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沒有最無聊,只有更無聊﹣Xbox One發表會
文:傑特

早在PS4發表之後,筆者就不止一次說Xbox下一代主機不會有什麼新把戲,頂多是加一點新功能,然後kinect成為預設裝備就那麼多,但沒想到實際發表會比想像中更無聊⋯⋯

Xbox One!
雖然知道Microsoft的新主機發表會是在5月22日,但比起新主機筆者更在意《真.女神轉生4》會否偷步(結果賭中了),甚至在FB也預言這次發表會不會有什麼新花樣,難聽的就是「睇死佢冇料到」。
好了,到22日早上起床一邊吃早餐一邊看新聞,終於看到這部新主機﹣『Xbox One』了。第一個反應是「名字取得不錯嘛!」,真的,不是諷刺話,如果叫什麼720甚至是infinity就真的太慘了,取名字最忌難叫又難記,最好四個音節內說完,像「ipad mini」就只有四個音,「Wii U」只有兩個,而PS4簡寫下只有三個,越簡單越好記就越容易讓消費者留下印像,而且之前的是360即是圓型,當成二進制就是0的話,那後繼機叫1不是很合理嗎?
以MS那沒什麼品味的命名來看,這回是難得一次不錯的,甚至比起Xbox 360還要好﹣但,也只有這個好而已。

PS4兄弟機?
由於現時還是初次發表,自然不會有很詳細的Spec,只是簡單的AMD八核心CPU(AMD大〜勝〜利?),8G連顯示記憶體),500G不可自行更換的硬碟,以及一個Blu-Ray光碟機,至於Wifi支援和Wifi Direct功能也沒什麼特別,還有USB3等等輸入輸出裝置。而顯示支援4K和3D現像輸出,全新Xbox手掣和更強大的Kinect等等。
怎樣?和四個月前PS4的spec是不是很像?如果不是有kinect的話這跟本就是另一部PS4嘛!筆者早早就說現在的遊戲開發成本已經去到天文數字,如果再大幅提升主機硬件的話,遊戲開發者要完全發揮其硬件性能就要花更多的錢,但現在一隻遊戲賣59美元已經叫苦連天了,開發費再升還得了?即使不管開發者,現在一部遊戲機頂多賣四萬日元,換成港元最多三千元,但我們都知道即使GTX 650 Ti也要一千一百元,而且還只是顯示咭而已!你要付出1499美元買一部遊戲機嗎?
也就是說性能方面不會有很大的飛躍,PS4的發表引證了筆者很早就已經在這裡說過的說法。而XB1的發表則引證另一個假設:不論是Sony、Microsoft還是任天堂都不想再打性能戰爭,雖然沒有任何協議但會自動自覺地把硬性的性能限制在一定的等級之內,雖然官方宣稱有多強是多強,但其實並不會比現在的PS3、Xbox360強多少,只不過是把這幾年出現的新技術加進去,再以1080p作原生輸出,就是這麼多。
這種有默契地停止性能戰爭早在Wii U推出時就已經預見了,而現在更肯定了過往那種動不動就數十數百倍的性能提升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聽來很猛,實際無謂的功能
既然硬件沒有什麼特色,那就加入一堆有的沒有的新功能來當賣點吧!這種道理我們都知道﹣當沒有外在美時,內在美則一定爆燈。
首先是吹噓得像是廿二世紀新科技的kinect,但筆者前兩週才在一篇文章說kinect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即使現在能做到更精密的感覺,甚至連心跳都能感應,而且還可以用動作來控制主機。但沒有遊戲支援的話,再厲害也是沒用,不然去MS的官網看看有幾隻kinect遊戲?現在和主機綑綁在一起相信會比較多遊戲願意使用這套系統,但如果連任天堂也屈服地用回傳統的操作的話,以第三方遊戲為主力的MS有本事改變遊戲廠的懶惰,讓他們開發更多kinect遊戲嗎?
至於動作和語音控制主機,想想如果你不是使用kinect玩遊戲,會無緣無故開聲叫主機執行某些動作而不是用手掣?這也是Windows 8被人罵得最多的地方:明明用滑鼠可以更簡單就完成的東西硬要用觸控,為什麼iPad用觸控?因為它不能使用滑鼠嘛!如果你有手掣還用什麼鬼動作或聲音控制!
至於加入Skype對於玩連線遊戲的朋友會是恩物,但沒記錯Xbox live不是已經可以做到了嗎?如果不是為了玩遊戲又何需使用XB1的skype?手機也有一大堆了吧?玩遊戲是有用但如果是VOIP的話在今天每人一部Android或iPhone的時代,有幾人會使用XB1來和朋友聊天大家心裡有數。
至於強調的「家庭娛樂中心」云云,有傳媒說MS比Apple更早做到﹣拜托!這種構思早在PS2時代Sony已經在玩了,但搞到現在還是失敗,甚至連Apple TV還可能比他們成功,而且這個在Apple產品之中已經算是不怎麼樣的了!一個老掉牙的把戲竟然還敢當成賣點也真是太厚臉皮了吧?說穿了就是XB1只不過是加入了PS3一早有了的機頂盒的「新」功能的遊戲機而已﹣而且還是跑特製版Windows的機頂盒!當然採用Windows是方便第三方開發者把Win8的app移植過去吧!如果加入聲控就叫做「革命性」,那Siri不就是第六星文明?
不過MS也知道他們的Windows升級(寫作升級,讀作執bug)是家常便飯,所以把玩遊戲的Xbox OS獨立出來,那即使win OS升級後出問題也不會影響遊戲機的功能了。而為了讓玩家在兩個系統中來回切換而加入一套管理系統,這就成了他們宣稱的三層作業系統,也就是在電腦的virtual machine搬到遊戲機上是新世界七大奇觀,而托這之福玩家就可以在一個大電視中畫一個小角落看NBA而同時又繼續遊戲。唔,這個倒是不錯,特別是又想看球賽但又玩遊戲無法分身的時候,一個電視就可以搞定倒是相當聰明的方法,只是因為看球賽而輸了遊戲就不是MS需要付的責任了⋯⋯(關於沒有向下兼容,這個會另文詳談,暫先按下不表)

