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還迷信硬件性能?遊戲主機硬件論2006版
文:傑特

  早在本誌的第一年(還是第二年?不記得了)筆者曾經寫過一篇談主機硬件的文章,事隔三年,正當新的主機又再出現,新的戰爭又再爆發,但傳媒和一般人的想法似乎沒有變,但遊戲廠在硬件上的思維卻又有了改變,所以決定來一個2006年的版本,分折一下遊戲主機廠在硬件上的思維和方向。

  

影像至上主義的瓶頸

  一直以來,電腦上的CPU都是以倍頻來作為加速的手段,即使本來一次可以做十件事,現在可以快一倍的速度來作就可以做二十件事之類。不過到了這兩年由於技術上的問題不論intel還是AMD都知道單是一味提升工作頻率始終是會有極限的,所以現在改為加芯﹣即是同一時間內以前是一個cpu工作,現在則是兩個,那即使是同一頻速度工作的效果自然加倍,這就是晶片廠不再追肓目追逐速度的改變。

  其實現在家用遊戲機也進入了這個瓶頸位,沒錯,這次PS3和Xbox 360仍是主打其多邊形的處理能力有多強大,可以作出多幾像新的影像,看MGS4的畫面你會以為這是CG影片﹣其實是影片沒錯﹣而不是經主機即時運算。兩部主機所表現的強大能力都是讓遊戲的畫面質素更能提升所必要的。但問題是,這種不斷加多邊形,不斷挑戰作出最接近工作站作出的CG影片的即時運算,要到什麼地步為止?但如果我們細心地看的話,宣稱要比Xbox 360要強得多的PS3的畫面,其實並沒有如此大的差別,甚至說DOAX2的女角們絕對不會比FF13的角色差多少,如果PS3真的是如此地強大的話,那FF13和MGS4的水準應該可以有壓倒性的分別吧?但事實上別說是Xbox 360,甚至比起GameCube也不是贏太多,看看NGC版的bio 0,你真的覺得實際遊戲的畫面差過PS3數十甚至上百倍嗎?

  其實原因以前也說過:當要在640X480的電視畫面上塞大量的多邊形,當塞到一個程度就會出現飽和,再塞下去也不會有很明顯的改變,玩家再難從一般的肉眼和普通電視來確認出究竟放了多少多邊形,在這個階段主機的性能即使再提升也是沒有明顯的分野,也是家用遊戲機的一個瓶頸位。

  

HD影像是解決妙方?

  由於畫面的解像度所限,所以即使主機的性能再強也沒有辦法表達出來,那樣的話一直以影像主打的Sony就失去了他們最強而有力的武器了:當年PS和PS2的成功理由之一就是他們的畫面,如果畫面不能有壓倒性的威力,那他們怎能夠再用這招壓到任天堂和Microsoft?所以他們便想以HD影像作為打破這個悶局的利器。

  其實High Definition(HD)影像日本也日漸流行了,很多電視節目也已採用了這種由NHK推廣的1080P、1280x768的高解像度的影像,這種影像的好處是即使採用四十吋的大型電視仍然能保持清晰的影像,而不是傳統VGA那種一但放大就會出現一格格的粗糙畫面。採用這種制式廣播的最大好處是,即使受眾的電視只是十四吋也沒關係,反正放大會出問題但縮小就不怕,但有支援HDMI的大型電視就可以有完美的影像。而隨著HDTV這類產品的普及,遊戲機自然也可以從中獲利:因為畫面變大了,所以可以放進更多的多邊形,那主機自然有更大的空間來表現其強大的畫面處理能力了。而這也是Sony這家一直以影像掛帥的公司,想以其他方式來繼續保持其影像優勢的手段。

  當然,這種手法要成功的先決條件就是全民普及地使用動不動就四五十吋的HDTV,這樣PS3的強大影像處理能力才能有用武之地,不然一部17吋的小電視又或19吋的LCD,你的肉眼能看出分別嗎?相信各位或多或少都看過以HD制式播放過的節目,你在小小的電腦LCD又或者廿多吋的電視上能看到明顯的差別嗎?甚至單是看到差別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絕大多數是看不出分別的。

  那為什麼Sony要在HDTV還未普及的情況下強推可以輸出這麼高質素影像的主機(當然,這只限六萬多日元的貴版PS3才有HDMI來展示這種威力,便宜版免問)?先不管sony為了成就次世代的DVD Blue Ray Disc的標準這點,單是主機的性能來看,由於Sony認為一部主機是可以用過十年八年的,現在的確用不著,但過幾年之後到了2010年,到時HDTV應該成了市場的主流,即使一般庭都可以有一部,那時擁有HD影像輸出的PS3自然佔優了,而隨著時間主機的成本也會下降,那時就可以便宜地賣出主機來賺錢,再加上遊戲廠的權利金那自然沒有失敗的道理﹣理論上就是如此。

  

PS3 vs Wii = Vista vs OS X?    

  關於Sony這種主打影像的想法先不去批評其好與壞﹣或者說,Sony除了強調其影像有多強之外,還有什麼武器可以祭出?但Sony那種『一部主機先用大錢來開發,再用十八八載,越賣越便宜』的手法,究竟還能不能?反觀近兩三年任天堂卻一改作風,出機的次數十分密,NDS推出只不過是一兩年就推出NDS lite了,而現時Wii的價錢以至Spec更難相信是可以用上五年以上的長命主機?這種擺明是炒短線的作法和sony那種傳統的作法又有什麼分別?

