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PAC-MAN看「女孩子們的遊戲」
文:傑特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說Pac-Man被健力士列入最成功的街機遊戲,該文作者Eric-Jon Rossel Tairne提出該遊戲的成功點為「女性向」、「革新的遊戲性」、「故事性(?)」,這位老外行家的文章不是這次的重點,而是想談談:什麼是「女性向」的遊戲?
給女性玩的遊戲
一直以來電視又或者電腦遊戲都是男性為主,雖然也有部份像筆者的妹妹會玩玩《The Sims》又或者FB的農場遊戲甚至《心跳回憶3》,但她這類其實算是比較冷門的例子,不能當成主流女性的取態。
在談女性向遊戲前,先得分一分類,因為即使是給女性玩家但也分成好幾類:
1:一般女生玩的遊戲,像本來一開始談的Pac-Man,泡泡龍,四川等等。
2:給少女玩家的遊戲,如《遙遠的時空之中》,《薄櫻鬼》
3:腐女向遊戲,如《鬼畜眼鏡》、《STEAL!》
這三類女性玩家比較多的遊戲由上以下是口味越來越重,一般女性玩的遊戲即使男生也會玩,但腐女向遊戲卻真的非好此道者不能接受了。
機場的「女生止步」
傳統的遊戲機中心,由八十年代開始不是賽車就是戰機,不然就是打通關式的動作格鬥,再不然就是麻雀遊戲之類,現在再多咭片遊戲和對戰格鬥,但除了一些例外的女高手,玩這類遊戲的差不多全都是男生,現在禁了煙還比較好,如果在禁煙法登場之前不吸煙的朋友進一次機場全身都會是煙味,而且不良少年盤據,在那裡見到的女生絕對不會被當成純情好孩子,而絕對會被標成不良少女之類。而最慘的這絕大多數都是事實,想想筆者學生年代在機場見到的女生純品極有限,粗話比很多大男人還是狠,看不順眼就和幾個不良少女一起將對方拖到後街教訓,這種環境別說是好女孩不敢進機場,即使不是好學生也不敢進去吧?
在這種環境下機場差不多清一色都是男生和比男生更猛的女生。這種情況直到泡泡龍這類遊戲多起來才開始改變。
可愛就是正義
雖然Pac-Man真的是同類遊戲的祖師,但如果以香港的情況來看的話,真正讓女孩子敢正大光明地進入機場的卻是泡泡龍和俄羅斯方塊,而這兩隻遊戲也定下了所謂女性向遊戲的基本條件,就是:可愛、簡單易玩、重覆又重覆!
先說可愛,這可算是女性玩家、尤其是那些平日不玩遊戲也不看動漫,但卻買下一堆布娃娃、下至十五六歲上至三四十歲(汗)的廣大女性。比起遊戲好不好玩、畫面精不精美,最重要就是角色夠可愛,總之只要可愛就什麼也沒問題,因此泡泡龍這類主角就已經夠可愛的就已經夠理由玩了。也就是說,這類遊戲不是說不靠遊戲系統,但遊戲本身的包裝卻是吸引女生進機場的重點,由於這類遊戲既不打打殺殺,又色彩鮮艷亮麗,女孩子玩這個也不會被當成不良少女,更可以在其中盡顯所謂的少女情懷(大汗),因此才成為讓一般的女性走進傳統認為是不良少女才會進的機場的關鍵。
簡單重覆的作業
這類遊戲除了賣可愛之外,另一個特點是遊戲其實只是不斷重覆一些簡單的動作,像Pac-Man就是用十字桿吃掉珠,吃光就過關去下一個版圖,一連數十關大同小異。而泡泡龍就是用泡困住敵人再撞爆,一百關其實差別不大,俄羅斯方塊更是如此。
可以說,這類遊戲最能吸引平日完全不玩遊戲的女性,就是因為夠簡單!不需要複雜的操作,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招式,是那種單看畫面就已經會玩的類型,像四川省只是找相同的牌子,看都明白如何玩吧?而泡泡龍又沒有什麼必殺技特別攻擊,操作簡單得不得了,但換過角度來看就是你不需要花大量錢來交學費也一樣學得會。這完全附合這些女性的要求,她們可能只是陪男友進機場,但打死他們都不會玩雙截龍、Space Harrier,那怎辦?難得在角落有一隻角色看來可愛,又很容易玩的遊戲,那投個一元進去玩十多分鍾,等男友玩完她又可以立即放手不玩絕不麻煩。而且雖然很簡單但因為版面夠多所以看起來很耐玩,技術好的還真可以玩上一個小時呢!
其實現在的音樂遊戲本質上和以前的可愛角色遊戲一樣,雖然不再打可愛牌,但其一看即明白的特性卻深受女性的支持,筆者的一位友人的女友玩起Beat Mania可是比很多大男人還要強哩!更別提這類遊戲還可以去表演,所以不少女生玩起跳舞機都比男生更放呢!