你不敢,我敢!
在兩部主機未發表之前一直流傳兩家公司想禁止玩家玩二手遊戲,甚至出動鎖碟功能。但Sony結果還是不敢玩這招,始終這一招會引來很多問題,尤其是法律問題一但搞起來會很頭痛(這個之前已說,不再重複)。
但MS卻懶理這些﹣或者近年很少公司去告他們,律師閒得發慌,在XB1加入了二手限制機制,簡單就是你如果你想以另一個戶口玩遊戲就要多付一筆「開戶費」,也就是日後你買二手遊戲,回家後執行時不但要先取得網路認證,而且還要多付一筆錢給遊戲商。MS也真的算狠了,雖然無法禁止二手遊戲的買賣,但要你付多一次錢才能玩,這樣即使有二手遊戲也能從中賺錢了。不過筆者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我在二手車行買了一架車,除了付錢給原車主外還要多付一次錢給通用汽車?他們早已經在賣車子的時候賺了一次錢吧?原車主把擁有權賣給我,為什麼我還得付錢給汽車公司?當汽車公司完全沒有賣任何東西給我但卻要收錢?尤其Xbox Live已經收了我一次錢的時候!這跟本不合理!想想如果買二手遊戲還得多付一次錢,那還不如買一手遊戲算了,而當你知道遊戲沒有二手市場的時候,你還敢不敢買一些沒有信心的遊戲?這也是為什麼Sony以至各大遊戲公司一直不敢搞這套的另一原因﹣二手遊戲有助一手遊戲的銷量!MS現在竟敢來這套,就看看美國的玩家有什麼行動吧!不過這套系統即使存在但敢一敢真的玩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始終這種惹人厭的行為除了EA外大概沒什麼遊戲公司敢做就是了。
至於網路認證比想像中有常識(相比上面的二手收錢制),只要遊戲初次認證成功就可以,問題是和帳號綁定,這可好了,筆者的工作室的遊戲機有十多個帳號,這要怎樣處理?MS表示會有限量分享,大概是以主機為原則吧?即是認同一主機就可以分享到不同的帳號一起遊戲,但換主機再換帳號就不可以。這個反而問題不大,只要帳號認證完成的話遊戲可以拿到另一部主機也沒問題,也就是認證系統分為帳號和主機兩部份:同一主機內多位玩家可以同時認證,而已認證的玩家也可以拿遊戲到其他主機玩,但其他主機的其他玩家能不能也一起玩就要看詳細公佈了。只是如果上面的認證收錢制是有名無實的話,這套認證也只是開開玩笑而已。

超沒看頭的主機發表
由主機spec到功能都全無驚喜,一切老奉過老奉,而主機的造型更像是在黃金花三百港元買的micro ATX機箱,對,全世界也知你們公司沒品味,但也不要搞得像台大陸生產的便宜電腦機箱吧?
性能無特色,功能熟口熟面,遊戲又是那一堆大作續集,硬碟不能自行更換,連手掣也要買新的,做型更是難看得要命,唯一值得談的卻是綁帳號這種惹人厭行為。其實如此沒看頭的東西,為什麼還得搞一個獨立的發表會?E3一次過發表算了吧?別以為Apple和三星做得到,你們也可以做,即使三星的Galaxy很多功能都是法國大餐,但好歹也比這些有新意吧!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