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漫畫《浪客劍心》之後,筆者便成了新選組的愛好者,不但花了不少工夫搜了相當多的網路資料,而且更買入一堆相當專門(另一個意思就是相當貴!)的參考書籍。大約年多年筆者的一位前輩就曾經遊說筆者寫一篇新選組的資料文章,但左拖右拖之下就不了了之,現在難得有新選組的遊戲出現,就利用這個機會完成這份工作吧!
第一章:試衛館﹣上洛﹣壬生村
時間是幕末,地點是江戶小石川(即今天東京文京區)的一所鄉間道場,天然理心流試衛館。在這個武風盛行的鄉間地區的一所小道場之內集合了八個熱血的年輕武士:被天然理心流第三代近藤周助收養、個性爽朗忠厚的第四代近藤勇,富農出身、邊賣石田散藥(一種刀傷藥)邊作武者修行並最後加入試衛館、愛好俳句(日本詩的一種,並以“豐玉”作為寫俳句時的筆名)的土方歲三,九歲就加入試衛館、十九歲取得免許皆傳而二十歲成為塾頭(日本古劍術等級的稱號,是相當高段的級數)、個性開朗的天才劍士沖田總司,脫離仙台藩之後加入試衛館、出身於北辰一刀流的山南敬助,以浪人身份加入玄武館(北辰一刀流的道場)取得“目錄”等級再加入試衛館的藤堂平助,個性衝動的長槍高手的原田左之助,年紀最大的井上源三郎以及與沖田和日後加入的齌藤一齊名為『新選組三劍客』的神道無念流高手永倉新八,而這八人也成了日後新選組的核心人馬。
正如每一個劍士都夢想的,近藤勇當然也希望天然理心流能揚名天下,而這個機會也來得很快:清河八郎表面上為了組成一支用作保護治安日壞、“天誅”無日無之的京都,實際卻是管理一些浪人以及用這些浪人攘夷的部隊,來到江戶召集浪人,以近藤為首的八人加入了這一支多達二百四十人的雜牌軍,開始了上洛(即進京都)的路,在這條路上近藤所在的第六隊有個性粗暴但意外地有人緣的芹澤鴨及他的人馬新見錦、平山五郎。
當大隊到達京都之後卻遇到了意外;當清河上書將要求尊王攘夷的真正目的向朝庭表明之後激怒了朝庭,並要求這支雜牌軍回到江戶,就在這時清河被幕府的刺客所暗殺,亂成一團的眾人之中芹澤和近藤不甘回鄉,並私下和幕府會津藩藩主松平容保商議,最後包括試衛館八人的廿四人留在前川邸,並以『壬生村浪士隊』為名正式成立這支以維持地區治安的劍客隊。這時也地加入了新力量:無口而陰沉的齌藤一,以怪力聞名的島田𣁽,負責情報收集的山崎蒸,還有谷三十郎和松原忠司等日後的中堅人物。
浪士隊隊長為芹澤、近藤和芹澤派的新見錦三人,並立下日後極之有名的【局中法度】:
1:不可背棄武士道。
2:不可私下脫隊。
3:嚴禁私下收授金錢。
4:嚴禁私下往官府興法律訴訟。
5:嚴禁私鬥。
犯者一律切腹。
第二章:等待﹣肅清﹣夜戰
雖然名義上他們是保衛京都的非正式組織(類似民兵之類),但最初卻是極之無聊的:一來那些“天誅”的劍士受到平民的敬重,那浪士隊當然成了討厭的‘反派’了。二來因為他們始終不是正式的官方劍客隊,其實還真的沒什麼好做,既沒有事做也沒有錢,這批窮武士除了練習、四處走走巡哨之外就是百無聊賴,好一點的像沖田和鄉間小孩玩捉鬼、土方作作俳句或者山南唸唸書,差一點像原田和永倉喝得醉薰薰,但最頭痛的還是如芹澤般四處鬧事,搞得雞犬不寧,其中到大阪送個信但竟然搞出在大街和力士打架生事、甚至因收“保護費”不成而鬧出火燒大和屋的事件都使浪士隊成了過街老鼠。盡管松平容保一直要求處分芹澤,但在組中素有人望的芹澤要動他實在不容易也不忍心。