  現在的情況如果要舉例的話就是Microsoft的Windows和Apple的Mac OS,現在離XP推出已經有五年多了,而最新的情報表示次世代的Vista將要到07年的第二季才會推出,而且有遲沒早。但反觀Mac OS X卻平均一年半就會推出一個新版,更新的速度密集之餘,價錢也要比Vista現公佈的定價便宜得多。Apple這種做法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盡可能讓手上的OS保持在最先進的狀態,沒錯,Vista可能要比10.4強大,但06年年尾就會推出10.5,那時OS X的技術又會比Vista好,結果Microsoft只要延後發售日期來提升Vista的技術,而當Vista推出之後一年(如果真是07第二季發售的話)apple就會推出10.6來保持技術的領先。沒錯,每次雖然都只是一點,但就是能比Vista強。

  而任天堂現在就是這種手段:先用現成的技術,以最低的成本推出最適合『現時』市場的主機﹣甚至連HDD都不包在內,玩家想將下載回來的遊戲搬走?可另配SD card,這樣連硬碟都省了,反正不主打online MMORPG的話HDD不是必要的(最低限度,現時仍未有資料說有硬碟),而只打算賣個兩三年,之後再用當時的技術依照當時的市場推出最適合的主機。像兩年前推出NDS,今年推出NDS lite,兩年後再推DNS ex(假名)云云,由於賣得便宜,所以消費者不會太過在乎兩三年就換一次機,但任天堂卻能保持著價格優勢,因為他們要做的不是『最好』的主機,而是『最合理』的主機,在現時市場的限制之下作出最適合今天市場的主機出來,而不是像Microsoft或sony般花大錢開發一部主機然後用上十年八年。不過也不能怪sony那種作法是錯,因為他們花大錢用上最好的技術,推出最好的產品,那當然希望能用上多年吧?不然怎回本?但任天堂卻改變了過往那種傳統的「長命主機」的做法,而只用現時能夠買到的最適合技術,開發出最適合的主機,不但減低硬件的開發成本,也減少遊戲廠的開發成本,廠商仍是用回以NGC為基礎的開發套件,那即使三年後推新機,由於核心不變,所以只要在舊開發套件之中加入新的部份就可以用了,大為減少了學習新系統的陣痛期,廠商更能壓低成本、快速的開發遊戲。

  現在可算是兩種不同的遊戲哲學的一場對決,究竟是傳統那種為顧客提供最佳的產品,貴一點﹣甚至不只是一點而是二三四點﹣的遊戲機再用過七八年,等到又老又殘時才推過另一部領先時代的主機?還是兩三年就換一次機,雖然不是技術上的最佳、但卻是最符合廠商、遊戲公司以及顧客的要求的主機,而且讓顧客以合理的價格不斷地擁有最好的產品?可能二者最終也是要付出同樣價錢:60000日元用八年vs25000日元用兩年半,如果跟著換機的話那八年後其實花在任天堂上的錢是一樣的(這可不是2ch那些惡搞圖表的玩意哦!),只是一邊一次過付六萬然後等著它變舊,另一邊則是隔一段日子再付錢,但總是有最新的產品。

  

貴價主機時代已過?

  一直以來遊戲市場都有一個常識,就是一部新主機都是天價的,動輒就要五六萬日元,而遊戲的價錢更是越來越貴,以前能夠賣上過萬日元的遊戲就只有光榮的電腦SLG作品如信長、三國,但現在連FF12也賣到九千日元之譜,筆者小孩年代一片DQ4賣上四百多元已經是天價,但現在四百多元的遊戲滿街都是,雖然生活指數提升遊戲賣得貴是必然的,但這種形式也看得出遊戲已經脫離了傳統的小孩玩具,而變成了即使在職人士也不見得個個願意付的高尚娛樂。

  但隨著NDS和NDS lite的大熱,眾人發現其實遊戲只要賣得便宜,主機只要賣得便宜,其實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買遊戲來玩的,現在PS2遊戲市場的大縮水與其說是玩家不再喜歡玩遊戲,還不如玩家不再想花那麼多錢來買遊戲,結果只有一兩隻大作是能吸引到玩家付錢,但其他二三線遊戲就沒有人問津。而任天堂顯然看穿這種事實,所以在他們的新主機Wii除了創意無限的體感手掣之外,總括來說就只是兩個字:便宜!主機便宜手掣便宜遊戲也便宜,甚至連廠商開發遊戲的成本也便宜!將遊戲推回一個合理的價格來讓廣大的玩家享受。Sony一直強調他們的PS3是如何地貴氣,小島秀夫也曾以高級餐廳來比喻PS2。但遊戲不同於吃,尤其是電視遊戲機從來不會是上等人的娛樂,上等人有更多更好的娛樂等著他們,而遊戲機一直都是平民的玩意,只有平民沒有錢出國駕跑車滑雪時才會玩遊戲機,因為遊戲機是成本最低兼能安座家中的娛樂。

  但Sony以為那些有錢有閒的階段會花大錢來玩遊戲,沒錯,他們是會玩遊戲,但這種階段即使個個都買遊戲也不多吧?而且能收他們多少錢?十萬日元一隻遊戲?不可能吧?真正賺錢的還是廣大的中下階段平民,他們才是遊戲廠的真正米飯班主而不是那些有錢人。但Sony卻一直想將遊戲變成一種貴族玩意,那結果自然是玩家漸漸離開了。

  現在任天堂就是負責將這些離開了的廣大遊戲迷拉回來,能不能成功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