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售排行榜看2008遊戲界
文:傑特
雖然筆者一向不喜歡以數據來說話,自問比起數據真實的例子會更有力,也不會無聊(我想沒幾個人會喜歡看一大堆數字吧,又不是財務會計師),但有時從銷售數字來看還是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東西的。
FAMI通2008百大遊戲表分析
其實前年筆者還在日本時就寫過一篇以日本遊戲雜誌《FAMI通》的年度百大遊戲銷售榜的文章了,不過去年因為剛回香港,所以忘了這個主題,今年既然看到這個榜,不分析一下又似乎太浪費這個好題材了吧?
首先這個榜是紀錄了2008年一整年的遊戲銷售中最佳的一百隻,以及硬件的銷量比較,當然這個表只限日本國內,不過由於包括了水貨遊戲,所以理論上香港和台灣買到的日版遊戲也該算進去才是,也即是說這個榜絕對是日系遊戲的銷售總決算。
任天堂三連霸
其實這也不知是多少連霸了,但由06年開始到去年,任天堂不但是日本最佳的遊戲公司,也是世界最佳的遊戲公司,先不管世界那邊,單就日本來看,08年任天堂的表現還是極之驚人,即使今年最暢銷遊戲的皇座被Capcom的《Monster Huntter Protable 2nd G》以245萬2111片搶走,但第二的《口袋怪獸 白金》(218萬7337片),《Wii Fit》(08年214萬9131片,總計396萬7297片),《Mario Kart Wii》(200萬3315片),《大亂鬥X》(174萬7113片),《旋律天國Gold》(135萬67l片),直到第七的《勇者鬥惡龍V》(117萬6082片)才是非任天堂的出品,但第八的《往街上去 動物之森》(89萬5302片),《星之卡比USD》(85萬5427片),第十的《Wii Sport》(08年內84萬1736片,總計330萬6470片)。
怎樣,將下巴拾回來沒有?十隻最佳遊戲有八隻都是任天堂的,而且有兩隻更是前年和大前年的作品,而且只有一隻遊戲是在非任天堂主機上推出!九隻遊戲中Wii佔了五隻而DS佔四,不管你怎樣看都只有一個答案,就是任天堂正在統治著遊戲界,特別是當其他公司還在花大錢去搞畫面,又或者學著推出FPS的時候,任天堂堅持風格推出他們自己的動作遊戲,以無國界的趣味性遊戲奪取市場,可以說任天堂是極少數真的無分種族文化皆能取得成功的創作性產業公司,特別是當看到多少美國大作在日本無人問津,而日本的名作在外國又沒人玩的時候,就不能不服任天堂的創作文化能夠找到一個萬國共通的要點而發揚光大。
『真人lobby』遊戲潮
今年能夠讓任天堂飲恨(?)失去首名的《Monster Huntter Protable 2nd G》,可能即使連Capcom也沒料到會有如此驚人的成績,因為一隻必需要親身見面才可以合作遊戲的『真人lobby game』理論上是沒可能和一連線就可以玩的網路遊戲比較的,但事實是這種玩法反而刺激到玩家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開局,由以前幾個人一起打麻雀又或者去遊戲機中心,變成現在跑到蘭蘭路(假名)再帶一塊後備電池就殺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這種另類的聯誼讓PSP找到一個維持他獨特的市場定位,讓主機銷量持續提升,算是Sony之福之餘,也是玩家之福,想想如果市場只餘一個任天堂會變成怎樣?這家公司可沒有好到在沒有對手之下仍然會如此的開放自由,一但再沒有對手之後有什麼結果,吃過任天堂十年皇朝的老玩家大概心裡有數吧!
既然Capcom成功自然會有人跟來搶飯吃,SEGA去年就成功將老版MORPG移到PSP變成《Phantasy Star Protable》,一隻將家用版PSU翻炒的遊戲也賣到63萬,可算是本小利大了,不過由於比起無雙系遊戲,這類遊戲需要相當的開發技術,所以至今想跟風的遊戲公司除了SEGA之外就是光榮而已,因而不會出現無雙當紅的時候大大小小的都一窩蜂跟著去出同類遊戲的現像。
由於有了手提版的成功,所以Capcom不但在Wii推出MH3,甚至連MHG都翻炒推出,希望Capcom能夠成功打破『非任天堂的遊戲在任天堂主機絕不好賣』的迷信吧!
