ニコニコ動画實況對遊戲界的影響
文:傑特
話說某天在網路上看到任天堂的岩田聰在他們的股東大會中提到網路短片,這番話讓筆者留意到所謂「實況」在各大動畫片網站的盛況,這的確是值得一談的題材吧。
岩田聰的意見
在2010年6月29日的第70期任天堂定期股東大會中,有人問岩田聰關於任天堂的支持者的創作,如遊戲的同人漫畫、短片、以至網頁甚至樂團等等,這有否觸及版權問題一事。
岩田的回應是其實這類有可能侵權的行為任天堂是採取默認的態度(『神奇寶貝H同人誌告發事件』苦主淚目((注))),他們不想將玩家覺得任天堂把他們當賊辦。當然如果搞得太過火去到破壞產品的形像還是不可以接受的。但另一方面小提大做去對付一些小事亦不切實際。總之如果有人覺得有可能破壞了知識產品的形像大可以去任天堂那邊投訴,他們必定會作出處理。
簡單地說就是,只要沒有人投訴任天堂基本上是不管所有二次創作,管你用小提琴拉瑪利歐,又或者Cosplay比姬公主,以至將《Super Mario Galaxy》整隻遊戲的攻略影片放上ニコニコ動画都沒問題。當然如果有人投訴玩得太過火的話任天堂是絕對會出手的。
從這個回應來看任天堂的確比起以前來得開明,或者說包括konami在內的日本遊戲公司已經比較能忍受這類二次創作,想想當年konami為了保護她們旗下的『一姐』藤崎詩織是如何地動刀動槍,結果爆出一本傳說中的名作(?)《心跳之拳》。而現在隨便去一家同人誌專門店都可以找到一大堆《Love Plus》的同人本。就知時代真的不同了。
不過比起來任天堂其實亦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角色被破壞形像的問題,始終他們的顧客層不是連同人誌是什麼也不知的小孩,就是出來工作的一般成人,這類人跟本不會搞什麼二次創作﹣最少筆者記憶中以任天堂遊戲搞出的同人作少得可憐,所以他們倒是沒有這個急切需要就是了。
(關於日本的版權持有者對二次創作的容忍問題,由於這主要是漫動畫方面,所以各位可以去另一邊看筆者在本誌的另一個專欄。)
另類的「自我表現」
除非你玩的遊戲並不需要很高的技術,否則當完成一個很難的關卡時總希望能夠拿出來秀一下,向朋友吹噓一番,別的不說,筆者的一位機戰迷友人就曾經展示過他那種「殘局式」的一擊收捨HP低至某個數字會逃走的首領的陣式。如果連回合制的遊戲也可以作出這種高段玩法的話,那其他遊戲玩得好當然會想炫耀一番吧。
以前作了一次精彩的遊戲,想秀給朋友看只能夠叫對方來自己家玩一次,但這不但很麻煩,而且既然是高難度技巧就不是每次都能使出來,萬一請了朋友來但緊張而無法重現那就丟臉丟大了。所以當時會有一些玩家乾脆找一部VTR將過程拍下來播給朋友看,來個「有片有真相」。
當然,這種做法只能向少數朋友炫耀一番,到網路時代比較好也只是將影片上傳到私人空間,但在那個網路慢得要死的時代看一條影片也真的很麻煩,而且要找個大空間來放影片亦是問題,所以不少玩家都會利用『邪道』方式來放這類實況影片又或者MAD片,反正喜歡的就下載,下載完成就可以看而不必老連在線上呆等。但這種方式的問題是你無法知道觀眾的反應,是欣賞?吃驚?還是吐糟?完全沒有任何交流可言,當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這條影片,成就感有限。
ニコニコ革命
說到這個日本最大型的動畫網站相信各位也是常客,這個動畫網站的最大特色是可以在影片加入自己的評語,而這些評語是直接顯示在影片之上,而且還可以決定顯示時間。而這也成了ニコニコ的招牌特色,對一眾ニコニコ鄉民來說比起影片更重要是那些評語,當然有些是惡意攻擊,但很多都是創意滿點的對白,又或者惡搞等等。而且因為付費會員在留言上會有更多的設定,所以經常會出現很多笑到肚痛的惡搞。而這種上傳者有上傳者惡搞,觀看者也有觀看者的惡搞,二者合而為一的做法成了ニコニコ最吸引人的地方,因為在這裡即使你不上傳影片還是可以一展才華,像大量的空耳字幕(經典之一是『哥哥你好英俊』和大統領系列),彈幕攻勢(在一個極短的時間有放出大量留言,由於多到足以蓋過畫面所以又名彈幕攻勢),以至各類ASCII文字圖等等,創意源源不絕。
雖然Youtube有全球性的市場,但在ACG界之間ニコニコ卻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因為有了這個網站讓一大堆擁有無盡才華但卻浪費者搞MAD片的職人有了空間表現。而看影片的人也可以加入一起玩,而不是只能在影片下方的回應欄留下跟本沒有人會看的回應那麼無聊。這種真真正正的互動可算是網路界的一個小革命,打破了影片供應者和觀看者單純的供求關係,而變成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一個空間。
自製影片攻略
除了MAD片又或者將版權影片「偷雞」上傳之外,有一種介乎合法和非法之間的影片也有不少人上傳,就是玩家將自己玩遊戲時的影片拍下來上傳了。
這種將自己的遊戲過程上傳到ニコニコ上給人看的玩法最大好處就是有多少人看一眼知道,而觀眾也可以立即留下感想。另一個好處是一般攻略只停留在文字領域,雖然在雜誌可以放上圖片,但再多的文字圖片都可能比不上一段影片,特別是一些動作遊戲文字要描述如何過也真的有困難。但動畫就簡單多了,那裡跳起那裡迴避都明白地做出來,看一次不明白看兩次,兩次也不明白就三四次,只要照著做就一定可以做到,那還需要看雜誌攻略本嗎?
