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TGS變AGS?TGS 2013評(後篇)
文:傑特

相隔一年再到TGS,由於隔了一年,所以變化的感覺比較明顯,而再配合現時的情況,就會發現今天日本的遊戲界其實也處於一個想變但又好像不變的尷尬時期。

AGS化?
我們都知道,所謂亞洲遊戲展Asia Game Show其實就是SGS﹣Sony Game Show,只有Sony系的遊戲才會參展,而遊戲公司除非像Capcom本身在香港有分公司,否則都只會提供遊戲以至一些技術技援。
而今年的TGS就出現類似的現象,像Konami過往都自己擺攤,但今年卻只放了遊戲給Sony搞,最多就是派多一個小島秀夫上台搞event,光榮則只租一塊大牌象徵有參加,但內容卻是信長野望三十週年,至於其他小公司就更加了。這種自己不擺攤而把遊戲交給主機公司來展示的做法,好處是如果遊戲少的話會很丟臉,而且擺個四日租金不便宜也算了,裝修展示人力物力更是不菲。此外今年眾所週知是PS4主打,即使自己也有PS4的遊戲但如果拿不到主機可是相當丟臉的事,所以還是省省算了。
沒錯,筆者可以理解遊戲公司的處理,特別是近年遊戲越出越少,遊戲公司一間一間地消失,像明年ALTUS又會歸到SEGA陣營,過往五花八門的展區的熱鬧不復見。但理解現實是一回事,對於這種越來越單一化的做法還是覺得很不是味兒。雖然參加人數一年多過一年,甚至參展商也是一年多過一年,但現實是有規模的遊戲公司卻越來越少,唉!

手機遊戲沒有大繁盛?
其實早幾年當iPhone興起的時候,曾一度大量手機遊戲登場,但今年除了P&D Z的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算是以手機遊戲發跡的來參加外,就只有Capcom展出三隻手機遊戲(友人F氏吐槽:好多架啦!50%喎!),然後就是不起眼的Sony手機Xperia小區。反而已經開以現疲態的GREE仍有很巨大的展區,一點也不比其他公司差。
其實這個現象筆者也提過好幾次,手機遊戲和早幾年的手機遊戲(非Smart phone版)一樣,都是一種短期內的大流行。當年各大遊戲公司飛身撲上,什麼遊戲都來個日系手機版,但在大量密集的遊戲攻勢下,玩家很快就發現其實來來去去都只是兩三招,而且要不斷換主機才態追上越來越麻煩的遊戲需求,再加上月費算起來又是一筆,所以很快手機用家就不再賣帳﹣日本的手機遊戲不是被iPhone打敗,而是被這種瘋狂挖坑的短視做法打敗的。
吃了一次虧這回日本遊戲公司就聰明了。他們知道現在的手機遊戲是課金贏付錢,免費贏課金,而且你出一隻遊戲大熱就會有一千幾百家公司抄你,你永遠不可能和這些小公司對抗。所以雖然他們還是有出手機遊戲,但重點還是放到傳統的家用又或者手提遊戲機上面,甚至連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也推出3DS版的P&D Z了,比起靠不知那天突然消失的課金玩家(這是手機遊戲的死症:當你依賴玩家課金來支持的話,突然某一天玩家覺得沒有新鮮感的時候,即使之前花了數千上萬元,也會二話不說離開。GREE現在就是這樣),傳統的真金白銀買遊戲還是最安全的,因為你很容易算到有多少收入,而不是花了大錢開發和營運系統,卻不知那天才能回本。而穩定的收入才是遊戯公司繼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而從這點來看,雖然手機遊戲可以小公司搏大錢,但有財力的公司還是比較佔便宜,特別是當遊戲想長期經營下去的話你必需不斷更新有趣的任務,而這是小公司很難維持到的,更別提開發者的技術和概念要有趣了,因此傳統的遊戲公司以至這些走紅的新公司,都回到傳統的遊戲機上發展,而只把手機遊戲當成一個試金石又或者用來賭賭看的小舞台。