大作迷思已過
過往遊戲界都有一種迷思,就是大作續集以最華麗的畫面,在最高規格的主機推出就能有最佳的成績,但這兩年已經開始改變,最後一隻高成本的大作續集是在那時發售?答案是06年的FF12,共賣了232萬,但之後去年即使是第二位的MHP2也不算是高成本的遊戲,而今年前十名也只有MHP2G是勉強高成本(但PSP遊戲又可以有幾高成本?),其他的既不是賣弄畫面,也沒有跨媒體宣傳,可是成績卻一路長紅,而以傳統定義的大作則要數到第十一名的《Metal Gear Solid 4》的68萬了,而接下來的《超級機械人大戰Z》也算是高成本遊戲賣48萬。至於強調畫面的《Devil May Cry 4》和《人中之龍 見參》則是31萬和27萬,雖然不算很差但以其畫面表現和宣傳功勢來說又未免有點不夠了,至於不知等到什麼時候才推正品的《GT5序章》只有廿二萬。而叉0唯一能殺進百大的則只有《Tales of Vesperia》的八十二名16萬,其他則在百大以外。
可以說,當美國在去年還是全力向高質素畫面世界進發的時候,日本廠當他們知自己技不如人又好,沒出息也好,他們推出的遊戲都集中在有名作品的續集,又或者是創意性的遊戲,反而像PS2年代那種以華麗包裝的遊戲卻買少見少,甚至嚴格而言去年真的算得上的大作就只有MGS4一隻,當然這種做法是無助於遊戲技術的進步,但在成本有限銷量沒保證的現實下,壓低成本和推出有知名度的遊戲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接不接受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本少利超大的萊頓神話
其實只不過是一隻智力小遊戲的萊頓教授系列,本來不管怎樣都不能算是很高質素的遊戲,第一話除了找大泉洋和堀北真希配主角作賣點之外,其他都是二三線的實驗性作品,一副失敗就算了的樣子,但結果卻是大成功,而第二集《惡魔之箱》明明是07年作品去年也萬了25萬,總計86萬,而最後一集《最後的時間旅行》則排到十五名62萬,當你知道這遊戲的制作成本即使再找幾個大明星來配音也貴不了多少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一隻只賣五千日元的小遊戲是如何地賺翻了。
而且聰明的是Level 5並沒有因為這遊戲而想成為一家獨立的遊戲廠,仍然接其他遊戲公司的訂單開發遊戲,像替SCE開發的《白騎士物語》由於是在最後一週發售,所以總計只有二十廿萬,但一週二十萬以PS3遊戲來說算是很理想的了,而且也替SE社開發DQ9,而沒意外DQ10也會是他們負責,這種拿人家的錢來提升自己的開發技術,但又不會被任何一家公司綁死的做法實在太聰明了。再加上萊頓這類低成本超高利潤的遊戲,讓這家公司在一大堆遊戲公司之中顯得特別亮眼。
不分上下的兩手提機
最後一部份是硬件,由於過去幾年DS一直大褔領先,所以總成績DS還是最好賣的主機 ,但單計去年PSP其實並沒有輸多少,DS萬402萬部時,PSP也只是352萬部,這當然是托MHP之福吧,雖然實質上還是少五十萬,但在DS的大軍壓境下還可以有如此的表現也真的不能算差了,尤其是當遊戲百大PSP只佔十五隻、但DS卻是一半的47隻時,就可見MHP的影響力是如何地驚人,開玩笑(因為我們無法證實有多少人真的只因為 MHP2G買主機,像筆者就是為了PSPro買機的)的計算,如果減了二百五十萬的MHP2G的話,那買PSP的就只有一百萬!甚至只算一半的125萬,減掉還是有225萬,真的十分驚人。至於Wii也賣了299萬,對於一部不算機迷向的主機,而且第三廠作品不足的情況下單靠任天堂還能有這種成績可見任天堂的本事所在。而PS3則只有不足百萬的99萬,對一部後繼機推出兩年的老爺機來說也算是見得人了。
而去年竟還有十二隻遊戲入百大的PS2亦有48萬,至於世界無敵的叉0則是31萬,竟然連評價不算很好的《Wii Music》也有32萬,只能說MS在日本投入的誠意以及金錢與其回報實在太不成比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