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N3DS群game戰PSV﹣TGS2011直擊報導 part 2
文:傑特

今年的TGS其實很妙:明明沒幾家廠也沒什麼遊戲,但入場人數比過去兩年還要高,果然有新主機展出就是不同。

PSV強陣出擊、3DS暗渡陳倉?
本來筆者也想過不去TGS,現在日元那麼高,政府的錢又未拿到手,稿費跟本幫補不來。但因為這是PSV在發售前最後一次的大型公開,所以即使不大想來也要來,而這個想法相信亦是很多來TGS的一般入場者的心聲吧?
這回Sony真的拿出大量的PSV給人試玩,不過最要命的卻是試玩遊戲幾個人竟然要排上一小時?原來是Sony怕人不會玩touch screen,所以先要讓人試試操作PSV才能進去試實際遊戲,當然不試操作的話會快很多,但單是玩遊戲是絕對試不到那些觸控系統﹣因為十隻遊戲有九隻半都會讓你有種「其實為乜唔用十字鍵黎控制而要用手畫咁鬼多餘?」的想法。像被認為在一大堆PSV遊戲中最有賣相的《Uncharted》雖然用了三維空間感應和觸控,但冷靜下來想想這和用手掣控制又有什麼不同?(關於手掣和觸控之間的問題則是另一個故事了,先按下不表)
其實現階段絕大部份的遊戲廠都只是因為Sony要求而硬將一些PSP的遊戲推上去,情況有點像wii最初推出時硬將一些體感操作搬過去Wii上,現在的情況則是將一些NDS的概念丟過去,談不上什麼新意。不過更在意的是網路流傳PSV的續航力只有三至五小時,天,連香港去東京都捱不了!
至於N3DS其實最大的發表早在TGS之前就搞了,加上任天堂不去TGS所以表面看來沒有什麼大遊戲,更別提香港的媒體差不多一窩蜂地支持Sony,讓很多人以為PSV將會輕易擊敗3DS。但其實各大廠在年尾都會推出一大堆3DS遊戲,而且不少是真的活用了3DS的新功能,像《New Love Plus》就用了很多新功能,而SEX社的《BRAVELY DEFAULT》則將AR mark來將動畫和實境合而為一,Capcom推出MHP3G,即使沒什麼創意的BN社也推出了立體版的SDGG,陣容很齊全。
當然,3DS有一個比PSV要好的地方是新主機除了3D之外其實和DS的變化並不是差太多,廠商已經很熟習如何活用雙顯示,只要不使用空間感應的話實際就是一部介乎PSP和PSV之間的主機,所以較易開發出針對3DS特性的遊戲。不過PSV如果不用touch screen和三維感應,那還不如玩PSP好了﹣其實最慘是很多遊戲廠還展出一堆PSP遊戲,而且比賣相還要比PSV的來得強!除非你真的對那些PSP硬升上去PSV的遊戲有興趣,又或者有錢沒地方花的貪新鮮人,否則要找個理由花兩萬六來買一部沒什麼遊戲玩的主機可是很難的﹣特別是當另一邊3DS年尾的遊戲真的可以用排山倒海來形容。
如果只看報導的話,真的會有種PSV是眾望所歸的感覺,但當走完整個會場後,就會知道今年年尾3DS才是主角,PSV的年代要來也不會是今年。

地震後對遊戲界的影響是?
311大地震對日本遊戲界的最大影響肯定就是停電了,想想一天有幾小時停電還用開發遊戲嗎?而今年的TGS也真的反映了這個問題,很多遊戲沒有試玩甚至連播的片也不多,更多的遊戲廠更連出現也不現,像過往以搞聲優秀、出動畫遊戲聞名的MMV今年就沒了影,ATLUS也不見影,Level-5如果不是和capcom合作推出crossover的話就只能在休息區見到他們的名字了﹣他們贊助休息區的桌椅。
說到休息區今年真的滿多的,想想過往只有不夠地方擺遊戲,想坐的話只能在牆邊坐地下。但今年卻有兩個大休息區出現,分別是遊戲廠不夠而搞出來的,所以這年的TGS出現一個很超現實的場景:遊戲廠少得可憐,但入場人數卻多到嚇人。看來CESA真的要多謝Sony,如果不是他們今年推出PSV,真的不敢想像TGS會淒慘到那個地步。
其實地震對遊戲公司的影響真的很嚴重,特別是以東京為總部的遊戲公司如BN社,想想一週停幾次電誰受得了?停電的影響可不是關掉電腦出去喝個珈琲那麼簡單,而是得先備份資料,關掉總伺服器,確認不會在電力回復時電腦因突然全部通電而出現問題。而回復後又要先打開總伺服器的電源,然後是一大堆初始設定等等,這樣半天就沒有了,一週來個兩三次真的會抓狂,特別是像《第2次機戰OG》這類本來要趕在九月發售的遊戲,理論上應該是一週七天廿四小時爆肝苦戰才是,但現在一週會有兩三個半天不能工作,下場當然是趕不及發售日了。
幸運的是Capcom總公司就在大阪,管你關東大停電也沒什麼影響,至於konami很多制作室也在大阪,像小島秀夫就有段日子回到大阪工作。任天堂的本陣在京都更是一點問題也沒有。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比起來SEGA還能拼到大作出來,Sony的PSV計劃沒有延期也真是太厲害了。