WoT的大活躍
《World of Tanks》這家由白俄羅斯人Victor Kislyi在倫敦成立的遊戲公司,之前名氣並不大,但因為一隻WoT在歐洲一炮而紅,這遊戲採用類似PSO2這類「免費遊戲,課金也不會比其他玩家強」的做法,讓很多戰車迷都深陷其中,甚至相傳現在已經近百歲的奧圖‧卡留斯(Otto Carius)這位世上唯二仍活著的二戰戰車皇牌(史上擊破戰車數第一人)也在歐洲伺服器活躍中。
這次參加TGS主要是推廣日本伺服器,以及宣傳XBOX 360版本,也就是想以此打進北美遊戲圈。雖然展出遊戲只有一隻,但因為和《少女戰車學院》(簡稱GuP)大玩Crossover,所以氣勢一點也不輸人。而為了打進日本市場,除了加入日本版圖之外,也加入了日本戰車系列,最妙是在官方發表時沒有加入的89式戰車,卻在第三天的event中宣佈加入!而且還真的保留原來的實力﹣也就是「廢到掉渣」!不過套該天演出的聲優菊地美香的說法是「是很弱,但不是很可愛嗎?」看來這種廢車也是一種挑戰?
筆者玩了好幾次,這遊戲比起FPS由於視點不會跳來跳去,所以很合玩不慣FPS的玩家,而且操作其實相當簡單,但細部設定卻做得十分足夠,而最神的是遊戲甚至可以完整重現GuP的名場面!斷覆帶戰法也能完整重現,完成度極高。
真的,比起其他遊戲,WoT反而很期待,尤其之後還會和GuP怎樣混在一起呢?

SEX社大翻身?
不知是和田洋一是否真的那麼差,但他一離開SEX社突然整家公司就變得很有活力。雖然來來去去還是FF又FF再FF,但像FF14本來一致劣評,但地獄修補復再出發就差點擠爆了伺服器,而FF13雷電姐歸來,FF10 HD重製版的評價也很不錯,讓這家公司的評價又再回升了不少。
有點可惜(對SEX社而言)他們沒有辦法搶到ALTUS,結果現在還是只能靠自家的遊戲來當主力,只靠FF這個老本對整家公司的營運來說並不是好現像。

SEGA還是有三斤釘
雖然筆者對於近十年SEGA的表現有很多不滿的地方,甚至擔心ALTUS被SEGA吃掉後遊戲也會跟著爛掉,但相比起SEX社,SEGA作為老字號還是有相當的活力,以非主機公司而言單一品牌的話他們的遊戲是最多的,而且每一個平台都有一些,發展很全面。《人中之龍 維新》作為現時SEGA的主打,可算是少數保留了SEGA的惡搞風格的作品,這回更是拿坂本龍馬亂搞一氣,這比起正經百八的光榮只有一隻猛將傳(還不如《無雙orochi 2 ultimate》比較有新意),人龍勝在玩得夠放,公式暴走下(連手機遊戲的模式也拿來惡搞了!)更值得期待。
至於以PSO2的系統搞的傳統ARPG的《Phantasy Star Nova》,則是一貫運用現有的資源來開發遊戲,這也是為什麼SEGA可以保持大量遊戲推出的原因,除了技術人員還是比其他公司強之外,有效活用現有資訊源也是很重要的,而不是每次都非要全部由頭來過不可。

電擊也來出遊戲?
遊戲情報網站電擊online雖然每年都參加,但這一年他們卻大搞特搞,原因是這次他們委托了SEGA替他們開發了以旗下輕小說主角為題材的格鬥遊戲《電撃文庫 FIGHTING CLIMAX》,雖然名義上是企畫“電撃文庫vsSEGA”的第四彈,但其實就是委托SEGA作遊戲就是。由於有了遊戲推出所以搞起聲優秀也很用心,也算是名正言順,不像ブシロード只靠咭片對戰遊戲卻佔了一大展區還要搞一大堆聲優秀,讓人以為他們也有推出家用又或者手提遊戲。
至於委托做遊戲是最聰明的做法,遊戲公司樂得有人付錢,出版社又不會擔心作地雷,看看光榮這幾年狂做XX無雙就知道了。

很多的參展商在哪裡?
今年CESA宣稱是歴來最多參展商的一次,但實際一看會場空空的,那「史上最多」去了哪裡?
其實真相是一堆參展商都是小公司,他們只租一個攤位而且還要是在九號館,那當然看不到了,那些大量的參展商就變成CESA用來充場面的數字。
不過也沒差吧?反正這一年又是打破歴代最多人入場的紀錄,有沒有大公司參展也不要緊⋯⋯是吧?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