就在這群鄉下武士在打混之際,時代之輪也開始轉動:尊王派決心發動倒幕的陰謀,打算在京都放起大火,並以此機會組成攻擊江戶的遠征軍倒幕。不過孝明天皇卻完全沒有要倒幕的意思,結果接受中川宮的提案一口氣放逐三個藩:在八月十八日的早朝,派兵守在會津、薩摩和淀藩,並阻止三條實美上朝,雖然對方想派兵出擊但已經慢了一步,三條和攘夷派被逼出走,史稱‘ 擊落七卿’。而這件日後稱為‘八月十八之變’的事件中,浪士被派到會津藩,但因守在御門的會津士兵不認得浪士隊差點引發自己人打自己人,幸好芹澤大膽地用鐵扇拍開指過來的長槍,將對方的士兵嚇退,避過一場內戰。由於這事,會津藩的高層決定為浪士隊正名,正式為他們命名為『新選組』(這為正式寫法,另有“撰”字,讀音同為sen,雖然“選”字才是正式,但連近藤勇這種武夫也經常二字混用),並正式地負起守護京都東山區北部、下京區南部的治安工作,與另一支武士隊見迴組合作維持京都治安的工作。
不過也因為成了正式的治安部隊,芹澤的問題便成了不得不解決的重點。在松平容保直接下令之下,近藤召集試衛館的人馬來個大清算行動:先是以【不可背棄武士道】之罪逼新見錦切腹,斷了芹澤的右手,再在一個晚上派出沖田、土方去殺死芹澤和他身邊的妓女,原田和山南則殺死平山五郎,對於這件事新選組對外只說是“被奸賊所殺”並厚葬之。但真相京都大街的人都知道,而和芹澤感情不錯的沖田執行殺芹澤一事更使外間對這支部隊開始有種“冷酷無情”的印象。
就在一年後的一八六四年五月, 新選組收到由池田屋惣兵衛為首召集了一批攘夷派志士的情報,從山崎蒸所收集的情報得知古雜貨店的店主有問題,於是新選組突擊雜貨店將真名古高俊太郎的店主捉來。而在土方的酷刑逼供之下發現一個恐怖的陰謀;攘夷派打算在六月二十日晚上在京都四處放火,並捉天皇往長州藩,為了阻止慘劇的發生,新選組集合主力人馬在攘夷派會議所在的池田屋和四國屋監視,不過因為會津藩的增援太慢,而對方因古高被捉有可能提早下手,所以近藤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六月五日晚上襲擊正在舉行緊急會議的攘夷派。
在晚上十時,以近藤、沖田為首的十人走進池田屋,外面則由齌藤等人守衛,近藤走進旅館向池田屋惣兵衛表示要調查旅客,感到危險的惣兵衛正想通風報訊時被一拳擊倒,衝上二樓的近藤一打開門便立即斬殺一個大叫『新選組!』的人,之後便展開了一場黑夜混戰,結果以宮部為首的攘夷派全軍盡墨,九人死廿三人被捉。而隊士中只有藤堂平助眉間受了輕傷。值得一提的是傳說沖田在這場戰鬥之中因肺結核吐血倒地,但經過漫畫家渡邊多惠子研究認為不可能﹣因為沖田往後仍活了兩年多,如果肺結核到了吐血的程度頂多只能活半年。另外攘夷派的桂小五郎因為反對放火這種手段沒有去池田屋,反而因此救了一命,並開始他的“逃跑的小五郎”生涯。
經過這一役新選組的厲害成了眾所周知的事,而保衛京都成功也使他們的形象大好,加上受到朝庭的獎賞,這支原本由鄉間武士、落跑浪人組成的雜牌軍一躍而成為名震京都的組織。
第三章:戰爭﹣擴張﹣分裂
雖然池田屋一役大獲全勝,但事件並未結束,由於一口氣殺死多個長州藩的人,長州藩決定報仇以三百兵由大阪往京都進兵,逼幕府收回追放七卿的命令。幕府的一橋慶喜會合會津和薩摩藩在京都外圍和長州藩交戰,而新選組也在這一戰立下相當戰功,擊敗福原越後的部隊並乘勢擊退長州部隊,最後在首領真木和泉被逼切腹、其他主將斬的斬,死的死,三百人有二百二十八人戰死,史稱『禁門之變』。經過池田屋以及這場禁門之變,新選組成了全國最強的劍客隊,也成了所有反幕府派的眼中釘。
因為新選組已經打響了名堂,所以工作量也日多,加上戰死者和脫走者,單靠自願加入的人手已經不足以應付長州藩一役之後的倒幕派搜捕工作,近藤勇於是回到江戶的試衛館招攬新力軍,這時勤王攘夷的伊東甲子太郎也加入了。由於長州藩的失敗使大量倒幕派離開長州藩四散,為了加強掃蕩新選組在大阪開設新屯所(即分部),另一邊京都的本部也轉移到西本願寺,勢力一時無兩。不過對於近藤過度擴張勢力以及轉移屯所到西本願寺一事,老臣子山南敬助表示不滿,甚至認為近藤過份聽信土方的話而和兄弟們疏遠,於是留書出走。不過卻很快就被發現並由沖田帶返﹣山南並沒有反抗,最後以局中法度處以切腹之刑並由沖田作介錯(即切腹後將頭斬下來的人)。
