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減價下的體感戰爭-TGS2009分析 上卷
文:傑特

  如果單從主機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年的TGS其實應算是低潮期,因為正好是幾部主機的中期階段,不會有推出新主機的可能性,理論上應該是放在遊戲之上的,但經過幾年的準備之下,兩家主機廠都在這年正式進軍體感操作,讓這一年的TGS在硬件上多了不少話題。

  

人減,我又減

  不過比起什麼體感裝置,減價還是今年TGS的主題(笑),首先是借薄版主機推出而狂價一萬日元的PS3,至於叉0也照減可也,就連一直以來價位企得相當硬的Wii也終於在推出後差不多三年正式減價,將價位一下子推到二萬日元的心理關口,讓主機戰爭正式進入減價戰的階段。

  其實在三部主機之中最有減價需要的正是PS3,事實上據Sony的平井發言指出新機推出後三週大賣一百萬台,會有如此表現當然不會是因為薄機的推出,而是減價一萬日元之後PS3的競爭力是有明顯的提升,再加上在TGS前夕幾隻超級大作都相繼落實推出時間,使一直以來欠缺吸引力的PS3突然又多了不少理由讓玩家出機。而明顯地這對於其實已經開始放緩的Wii來說是有壓力的,特別是Wii已經熱賣好幾年了,總不成一直熱下去吧?尤其是當PS3幾隻大作落實推出的時候,他們更需要有一個助力讓主機保持銷量,所以雖然在價錢上還是有價勢,但任天堂仍是手起刀落的減上五千元,讓主機在價錢上還是保持相當的優勢。

  先將重點放在兩部日系主機上,隨著GT5(差少少就以為又係胎死腹中既太監遊戲...)和FF13進入發售前倒數,PS3總算是有了可以作為強力主打的武器,配合大減價讓年尾的銷情好了不少,最少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年尾看著任天堂和MS左右開弓而他們只能捱打,尤其是Blue Ray作為用家出機的理由是越來越薄弱了,便宜的BR影碟機越來越多,單是為了看影碟而買一台PS3的理由是一天少過一天,這時如果不能再有遊戲刺激的話那就真的不用混。

  至於任天堂雖然有一個問題是第三廠遊戲不好賣,但從MH3推出兩個月就達到九十萬、年內成為第一隻非任天堂的百萬大作,而另一邊DQ9狂衝四百萬的時候,『任天堂主機只有任天堂遊戲才有人買!』的立論已經站不住腳,而今年TGS亦看到很多遊戲廠相繼推出Wii遊戲,情況一如幾年前因為FF3大賣而讓一大堆第三廠商在DS推出遊戲那樣,任天堂好歹擺脫了第三廠不支持的麻煩,在這個時間他們跟隨其他廠商打減價戰,既不會給人一種『人地減你唔減,唔買!』的奇怪邏輯下的不良形像,二來也可以用這個價錢將餘下的PS2市場也一併接手,正式將PS2送到墳墓。反正Wii的生產成本很低,不像PS3和叉0那樣每一次成本可以壓低一點時就要減價,結果總是賣一部賠一部,還記得當Wii要推出時筆者就說過Wii的定價可能是19800,這可是三年前呀!結果任天堂不玩這種瘋狂把戲,而要等三年後成本又再壓得更低時才來這招,讓Wii的價錢竟然和PSP差三千日元,在這個賤物鬥貧窮人的年代配合年尾的遊戲攻勢也真是很有殺傷力就是。

  至於叉0反而是比較弱的,雖然在開幕前一直傳出會推出新版的叉0,但直到筆者下筆(09/25 0600)為止還是沒聲氣,結果在這一場大戰之中就好像有點弱。不過作為一部美國主機如果要推出薄版主機的話也該在E3推出吧?E3不推出那在TGS推出的機會就不大了。更別提要買叉0的玩家也早買了,不買的就算你推出手提版也不見得會買,在一個市場其實滿飽和的情況下實在無需急著推出新主機刺激買氣就是。

  

雷聲很大的體感潮

  不過說沒期待MS推出新版叉0卻又不對,因為在開幕之前早收到不少情報說MS會大搞宣傳,所以行內早就流傳叉0也會跟著推出新版本來迎戰薄版PS3。但結果出來的卻是之前引來全球大驚奇的Natal,首先是公佈一大堆會支持Natal的遊戲廠,再請Capcom的稲船敬二、SEGA的名越稔洋和konami的小島秀夫上台為Natal做勢,一副要一口氣將體感遊戲的市場搶過的架勢,當然示範自然少不了。至於另一邊的PS3也正式將體感控制器排進正式推出的日程,甚至將bio5改成支援這個系統的版本推出,再配合一堆遊戲的發表使在實際商品化上走得比叉0還要進取。