不過這種做法其實是犯法的,因為遊戲公司擁有遊戲的一切版權,即使只是播放影片其實也是侵權的一種。沒錯是有像神谷英樹那種自己將玩《BAYONETTA》的過程上傳,但老闆自己搞和一般人搞是兩回事,所以這裡其實是有一個灰色地帶:理論上遊戲公司可以要求網站將影片拿下來,甚至控告上傳的玩家。
影片的威力
不過比起打遊擊,這邊播放那邊立即上傳,而又立即被要求刪除的動畫公司和上傳者的攻防戰,遊戲倒是比較寬容。像某些職人將機戰OG和大量美少女動畫的角色混在一起搞的偽機戰OG廣告就一直健在。理論上單是OP那條CG寺田就大可以要求網站刪除,但那條影片卻還是健在而且還一集集地出下去,為什麼?
遊戲和動畫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動畫你看完就算了,動畫本身就是商品,也就是說如果你對畫質沒有要求的話看完那條低解像度的影片就不用看,這當然會對電視台的廣告商以至影碟商做成損失。但遊戲卻沒有這個問題,因為遊戲不管你看幾多次都不等於親自玩的!或者你可以靠影片看完整個MGS4的故事,但卻不能感受到遊戲的樂趣。而這正正是遊戲系影片在ニコニコ較少被打擊的原因:遊戲公司很清楚玩家不管看幾次影片都不能取代遊戲的樂趣,但卻會因為看了影片而吸引玩家去買遊戲,這不是一個極佳的宣傳機會?而且比起不知有多少人認真看的廣告,在網站上的影片每一個紀錄人次理論上都是真的想看(不算連按F5衝收看次數的工作員),那要知道遊戲的受歡迎度就很簡單了。再加上留言往往是對遊戲反應最直接的一堆,比起那些跟本沒幾人會認真填的問卷,那些彈幕可是不留情的,遊戲好就讚,不好就罵,直接了當。
所以遊戲公司除非特別理由否則對這種其實是很明白的侵權行為都是隻眼開隻眼閉的。而上傳者當然不會給你客氣,像MGS PW的大量惡搞片,神谷英樹的「官式」遊戲實況,以至各類有的沒有的影片都紛紛上傳,百花齊放。
更互動的宣傳門道
雖然比起實際試玩,動畫只能看還是差那麼一些,但在宣傳遊戲上卻有著很大的作用,而惡搞及留言也有助吸引其他沒玩的人進來。當然,這和傳統的電視又或者路邊試玩秀的效果沒那麼好,也很難以這些收看數和留言數來真接判斷宣傳的效果。但相比起傳統的門道,ニコニコ這類網站有著更互動、更便宜的優點,甚至遊戲公司可以一塊錢也不用出亦沒問題,那,遊戲公司又怎可能去打壓這些免費替你宣傳的玩家?
注:相傳某一本口袋怪獸的十八禁同人誌中畫了比卡超被另一隻口袋怪獸上了的劇情(也就是人X交啦!),任天堂一怒之下找警察抓了該同人作者,以色情創作和侵權起訴,該作者一嚇之下真的就如文字所指「嚇傻了」。不過筆者試著在網路上求證卻找不到事件的出處,所以是否所謂的『都市傳說』則不明,但《心跳之拳》的作者被konami告的事倒是真的,甚至還有同人發起集資給該作者打官司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