沒什麼問題,但宣傳紙袋這種東西的效果可是大得很,反正花了那麼多錢又何必在這竹種骨子眼去小裡小氣?
名越稔洋大戰小島秀夫?
一直以來都是五號號的konami今年又是佔了戰佔中心的中央位置,記者傳媒一進去就一定看到konami的中央大展區,而加上今年MGS4的宣傳區又來個戰場event式試玩,所以比起其他公司的展區都來得搶眼。而這幾年一直是konami的宣傳男郎的小島秀夫今年又怎可能不繼續出賣色相(笑)去吸引觀眾呢?不過有趣的是今年的SEGA的表演區正正對著konami的表演區!所以使出現一個有趣的情況:一邊小島秀夫和菊地由美在談MGS20週年,另一邊SEGA的名越稔洋就和藝妓在談《人中龍見參》的打對台!不過比起其實只是二十週年的event,SEGA的《人中龍見參》倒是很有看頭,始終是新作發表而不像MGS4般要講的都差不多全講了,會場又派一本二十週年的MGS宣傳書(印得很精美呢!這點konami倒是很會下本錢),所以如果不是想看看那段錄影的話其實看SEGA比較實在。
說到打對台也不單是『小島vs名越』,甚至連宣傳區都一樣,小島那邊是找來cosplay軍人作遊戲介紹,而名越那邊則是找來一名會說京都話的藝妓來介紹影片,其實兩隻遊戲完全不一樣但竟然這樣鬥個不相上下也算是有趣。
Level 5一鳴驚人?
去年同一時間玩家對Level 5的認識也止於這家公司是DQ8的開發公司,一間替其他公司出遊戲的OEM廠,就是這麼多了,當然也不會花大錢在TGS擺檔宣傳吧,加上這家公司其實不算多產,所以即使憑DQ8打響名字但知道他們的人其實不多。
不過經過今年初的一隻《萊頓教授與不可思議之町》超乎所有人想像的大成功﹣第一隻遊戲賣破五十萬﹣之後,今年他們終於變成正式的遊戲廠擺自家的遊戲了。而今年他們更大玩秘密主義,竟然在二號館中央來個密封展區,而且更大手筆地派遊戲作宣傳,遊戲還要不是試版那麼簡單而是原創遊戲!托這個之福即使是頭兩天業內人士排隊也要個多小時,而第三四天更誇張到四個多小時!雖然時間長得和comike排nanoha project一樣,不過由於這裡是每次數十日硬看二十分鍾的影片,所以慢也不是沒道理的。只不過一家只有兩隻新遊戲發展的公司,竟然可以鬧出如此大的新聞也算奇聞了,顯然Level 5對於TGS的人潮沒有充足的估計,所以第三天才會鬧出如此大的混亂,比起來其他廠由於有經驗自然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急凍遊戲大展銷會?
今年在遊戲展示上絕對要比去年來得充實,雖然在包裝和宣傳是歷年最差的一次,但在遊戲質素上卻是近數年最佳的,可算是一個實而不華的TGS。
不過今年幾隻大作其實都不是最新發展的,而是差不多一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經知道會制作,但結果是拖到現在仍未推出。首先當然是去年已經有片看的MGS4,其次是capcom的DMC4,去年還得拿一隻騙人的GT4HD而今年也只是GT5序章的Sony,當然還有WE 2008,即使是Microsoft的無敵大作《HALO3》也是去年已經知道今年會出的了,所以真的新發表的大作其實不多,數來數去只有《人中龍見參》算是大作而又新發表的,刻薄的說像是將去年做好但放到冰箱的『急凍』遊戲解凍推出來似的。
至於變成這樣原因之一當然是開發問題,像《HALO3》已經成了北美玩家逃學也要玩的怪物大作,級數足和日本的DQ相提並論,不過這種級數的遊戲要開發也需要相當工夫,所以要到現在才可以推出來。不過PS3那邊的原因可不止開發那麼簡單,而是更重要的主機數不足!沒錯,大作遊戲推出絕對會刺激主機的銷量,像PSP那隻FF7CC就刺激到PSP少有地在主機銷量比試中贏了NDS﹣即使只是一週。可是有一個現實的問題,誰要犧牲自己去谷主機銷量?所有廠都知只要有好遊戲就會刺激到主機更好賣,但最初的遊戲就一定要捱因主機數不足而不好賣的結果,想想一直以來都保持三十至五十萬的高達在PS3也只是三十萬左右,還要是在沒有其他遊戲競爭之下。如果連沒對手的高達也不能突破三十萬,那誰又可以保證MGS4等大作可以賣到五十萬以上?