因山南出走被下令切腹使另一老臣子藤堂平助開始起異心,不過整體而言新選組仍是擴張得十分快,加上在近藤往長州藩、第二次長州征伐及三條大橋高禮事件中都立了不少功,使他們在幕府的影響日深,但也加深了有倒幕意識的伊東甲子太郎的離心。果然,伊東以當孝明天皇的御陵衛士為理由申情離隊,近藤亦批准了,於是伊東帶著不滿近藤逼死山南的藤堂平助等一共十三人脫隊自立,稱為高台寺黨,其也包括了齌藤一。表面上兩支部隊是一家親(但禁止互相“轉會”),但實際上伊東卻密謀暗殺近藤,可惜卻被當間諜的齌藤預先通知給近藤。因此近藤必需先下手為強,由於伊東要問近藤借經費,所以用拿經費為理由先將伊東引到近藤的妾家喝到醉薰薰,出來時再由三個隊員斬殺。同一時候向高台寺黨的其他人通報伊東受傷引他們出來,再由原田、永倉等主力十七人加以斬殺,而藤堂最後亦被永倉殺死。
就在新選組分裂內亂時政局也急速改變,由於最後的將軍德川慶喜作出『大政奉還』將政權交還給天皇,大阪城的舊幕府軍為了阻止政權交接而向京都進兵,而以薩摩藩為主力的新政府軍立即迎戰,開始了幕末最後的一場戰爭,戊辰戰爭。
終章:鳥羽伏見﹣會津﹣五稜郭
在戊辰戰爭的第一戰鳥伏見之戰中,雖然面對著強大的西洋炮火,而新選組自井上源三郎、山崎蒸、近藤勇的養子近藤周平等數十人戰死,但在脫掉甲冑後以最強的肉搏戰反擊之下亦成功將薩摩軍擊退。盡管新選組奮戰不懈,但因為德川慶喜偷走離開大阪城使到鳥羽伏見之戰歸於失敗。這時土方和海軍副總裁夏本武揚交涉後總算安排隊士們乘軍艦離開大阪回到江戶,但這時新選組已經十分殘破,不過土方仍不打算放棄。
回到江戶的新選組由於他們主張抗戰到底,所以被主和的幕府派(以勝海舟為首)以對付農民暴亂為名將他們調離江戶往甲州,同時由於傷亡太過沉重,所以土方將新選組重新編成甲陽鎮撫隊並往甲府城進軍,但在甲府城卻遇到新政府軍的大炮攻擊,慘敗後回到八王子和土方合流,這時以永倉、齌藤和原田為首的隊士決定轉戰會津,但近藤反對,結果分道揚鏢組成靖共隊北上。
雖然組已四分五裂,但近藤仍不放棄重組新選組的心願,在江戶招募浪人加入,加入的人不少但流失的也很多,結果新政府軍從逃走的浪人口中得知近藤們的所在,本來近藤想切腹自殺但被土方阻止,土方希望以假名大久保大和投降的近藤不被認出,但最後仍被新政府軍的前高台寺黨認出處斬,差不多同一時間,肺結核病重的沖田總司也病死,享年廿七歲。
混亂逃出的土方帶著桑名藩的士兵和北方的永倉們會合並在宇都宮城擊退敵兵,不過土方亦受了傷,而這時改名山口次郎的齌藤一代替土方領軍抵抗,面對著新式西洋炮火的猛擊,退到會津如來堂的齌藤和部下在九死一生的險境下殺出重圍並消失於戰場。而復出的土方則和夏本武揚轉戰到北海道的松前藩(今天的函館),雖然夏本軍有西洋軍艦,但新政府軍卻調來了最新型的裝甲艦加回轉機關炮,結果夏本海軍大敗,而土方亦在往後的箱館五稜郭之戰被流彈擊斃,接任的相馬主計於慶長四年五月十五日在弁天台場投降。
戰爭結束後並活到明治年間的人中,有名的包括永倉新八(改名杉村義衛在北海道監獄當劍術師範),島田𣁽(在京都開雜貨店),齌藤一(改名藤田五郎,擔任警察署的帶刀警察,曾參與西南戰爭)。
後記:
由於篇幅極之有限,所以筆者只能將較重要的史料列入而省略了一些事件如天滿屋騷動,但總體而言這一篇短文應能夠讓各位對新選組有一個簡單但清楚的理解。
不過話說回來,最初筆者還真不知該如何下手,但實際做起來卻只花了兩天的時間,看來只要願意做的話是沒有什麼做不到的﹣還是只不過日語有了長進,研究資料比較快?
參考史料:
新選組始末記 子母澤 寬 中央文庫
新選組寫真全集 釣 洋一 新人物往來社
新選組解體新書 DaGaMa編集部編 KOEI
(原文刊於遊戲週刊《GameWatch》,本筆者是該刊自由主筆,要多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