  關於PS3體感手掣的冷笑話之前說了兩次所以不重播了,其實比起過於現實但全無創意的減價錢,這次的體感戰爭還比較有看頭。先說叉0吧,沒錯官方發表支持的廠商名字,但眾所週知這種支持多數是口惠而實不至,隨便說說但會不會認真對待卻是天曉得,好人一點就是推出一些老遊戲改個操作就拿出來應市的實物,差起來就是由主機推出到主機結束都未上市的太監遊戲,從MS自已也未落實發售日期以至沒有任何實際遊戲列出來看,相信未來半年內推出的機會並不高,事實上要廠商摸索如何運用這個機能強得近乎多餘的Natal也真的需要時間,不然只是推出躲球又或者用人體玩FPS就沒什麼意思了,要讓玩家覺得『只有Natal才做得到!』的感覺就得在遊戲上下工夫,但要活用這個連筆者也咋舌的體感系統又談何容易?早在之前談到Natal時就指出『筆者不是不信MS沒有這個技術力,他們要做一定做到,問題是有沒有遊戲能夠活用這套系統』,而且重點是『遊戲』而不是『示範品』,雖然隨便可以說一堆遊戲轉用這套系統推出,但這又代表真的讓Natal成為獨一無二的系統而不是一些明明手掣都做到但硬扭給體感去做?這是一個大問題。當然,在那個名制作人對談會中對Natal是一片叫好,但,換了是你,你會在人家搞的宣傳會上潑冷水說Natal不好嗎?這種門面話誰都會說,甚至你叫筆者上台也可以隨便說一堆這類話,反正又不是真的要即時搞出來,又不用本錢的空頭支票要開多少是多少,但實際上真的開發時就是另一個故事了,遊戲廠會不會冒險去推出這類遊戲是大問題,特別是硬派老機迷主導的叉0,推出這種體感遊戲有沒有市場又是另一回事,還要是這種先進得有點過頭的系統-想想如果真的有市場街機遊戲早就一大堆了吧?而且好幾年前就有類似的系統在街機上出現如Samba De Amigo,但為什麼紅不起來?想想就明白了。

  比起來PS3的體感手掣雖然看起來很遜,但反而比較有實際感覺,始終有了Wii的經驗,廠商要開發活用這套系統的遊戲也比較有概念,而不是像Natal那樣過於華麗但實際開發時卻不知如何入手,腳踏實地許多,而且還有Eye Toy的經驗,真的落實推出其實成功的機會是比較大的,特別是主打年輕人市場的PS3不像叉0那樣早成了老機迷的玩物,在沒有太多先入為主的成見(現在不少機迷還是不玩Wii的,就是嫌不夠機迷向)下推出新系統成功的機會自然較大,反正失敗也死不了人,而且不像Natal那麼高調即使失敗也不會太丟人就是-當然,以MS的角度來說既然推出新產品當然自力以赴,連自己都對產品沒信心又怎能要求廠商和玩家對它有信心?

  不過雖然搞了那麼大的宣傳,但實際上兩件產品離真正商品化還是有很遠的一條路要走就是,現在跟本不能談能不能成功的階段,最少也要等落實發售日才能想吧?

  

PSP Go真的會有人買嗎?

  最後就是談最沒有夢(笑)的PSP Go了,一個看到iPhone熱賣而推出的不上不下半調子成品。

  問題其實之前已經說過了,再重覆罵一次也沒有什麼意思,不過好歹也算是最接近發售的產品,所以不管怎樣也要提提才是,這次TGS實際公佈的是價錢以及新機下載特典,始終賣的價錢是26800,如果沒有什麼優惠的話誰要買沒有UMD盤的PSP Go?但另一邊PSP3000機減到16800日元,呀?你認真的Sony?你真的對那部沒有UMD也沒幾隻遊戲的PSP Go那麼有信心,認為用家會為了這玩意花多一萬日元而不買功能功齊全、遊戲更多、以及有UMD盤的舊機?價錢倒調過來還差不多,但現在是一部功能更齊全的主機反而比一部功能更遜的主機(還要更樣衰!)賣得貴?這是什麼市場學?Canon的EOS 7D反而賣得比50D還要便宜?

  雖然沒有做過什麼市場問卷統計,但筆者真的很好奇究竟有幾人會認真地花多一筆錢來買PSP Go,而不是PSP3000,還要在所有遊戲都會有UMD版的前提下。至於送十四隻遊戲還要是送完即止,這~

  你還可以再小氣一點嗎Sony?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