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非娛樂的領域進軍?看日本遊戲界的未來取向
文:傑特
就像當年Sony和Microsoft入侵遊戲市場讓遊戲界爆發一場大地震一樣,Apple以iphone入侵遊戲機市場,讓這個沉悶很久的遊戲界又多了不少話題,由於Apple已經談了很多,所以這次換個角度,從已經打進遊戲市場的人而言,要怎樣迎接這位不速之客呢?
Apple的「白船來襲」
由於遊戲市場是一塊大肥肉,所以一直有大公司希望推出新遊戲主機,務求像其他主機廠那樣坐著就有大量權利金穩收,就像買座大廈等收租的寓公一樣。而第一次其他領域的巨頭入侵遊戲界而成功的是Sony,當年他們被任天堂擺了一道後心有不甘地推出Playstation,結果打下了Sony十年多的霸業,甚至一度將任天堂逼到相當難堪的場景(但不是危機,任天堂再差的年代還是巨有很大的實力,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夠以DS和Wii奪回遊戲界老大哥的理由)。而當Sony開始走牛角尖,遊戲越來越難開發而且過份向大廠大制作傾斜,變成中小型遊戲廠一間間地倒下,大廠也越來越苦之時,Microsoft以開發容易成本更低表現更好的Xbox殺進來,雖然要到Xbox360才真正取得成功,而且在日本還是無法打進市場,但以全球的成績而言其成績是不容否定的。
至於第三次則是Apple,其實這次比起之前兩次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畢竟之前兩家都各有優勢去進入遊戲圈:本身一個擁有巨大的娛樂產業、由電影音樂到家電什麼都來一筆,向遊戲界入侵是早晚的事。至於Microsoft由於Direct-X的便利以及多邊型處理技術高速成長,所以他們也很有條件,甚至比Sony更有條件打進遊戲界。但Apple呢?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笑話「Mac的最大弱點就是沒遊戲玩!」,雖然還是有一兩家廠堅持原則不使用Direct-X如暴雪,但絕大多數遊戲由於開發引擎都是windows專用,所以遊戲玩家還是不會想到買一台Mac來自討苦吃。即使iPod讓他們打進娛樂產業但因為只是一個供應商而不是生產商,所以也談不上有能力打進遊戲世界,而且Apple也沒有很強的態度要進軍遊戲市場,所以這次Apple以iPhone作為打進遊戲市場的「白船來襲」的確是嚇了遊戲界一大跳。
當然,最初Apple也不是一來就打著這種將Smatphone當遊戲機的主意,而只是想和黑莓等Smartphone等手機一較高下,不然他們就不會主打黑莓機在商業市場的優點Push mail了,但其容易開發的系統,完整的遊戲銷售門道、合理的授權費用以及iPhone的全球市場,都吸引越來越多中小型遊戲公司甚至是個人開發者想撈一票,甚至連最初興致缺缺的大公司如SE社也開始推出原創遊戲了。或者說,雖然在iPod Touch的發表秀時Apple表示這會成為一部遊戲機時,遊戲界並沒有太多人認真,認為再了不起就是手機遊戲的水準,但當他們驚覺iPhone是玩真的時候,就已打進主流遊戲市場了。
娛樂以外呢?
關於Apple的一來這次他不是主角,二來也談太多了,所以扭一個方向,就是面對這艘白船,任天堂和Sony這兩家也有手提遊戲市場的陣營該怎樣面對。
其實這次的最大問題是,iPhone能夠打進遊戲市場不是因為遊戲特多,而是這本來就不是一部遊戲機!這是一部Smartphone沒錯,像筆者買iPhone也不是只為玩遊戲吧?只不過是他同時有遊戲功能,而且越來越多開發者推出遊戲,才引起Apple以遊戲作為推銷的訴求。其實這和DS的一大堆學習軟件一樣,都是本來沒想過會成功,但因為先天條件而帶出一非主機設計者預料到的發展,最後甚至成為一大利多因素。而二者都是因為有觸控來出現這種轉變,化為新的財路,不過二者也同樣地雖然多了這個方向,但還是有著自己的本業,任天堂是遊戲,而Apple則是Smartphone,那只是一種附加價值而不是生命線之所在。
說到這裡各位也知道最大的問題是Sony了,對,相比起其他兩部機,PSP本身的附加價值是最低的,甚至刻薄一點是完全沒有任何附加價值,因為任何一樣都可以輕易找到代替品:看影片功能早在以前的PDA年代就已經可以,而現在任何一部手機都能看影片。至於聽歌隨便一部國產mp3機都可以做到,看照片很多手機也一樣可以,上網你會呆到用PSP上網而不是用iPhone又或者Android上網?數下來只有PS Store這個功能是獨家的,但賣的都是遊戲軟件又或者Demo下載之類,也就是PSP現在差不多是完全沒有任何非遊戲的價值是獨一無二﹣勉強的話就是大顯示吧?但前提是iPhone的電力實在很有限公司,而筆者又是一煲三四套動畫,如果iPhone能夠有更長的電力,又不需要玩PSP遊戲的話,誰要多帶一部其實並不輕的主機出街?
