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偏見,嚴選最佳五大美少女遊戲
文:傑特
其實這也是前一陣子和責任編輯開會時他提出的點子:說某個討論區最近流行起選出心目中五大美少女遊戲/H遊戲。筆者偏見以為,這類題目的最大用處是用來目訴其他人你的年紀,就此而已。不過由於不久之前才花了相當工夫完成了個人一百本漫畫推賞,所以這次乘著沒有什麼特別的題材,來寫這個可以說是騙版位的黃金題目吧!(真坦白...)
筆者的“五大美少女遊戲”的準則是?
為了讓這篇文章看起來好像有點營養,不像其他雜誌的一些古裡古悝的爛企畫。現在筆者先公開選出心力目中的五大遊戲的一些條件,這樣既會減少無調的爭鬧,也可以讓這一篇文章看起來有一點公信力(雖然這個正是筆者的朋友最懷疑本人有沒有的東西),不是吃飽飯沒事幹胡思亂想跑出來的東西。
以下是筆者考慮的重點:
1:必需要有歷史意義!這遊戲必需要在美少女遊戲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如果它的存在影響了日後的其他遊戲,又或者它代表著某一種潮流和風氣的話,那就算有歷史意義。
2:遊戲的可玩性極高。始終遊戲就是用來玩的,如果沒有很高的遊戲性那就即使角色再怎樣漂亮或者故事再怎樣好也是沒有用。
3:創意要夠。這一點或許像和第一點相似。但實際上有差別,遊戲有創意不一定會影響到其他遊戲又或者產生一種新的派別,可能是創意太過頭成了曲高和寡沒有人質賞,但其獨特的巧思仍是閃閃發光。
基本上就是這三點,而很多人以為十分重要的故事,由於口味不同很難有一共通點,你覺得那故事感動落淚但我可能動也不動。其次是畫功,這點比故事更加主觀性,個個人的愛好都不一樣,根本不可能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像妹妹公主之流的美少女作品筆者就一點興趣也沒有了,但喜好者卻大有人在呢!
《Pincess Maker》GAINAX
說到美少女遊戲,《Pincess Maker》絕對是遊戲史上的斷代之作,因為這是第一隻將育成要素帶進美少女遊戲﹣甚至帶進遊戲界的歷史性作品,沒有這遊戲的話往後的《卒業》、《誕生∼Debut∼》等正統派美少女育成遊戲,以至到《Seek》、《綑綁之館》的調教系SM育成遊戲也不會存在﹣或者出現的時間將會大幅延後,可見這遊戲的歷史意義有多大。
遊戲的構思其實相當簡單:玩家作為一個小女孩的父子親,在她十六歲生日之前要教育、訓練她,讓女兒走出不一樣的未來。單從這裡來看就知這遊戲完全沒有故事可言,但又何必有故事?遊戲的有趣之處就是創造玩家和女兒的回憶,當女兒長成(遊戲結束)女兒就會寫信給玩家說她這數年的回憶,既可以滿足一眾玩家培養一個自己心目中的好女兒,也可以因應玩家的惡趣味將女兒訓練成各種古裡古怪的人,再加上遊戲設定女兒並非親生,所以和女兒結婚,來個『元祖光源氏計劃』(by?羽獠)更是遊戲的一大王道,而且不單男性玩家愛玩,女性玩家也不少呢!可見即使是美少女遊戲,只要遊戲性夠高的話不論男女都會喜歡的。
而作為經典美少女遊戲,《Pincess Maker》也是移植得最多的一作,由最早年的電腦到PC-E,PS和SS,甚至到DC以及今天的PS2都可看見其影蹤,雖然這和GAINAX的不要臉搶錢有關,但事隔這麼多年仍敢推出即表示這遊戲有獨到之處,讓老玩家以至新玩家再一次付錢買回來好好玩一下,這點可就不是什麼遊戲都做得到了﹣即使是Elf也不敢再將元祖的《Dragon Knight》完封不動的再推出來吧?