可以說,雖然這類遊戲很難長期吸引到女性每天都來玩,但其容易上手,重複性的特色和超簡單沒有故事的特質,讓這類遊戲成了女孩子們進機場的最大選擇。
女性向≠腐女向
花了千多字來談給一般的女性向遊戲,接下來就是筆者的專門領域(狂汗,給「非一般」的女性玩的遊戲,也就是宅女,甚至是腐女向的遊戲了。
很多一般人,甚至連宅界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以為「女性向」就是「腐女向」,所以經常將一些女性向的動漫遊戲一股腦兒打成腐女向,其實這絕對是大錯特錯!
女性向遊戲,就是針對女性玩家開發的遊戲,和上面那種可愛型遊戲不同,上面的男生也會玩,好像音樂遊戲是男女皆可,泡泡龍男生沉迷的亦不少。但女性向卻完全是針對女孩子、尤其是喜歡看美男的女生的遊戲,簡單就是美少女遊戲的性別相反。好像《心跳回憶Girl's Side》一連三隻都是主打美型,玩家是一個女生向一大堆不同屬性的美男子進攻,完全是滿足和型男戀愛的女孩子的想法,再加上大堆當紅男聲優出演,絕對能打中聲優控的死穴。由於這類遊戲主打主角和男角的戀愛,所以遊戲系統並不是很重要,即使像心跳GS又或者《金色的琴弦弦》的系統已經算比較像樣,但相對正統派育成遊戲還是簡單,又或者《在遙遠的時空之中》也不算複雜,正如上面提到女生對於複雜的系統很感冒,絕大部份都不喜歡要花時間學習而且玩得很拼的遊戲,她們的重點是享受和遊戲中的角色的腦內戀愛(所以Love Plus現象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不過筆者反而比較想談這類虛擬生活系統的遊戲,有機會再談),因此遊戲系統即使比較爛也沒關係,等於玩美少女遊戲的玩家也不會太在乎系統的好壞,好的固然是好但爛的也沒問題,甚至會認為差一點反而可以專心在和男角們約會戀愛呢!
不過腐女向卻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在女性向遊戲女角還是不能少的,像心跳GS系統還加入了女生們的友情要素(筆者戲稱為『百合GL系統』,畢竟筆者實在很難提起勁去追求男生﹣即使葉月桂的cv是綠川光也一樣),甚至是和女角們搶一個男角的三角關係。但在腐女世界卻不需要女角!等於百合控的世界男生是沒用的一樣,腐女世界女生都是阻地方的,因此才會出現一些腐女玩家玩一些女性向遊戲時罵起女主角來了。
遊戲的精神是『腦內妄想』?
腐女向遊戲又和女性向遊戲有不同,除了沒有女性角色(有的話也只是路人,甚至是反派)之外,玩這類遊戲的人都是滿腦子配對思維的。她們會將作品的角色配來配去,然後就開始妄想BL了。
這點可算是和之前兩種遊戲完全不同的特色:在第一種和第二種,玩家本身就是主角,不管是玩意樂遊戲跳個不亦樂乎,還是在一堆帥哥之間腦內妄想後宮,二者都是玩家就是主角,將自己代入遊戲之中。但腐女向遊戲玩家卻不會走進遊戲之中,因為她們雖然是女性,但享受的卻是各男生之間的BL妄想,這是一個女性止步的世界,所有角色都是男的,然後就是大玩某某X某某的無限制配對組合然後就忘想無限制爆炸。也就是說遊戲又或者動漫畫的樂趣都不是直接來於作品本身,而是從中轉移到腦內的一大堆妄想。
對於很多男生而言這種妄想真的很難以理解,因為男生玩美少女遊戲總會有男主角代入,但腐女向卻連這也沒有,一種完全抽離的妄想狀態,由於筆不是心理學專門,對腐女的研究也只是皮毛,所以也實在無法回答究竟為何腐女們會享受這種抽離的妄想,這可能是因為連自己也不參與的愛情才是最純潔的?有機會真的要問一下腐女友人們。
始終還是少數
雖然腐女勢力之大在日本已經超過宅男而成為宅道的巨大主流,但動漫畫遊戲卻是少數。始終女性向、男性向的創作一般人會比較理解,但BL即使很多在這個圈子很久的人卻可以一無所知,而同性戀的偏見亦自然影響大眾的目光,那當然不敢公然大搞腐女向遊戲了。
不過這完全是沒有關係的,剛剛不是剛提到腐女最強的就是妄想?只要她們發動「腦內配對」能力、「四字轉換(注)」能力,在先天技能「BL最高」下,任何作品都可腐,像銀魂不就有一大票男角之間的配對嗎?連搞笑動畫都可以來這招,還有什麼不可以的?那你們明白為何少年Jump現在變成腐女最愛的漫畫誌的理由吧?
注:四字轉換者,就是將角色名字的兩字配起來,變成四個字、兩個人名的配對,種命的基拉和真,配起來就是キラシン,將二人的名字拿出來組成配對,中間省略X的符號。在這種凡是四音字都可以變成腐配對之下,就出現了豬扒X飯的かつどん,豬扒是攻,飯是受的腐女笑話了。
完全不明白?沒關係,你明白才該悲哀(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