不是說專攻一項不好,而是PSP由推出至於真的是全無長進可言,除了機身較薄,光度更光,防crack更努力(汗...)之外,就完全沒有任何在硬件上加以成長的地方,而軟體PS Store也不算什麼新東西,比起來DS由Lite到i再到LL,任天堂都很努力地在硬件設計上改良以給銷費者更佳的使用經驗,軟體由於有大量的學習軟件所以也不成問題,至於iPhone則還在成長中,所以日後變化更大。但相比起來PSP就真的有種進退不得的苦況,由於設計問題不能推出學習軟件,但專長的遊戲部份卻左被任天堂,右被iPhone挖了一角又一角,現在除了機能遇算是有優勢之外其他已經所餘不多了。
其實很多人都知想打破這個困境不是搞什麼Go,而是將PSP和手機結合,他們又不是沒有手機經驗和資源,像任天堂想搞也搞不成,甚至比條件可要比Apple還是好得多,但偏偏掉在那裡不用,浪費大好的市場,想想能說電話的PSP,不但可以有更大的市場,而且對遊戲也可以有更多的活用吧?
沒電話又如何?
至於任天堂的問題也真的就是沒有手機經驗,不過他們也好像不大想打進手機市場就是了。
一直以來任天堂都視自己為一家玩具公司,他們有很多機會和資源去進軍其他市場,反正錢多到用不完,等於Apple也是錢多到花不完,但在公司的哲學上讓他們有一份堅持,Apple就是那種簡約美學,而任天堂就是玩具公司的傳統。在這份堅持下任天堂絕不會推出一些「攞你命三千」的產品,也不會搞一些和遊戲沒有直接關係的企畫,甚至那些教學軟件也不是任天堂而是一些小公司搞出來,在這份堅持下使任天堂無法直接去入侵手機市場,推出可以玩DS遊戲的手機。不過有一點好是DS的雙顯示在學習軟件上真的很有威力,而且巨大的市場也不愁買家買軟件,而本業的遊戲仍然堅強則是任天堂面對挑戰時的最大本錢﹣即使其他廠不替他出遊戲,自給自足也可以過活,但PSP和iPhone卻是以第三者的支持才能存在,一但只依賴自己軟件就玩完了, 這有很大的不同。
相比起沒有任何延伸價值可言的PSP,任天堂則是一早就開拓這個市場,所以面對的衝擊是最少的。
日本手機何去何從?
其實真正該慘叫的是日本手機,以前在傳統的封閉網路系統中一直吃香喝辣,但iPhone的獨一無二的系統介面,以及打破服務供應商和節目供應商的壟斷的新模式,讓遊戲廠不再需要受制於服務供應商而能有更大的彈性,更自由自在地推出遊戲在全球市場,而且開發平台亦更具彈性和親和力,由簡單小遊戲到3D大作也可以,成本的控制也可以因價錢而自由調節,說白一點就是徹底摧毁了日本近十年組織出來的手機遊戲市場。
當日本手機廠還是停留在不斷加硬件新功能,讓手機變成攞你命三千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改變一直以來的系統至至整個經營模式,去面對更強大的挑戰?當消費者不再被廠那種不斷買更貴的手機來玩遊戲,又或者將手機當成可用完即棄的不還保垃圾的時候,是該去面對挑戰,改變一直以來的方式?這是值得他們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