iphone遊戲在日本混不開?
或者說,當外國的遊戲界一窩蜂地吹捧手機遊戲又或者平板電腦遊戲時,日本卻異常地淡靜,甚至比早五六年日系手機遊戲熱潮興起時還淡靜,難道日本人不知道手機遊戲才是大未來嗎?(以美國人的想法來看的話)
不過只要走一轉東京,就會發現比起香港滿街都是phone,日本人使用iphone的比例其實算很低。想想也很正常:iPhone的最大賣點是隨街上網收發電郵,玩玩遊戲打發時間,這,好幾年前的日本手機已經做到了嘛!當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以為用手機上網看電郵發sms甚至玩遊戲是什麼七大珍奇時,日本人早已經當成理所當然的事,那日本廠自然不會那麼熱心地為iPhone推出遊戲了。至於平板電腦遊戲更不用提,很多調查都指出比起手機平板電腦的遊戲銷售是偏低的,那自然無需特地為一個不是很多人玩的平台推出遊戲了。
由於美國人對手提遊戲機沒什麼興趣,加上在iphone登場之前跟本沒有一部兼娛樂和實用性的手提電話,所以iphone一出就有一大堆手機遊戲登場,這其實是新興市場的必然現像。但日本的手提遊戲市場早已經十分成熟,日本玩家也十分精明,等閒的手機遊戲跟本騙不了他們,廠商當然明白一個要求手機遊戲也要去到PS3等級的國家的人民,想便宜地推出一堆遊戲來騙錢是行不通的,所以自然不會積極地推出手機遊戲了﹣總之有就算,不會下工夫。

Social Game當打?
今年TGS除了PSV出風頭外,Social Game(即我們在facebook玩的那類遊戲)也是今年的熱門題材。而日本有名的社區網路GREE甚至擺了一整個區宣傳他們的Social Game,由於很多遊戲公司都有推出GREE版的遊戲,所以看起來比起其他遊戲公司的攤位還要熱烈。
雖然同樣是社區網路服務,但基本上和一直免費的fcebook又或者google+不同,GREE的經營模式採用類似nico又或者pixiv的方式,就是提供收費帳戶以提供更多的服務,遊戲免費但道具就要錢買(當然就出現小孩子以為是免費買下一大堆道具而害父母收下天價的月費單,結果GREE也不可以再用「免費」作宣傳口號了﹣這個話題有機會再談)。由於這是「少數怕長計」的賺錢門道,這比起iPhone又或者android一定斷尾來得更有賺頭,而且更能吸引在公司無聊打發時間的上班族(有玩FB遊戲的朋友應會比筆者更清楚才是),最重要是無需安裝,所以一如FB遊戲成了新的賺錢門道那樣,GREE遊戲也成了很多日本遊戲公司的新發展,即使數目不多但成本也不多,搞好放在一邊就有錢賺,又不用看Apple的臉色,所以遊戲公司自然樂而為之。
當然,這個熱潮能不能搞下去天知道,想想早幾年手機遊戲大熱時甚至連一般遊戲也被搶掉風頭,但現在呢?

只有BN社的event才像樣
筆者的個人私心是希望TGS會有實際的《第2次OG》的發售日,最少也要有主題曲發表,但結果是片只加了幾格機戰D女主角的片段﹣差別是這次多了語音。而開的演唱會也是完全沒有新歌,真是超級搵笨。
幸好之前的《Macross F 劇場版,戀離飛翼》的event還不錯,甚至比起機戰event更有可觀性, 至於《idol master》也是大開演唱會,總之一般公開日只要留在BN社附近就肯定沒錯。

最後....
有人能回答我MGS雷電這遊戲還存在否?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