《同級生》Eif
由蛭田昌人加竹井正樹組成的夢幻組合的永遠名作,說到美少女AVG遊戲,《同級生》差不多是所有美少女遊戲愛好者必玩的作品,甚至說如果連這遊戲都不知道簡直就沒資格說自己是美少女遊戲的愛好者呢!
《同級生》最大的吸引之處是遊戲的故事性相當夠,像看一本小說,角色之間的關係複雜而誘人,玩家為了完全清楚整個遊戲世界的角色關係就不得不玩下去。另外這遊戲也是純愛系的美少女遊戲老大哥,差不多所有同類遊戲都或多或少受到這遊戲的影響。而往後的《同級生2》也像《Pincess Maker 2》那樣,承繼上一集的優點再加以強化。雖然因為蛭田昌人和竹井正樹都先後離開Elf而使幻之《同級生3》無疾而終,但其精神、角色設計(如美少女遊戲的角色“黃金比例”:正統派美少女,男人頭大姐,美人保健老師,大家閏秀,小妹妹,人妻,運動型少女,大學生,楚楚可憐的少女,一脫掉眼鏡即變身成美少女的大近視,超級大小姐等等),甚至某些角色成了某種類型的人的固有形象呢(如《同級生2》的芳樹已成了一眾變態OTAKU的『固有形象』,更誇張的是當筆者在日本的TGS會場拍cosplayer時,不少拍友還真的一副“芳樹look”呢!實在可怕)!
雖然這遊戲本身是H-Game(色情遊戲),但由於故事性佳,角色又漂亮,遊戲又好玩,所以即使家用版刪掉色情畫面仍然是相當有趣的作品,連台灣也將這遊戲中文化推出,是極少數即使刪掉色情場面也成功,以及即使中文化也取得好成績的遊戲之一。不過題外話,不論是蛭田還是竹井當他們離開了Elf之後就再沒有成功的作品,而Elf也再沒有辦法繼續推出《同級生3》,可見蛭田和竹井在Elf的合作實在是這間公司以及遊戲迷之福。
《心跳回憶》konami
在經典同人誌《心跳之拳》(注)中美樹原雷歐(笑)曾經提過,《同級生》和《心跳回憶》一直並稱為“美少女遊戲界的龍與虎”,單從這句話即可見這兩隻遊戲在美少女遊戲史上的不動地位。
在《心跳回憶》之前,所有的育成遊戲育成(或調教,看你的口味而家)的育成目標都是女方,玩家擔任女角的老師或調教師(爆)。不過到了《心跳回憶》玩家卻一改以前的風格,訓練的目標是玩家自己,為了追求心目中的女神而不斷去磨練自己,而且不單是訓練那麼簡單,也要多多約會女角去強化二人的關係。這種將育成和傳統的戀愛遊戲結合在一起實在是高招。由於加入了育成元素,使戀愛遊戲擺脫了以前那種“到某地觸發某事件﹣認識女角選某個答案﹣再往某地觸發另一事件”的傳統戀愛AVG公式,因為多了育成要素,使玩家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要照著流程表就可以『一拖幾』﹣尤其是遊戲最具獨創性(?)的『炸彈系統』,一但玩家一段日子不約會某個女角,她便會因愛成恨放出流言破壞玩家和其他女角的關係,由於之前會在女角的資料表上以炸彈表示那一位女角想中傷玩家,所以便以『放炸彈』來指這種敵人(?)反擊的行為,為了“拆彈”玩家就得約會該女角,這個系統的可怕是到了第三年中後段一但目標女角的愛情度不夠高,同時又有多個女角同時放炸彈的話玩家就得在極之不足的時間之內不斷拆彈。而這也成了這遊戲系列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基於女角的個性使炸彈出現的機率也不一樣,因此更加有趣。
相比起之前的兩個遊戲在每一集之間變化不大,《心跳》系列差不多每一集都有相當大的改進,加入的新系統以及改進上一集的問題都看得出制作群的用心。如第二集開始強化各女角的關係,第三集的打扮系統以至《girl's Side》的友情系統,都是相當別具用心的設計。而有別於其他戀愛遊戲,《心跳》的OTAKU爆笑劇情其實是極多的,惡趣味笑料以及搞怪玩意更是一堆堆(經典:
