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遊戲專題

Hudson命運默示錄
文:傑特

其實當去年高橋名人(高橋利幸)離開Hudson的時候,筆者就已經預感這家公司的命已經沒多久了。果不其然在進入2012年後konami就宣佈將整間公司吞進去而只保留品牌,也宣告這家曾在上世紀紅極一時的遊戲公司正式進入歷史。

先由名人談起
這當然不是馬後炮﹣因為誰都想得到,當高橋名人宣佈要離開他一直工作的老家Hudson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這家公司的招牌消失真的只是時間問題,道理很簡單,像高橋名人這類已經和一家公司畫成等號的吉祥物式人物,如果不是有什麼特別原因,他是絕不可能離開公司的,因為沒有Hudson的宣傳,高橋利幸就只是日本無數的遊公司宣傳部主管之一,但因為這家公司才會變成「名人」,才會像今天單是在媒體寫個稿露個面就有錢收。而他的人氣也和這家公司密不可分,甚至有種共生關係,真的只有在不能再留下來的時候才會選擇離開。
這樣說吧,高橋名人的時代正正就是Hudson最火紅的年代,當時這家公司在遊戲界紅得發紫,推出無數深受玩家歡迎的遊戲,甚至像炸彈人、桃太郎電鐵這些遊戲今天還是有其號召力,而高橋名人就是在這個年代替Hudson打拼,讓這家在北海道成立的公司成了全球皆知的遊戲品牌,想想誰會不知道炸彈人?誰會不知道桃鐵系列?還有天外魔境呢?PC原人?近一點還有《往北去》這隻很有地區色彩的GAL Game,而且各位可能沒留意到,任天堂最有名的合家歡遊戲系列之一的Mario Party的開發也是Hudson!
所以雖然這家公司在遊戲界從來不是最多產也不是最賣錢的公司,但其實也為我們帶來不少名作,尤其是他們最擅長的合家歡系名作,讓我們渡過無數三四知己在家中找不到遊戲眾樂樂的夜晚,也給我們看清身邊的友人的真正面目的機會﹣有玩過炸彈人、桃鐵等合家歡遊戲就知道,那位平日很客氣的有禮的朋友,原來在遊戲上是可以如此陰濕賤格的。甚至如果不是這家公司的合家歡遊戲的話,還真不需要推出五合一的手掣分插器呢!

PC-E的犧牲者
不過如果你看一看這家公司的歷史的話,就會發現這家成立於1973年的老字號公司,最紅的時代正好就是NEC的遊戲主機PC-Engine的年代,甚至說Hudson和PC-E的關係就像Namco和Playstation的關係一樣,都是一部全新主機的草創期的主力戰將,如果不是有這家公司在支持,PC-E跟本不可能抵擋財大氣粗的任天堂的攻勢。
事實上在PC-E年代的Hudson也真的是當時日本最紅的遊戲公司,像天外魔境就已經是不少老RPG迷心目中的名作,而全語音和動畫風的演出也超出當時同期的DQ和FF太多,而這遊戲也是今天RPG動畫風的祖師爺。不過更重要是他們是和NEC一起負責開發PC-E一系列的遊戲主機,其中不少都是即使今天回望還是很有創意的點子,像Core系統就是以主機為中心的週邊配件組合設計,這種將個人電腦的組合模式放在遊戲機上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厲害的玩法。還記得PC-E和CD-Rom2的組合嗎?當時你只只要將主機插在CD-Rom2旁邊加個蓋子就可以像拿公事包般拿來拿去,人家是手提電腦,你是手提家用遊戲機,而且這比Apple的iBook在電腦上加把手還要早上七、八年!至於PC-E GT和Game Gear都是第一代可以在遊戲機上看電視的手提機器,還有真的很科幻風設計的PC-E SG,都是那個時代最流行的玩意,如果你家中有一台保證會成為風頭人物,每個朋友都爭著要去你家玩遊戲。
不過隨著任天堂推出超任後,NEC和Hudson就開始露了底,他們的PC-E的Core系統不是不好,但在遊戲機這種完全封閉的體系,以及當時其實仍未算是成熟的週邊設計下,實在沒有必需讓最古老的手掣在新主機上使用。至於當遊戲技術由8bit跳升到16bit的時候,Hudson的技術力不足的問題就出現了,他們沒有辦法追上任天堂和SEGA的技術力,而不斷亂出主機的結果讓玩家不知所措,至於PC-FX的不斷跳票則是使最忠誠的支持者也失去耐性。而隨著PC-E退出遊戲舞台,Hudson也退出遊戲舞台的第一時,雖然他們還是有繼續開發遊戲,但已不再是玩家心目中的寵兒。
如果說PC-E這台主機的結束最大的受害者的話,絕對不會是NEC,因為他們還有其他業務。而是差不多將整家公司賭注上去,結果卻是敗陣收場的Hudson。