更別提高達本身有一群高達死忠迷支持了,支持Snake的人會比支持高達的人多嗎?我想小島也不敢說吧?更別提但丁大人了。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遊戲明明去年已經發表,但今年TGS還是沒拿出實際發售時的理由,因為廠商都不想做拓荒者,拿自己花大錢開發的遊戲來當犧牲打谷主機數,沒錯,谷大主機數其實對自己也有好處,但每個人都想坐享其成而不想吃苦頭的,換了你是遊戲廠會不會將一隻花了數億美元的遊戲推出來當炮灰來谷大主機數?而且主機數即使谷大了也不是即時可以回本,還得要投資開下一隻遊戲才可以賺回,而且谷主機不是一兩隻遊戲三天半月的事,要每個月都有好遊戲主機數才會慢慢升,廠商究竟要投資到那個時候才可以回本?這樣事情就很明白了。
所以任天堂為什麼可以成功是他不斷推好遊戲來支持主機,反正賣主機他們也有錢賺,即使賠了但作為投資在自己身上任天堂當然不會手軟,但其他廠會這麼好人嗎?這跟本不是生意經。
終於三強分立
自從SEGA在SS一役被sony的PS打敗之後,TGS就一直都是Sony一權獨大,雖然幾年前Microsoft的黑船硬轟幕張Messe,但由於美國遊戲和日本人的口味差太遠(現在日本的叉0只有四五十萬左右!Wii一個月都不止這個數字了),加上叉盒又不算成功,所以直到去年為止TGS還是一片Sony海,多了的也只是手提電話遊戲而已。
但今年局勢卻180度大改變:首先是再過了一年的叉0不論在遊戲上還是硬件上已經十分成熟(至於三紅燈事件...這只不過是大部份玩家遇到的『個別問題』,所以不作評論),加上去年的GOW和今年的《HALO3》,另一方面因為PS3的不濟使很多廠都將一些主打國外的遊戲以跨平台的形式放到叉0上如VF5,所以一下子叉0的遊戲陣容變得豐富了,雖然比起PS3還是有一大票是外國遊戲如NBA等等,但已經比去年多了一些日本遊戲,算十分難得。而PS3、PS2再加PSP則是爛船還有三斤釘,幾隻大作的發表也有助改善其積弱的聲勢。但有意思的是任天堂,雖然他們繼續擺架子不玩TGS,但自從去年FF3開始的第三廠在DS平台熱賣潮出現後,今年一大堆廠都爭著推出DS遊戲,甚至連一直都是叉0支持者的Tecmo也搞了西村京太郎和忍者花園,而SQIX更一口氣將超任年代的DQ和FF以新技術在DS重出一次,讓DS繼續大熱。至於Wii去年跟本沒人理會,有的都只是一兩家廠的『應酬性』遊戲,但當看到DS的案例,加上《Wii sport》、薩爾達以至DQS的成功之後,各廠都怕像DS那樣失去了賺錢的最先機會,所以爭先恐後地推出Wii遊戲,尤其是Wii已經很多主機,廠商完全不需擔心主機的遊戲會因為主機數而不好賣,只要集中精神開發好遊戲就自然有銷量。因此除了MMV這類只出動畫遊戲的仍留在PS2,其他的廠都推出Wii遊戲如Capcom的Bio UC,光榮的戰無takana,SEGA的Nights和風來西連,即使Wii遊戲不算積極的konami也有不少DS遊戲,因此過往差不多清一色的sony遊戲現像今年消失了,變成每一家廠都同時會有兩部主機甚至是三部主機的現像,單是這樣就已經算很不錯了。
今年班姐姐乜事呀?
筆者從來都不是那種只會留意TGS的宣傳女郎﹣正確是『相當留意』而不是『只留意』,因為還要工作﹣的人,不過今年又一如過往負起拍靚姐姐的照片傳回香港的編輯部時,發現今年不知什麼原因,show girls是歷年質素最差的一年!即使筆者已經不是很挑嘴也覺得水準不夠,傳統都有靚姐姐的廠如Tecmo、Microsoft還比較好些,但其他廠就完全不行,年紀大到稱姐姐已經不大好意思的一大堆,更離譜的竟然是有兩三個的樣子很像現在的余慕蓮女士!驚嚇程度連筆者也有點受不了,嚇到忘記拍照作證據,不過即使拍了照也不大想登出來,始終這種事好像缺德些...
但一件還一件!日本的靚姐姐全死光了嗎?再怎樣縮皮也不該找些大嬸級的來做show girls吧?很影響觀眾的遊戲意欲的呀!連這也省不如別搞TGS好了,簡直是視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