FF風的戰鬥場面,傳說之鍾之迷,以及心跳GS的古怪服裝),保證玩家會邊玩邊爆笑。可以說,在爛遊戲不停地出的柯爛米之中,心跳系列不論是正傳還是外傳都可算是美少女遊戲之中質和量都達極高等級的遊戲。
《櫻大戰》SEGA
說到近十年SEGA最具代表性的遊戲,《櫻大戰》肯定可以和VF系列、創造球會系列並為最成功的遊戲系列﹣因為其他廠跟本無法在這個領域上向SEGA作出任何有一點兒威脅的挑戰。
說到這個原先差一點就被SEGA高層“投籃”,但最後在入交昭一郎堅持下誕生的遊戲,可說是近年多重遊戲模式結合出來的代表作:既有傳統的AVG,也有戰棋模式的戰鬥場面,一大堆小遊戲玩個不亦樂乎,以及很動畫式的故事架構,將各種特別的個人風格結合起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櫻大戰世界了。而這遊戲也成功地引證了:人設是美少女遊戲的不可或缺要素,但不是一味美少女就好,個性十足的美少女才能為遊戲打好基石。而往後第二、三、四集遊戲都保持相當的故事完整性,加上因應技術的進步使遊戲性大為提升,這一點也是櫻大戰系列為何由九六年至今仍深受歡迎﹣相比起其他美少女遊戲,櫻大戰系列一直都以引進最新銳制作技術以提升遊戲質素見稱。如《櫻大戰3》影片就是最早一批(沒記錯應該是第一隻遊戲影片採用)將2D動畫結合3D機械而成,而遊戲中將靜止的膠片原畫和動畫連接得不著痕跡也是它首創,而戰鬥時取消正方型棋盤使戰鬥更多樣化也很高明。而這也是為何櫻大戰系列能夠在一眾美少女遊戲之中脫穎而出的另一原因:在美少女包裝之下,是SEGA一貫的頂級技術的結晶。
雖然論銷量它比不上那些百萬大作,但卻是現時極少數“保險級”遊戲﹣即是說遊戲的銷量十分穩定,不論任何時間推出都會有一定銷量,在今天越來越多大作遊戲的銷量跌到新低點的時代,這種保險級遊戲的存在可謂難得,更別提這是最好賣的美少女遊戲哩!
《Noel》Pioneer inc.
最後要談的遊戲名氣更定不如之前的四套,但論特色卻是不相上下,就是第一隻(也可能是唯一一隻)沒有字幕純以聽解來玩的美少女遊戲《Noel》了。
《Noel》的遊戲理念很簡單,玩家在某一天認識三個美少女,然後利用視像電視話增加她們對你的好感,其實整個遊戲和一般美少女遊戲沒有什麼分別,但因為它採用全語音不出字幕的方法,所以對於玩家日語的聽解能力是一件相當大的考驗,而且玩家必需要在對話之中收集話題以繼續對話,這些都是Noel(忘了解釋,這個字是法文,意指聖誕節)系列的特色。不過最厲害的是在SS上推出的第三集,遊戲一改之前的追求美少女形式,而改由玩家利用視像電話以及Hacking形式收集情報,以救出被恐怖份子當人質的女主角以及她的同學們,由於時間一到就會失敗,所以玩家必需要在極有限的時間之內得知女孩子們的所在地,再指示她們逃出,難度之高可說美少女遊戲之中的異數。
唯一可惜的是這遊戲在第三集之後就再沒有推出續作了,而該遊戲的人設筆者再也沒在其他媒體之中見過他的作品,實在很可惜。
(注)心跳之拳,台名叫純愛手札之拳,可說是同人誌界的幻之名作,該作者宇無奈英雄將心跳的角色套入《北斗之拳》的故事之中,再加入無數惡趣味的點子而成的惡搞同人誌。
(原文刊於遊戲週刊《GameWatch》,本筆者是該刊自由主筆,要多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