追不上潮流
當然,Hudson在超任年代的不濟我們不能武斷地說有關還是沒關,因為我們都知道那時的任天堂真的是遊戲霸權,你竟然敢和其他公司合起來搞對抗?保證打到你永不翻身!對於這種『順任者生、逆任者亡』的任天堂霸權年代相信Namco、Square這幾家替Sony打造PS的公司會有很多故事告訴你﹣尤其是連Square當年在超任的地位也一樣給任天堂不留情地打臉的時候,那其他公司是如何地敢怒不敢言就可想而知了。而可以推想當初Hudson會和PC-E合作而不是留在紅白機當好孩子,其中的原因和任天堂的態度有關。
不過當任天堂的超任皇朝被Sony的PS皇朝取而代之的時候,Hudson還是追不上來就不是因為外在壓力了,而是這家公司真的追不上PS的高速發展。
PS出現的90年代中正好是遊戲由傳統的點陣畫面轉去多邊型遊戲畫面的世代,而即使你完全不懂程式編寫也知道點陣遊戲和多邊型遊戲在技術上是完全不同的。當其他公司的遊戲已經進入三維的遊戲世界,但你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平面遊戲,那又怎會不落後?特別是當時正好是遊戲界的第一次技術爆發年代,每家公司都拼命地在多邊形遊戲上下工夫,像FF7那種『偷雞』的以CG地圖扮3D的做法,SEGA的VF那種革命性的格鬥遊戲,還有各種怪異(對,是怪異,因為即使到今天還是很難理解塔羅牌占卜為什麼要用上多邊形效果)的多邊形遊戲,都是在那個還在摸索多邊形繪圖能為遊戲帶來那種不一樣的樂趣的年代。但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Hudson卻是獨獨缺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2D平面世界,推出炸彈人又或者桃鐵,最了不起也只是往北去又或者天外魔境﹣最慘是天外魔境還跳票兼越出越不濟!

沉下去了
公司在2001年被konami注資而成為子公司,原因是支持他們的主要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經營出問題,而這也是九十年代中期他們無法改善體質的原因﹣開發遊戲是要花錢的,多邊形畫面就更花錢,沒有銀行融資又怎出得起錢僱用更優秀的人材,買更好的器材?不過在PC-E年代的失敗也是讓Hudson無法問其他銀行借錢的原因﹣人家一看你在PC-E的成績而且還惹了任天堂,誰敢把錢借給你去經營?而本來的拓殖銀行又出問題,財源更差做成公司無法在多邊形年代轉型成功,結果就是被konami注資收場。
雖然在本世紀的前十年Hudson一直都是konami的子公司,但他們並沒有利用有錢有人的konami來強化體質,而只停留在桃鐵又或者炸彈人的年代,完全不思上進﹣如果試過而失敗還好,但你們想到有PS到PS2年代有幾隻Hudson的『次世代』遊戲?看看他們的遊戲列表認得出來的名字都是十多年前的PC-E年代產物!而這幾年TGS看來看去的還是桃鐵!這樣的公司又怎能不倒下?

時代的眼淚
當然,Hudson其實還是比較有運氣了,好歹Hudson這個名字還是會被保留在konami的品牌之內,而不會連渣也不剩。但像也算是名牌之一的TAITO卻在2010被Square Enix吃下肚去連屁也沒一個,他們推出的遊戲更多而且還開遊戲機中心,但又有幾人留意到這家公司其實也和今天的Hudson一樣只留下品牌,就像遺跡上插上一塊告示牌寫著某某跡地那樣?
雖然這真的是沒有辦法的事,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追不上時代的就注定倒下,而遊戲越來越跨國化、密集人材和高成本投資的年代,如果不能追上那些大公司的步伐就注定會消失,甚至即使手提電話遊戲走紅但他們還是無法從中得利,除了一句無奈之外還有什麼話可說?
當我們看著那些賣上千萬的大作,以及那些風光的跨國遊戲集團的時候,也不要忘記這些在遊戲還是草創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的人,沒有他們的努力,遊戲界可能不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