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Sony之野望﹣PSP的世界戰略
文:傑特

  自從PS的成功之後,Sony由家電和高科技影音大亨一下子殺進去遊戲機界,變成電視遊戲大亨。不過影音公司始終都是影音公司,即使PS2但賣點之一仍然是DVD。到了PSP上這種想法仍然不變,到底Sony在PSP上有什麼期望?還有整個PS家族究竟在打著什麼主意呢?PSP又會不會像Sony預想(或者說『妄想』比較接近事實)的成功呢?

 

仍沒放棄的“Sony共榮圈”

  眾所週知,最初Sony是希望將PS2當作"家庭遊樂中心”,由玩遊戲到看DVD再到上網一機包辦,甚至打算以PS2為中心,連結起家中的其他大大小小Sony產品,讓PS2變家庭中央系統,用家只需要用一部PS2就可以控制整個家庭的所有產品﹣真巧,其實Microsoft也有這種想法,兩家公司都希望以自己的旗艦級產品作為未來家庭的指揮部,只要一部小小的機器即可以管理整個家的大大小小機器的運作,甚至利用搖控來操作。

  雖然兩家公司直到今天仍然無法達到這個境界,但好歹Microsoft走得絕對比Sony快﹣主要原因自然是windows那無遠不到的強大影響力。但sony在這方面顯然是完全地大失敗,首先是PS2最初是打算當作另一種形式的電腦替代品﹣理念上和SEGA的Dream Cast沒什麼兩樣。但電腦的高速普級卻打斷他們的美夢,既然能以這麼低廉的價格可以買到一部完完整整的電腦,那我為什麼還要買一部功能不全全的代替品?更慘烈的是,這些替代品並不見得可以使用回一般的電腦軟件!最初打的主意是因為不能兼容其他產品,所以用家自得買回專用軟件,再大撈一筆。但比起金錢他們又再忽視一件事,就是學習成本,用家對於一件新的產品都要需要時間學習時間的,而這也成了用家考慮一件新產品的因素,如果是一件他們從來未使用過的產品的話,那用家很有可能情願使用那些功能或許沒那麼好,但他們習慣的東西,而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現在仍有很用人使用多年之前的軟件的理由:既然能夠做到我要做的事,為什麼我要花錢花時間去學一件新的軟件的使用方法呢?再加上在Sony的常識之中根本不存在『User Friendly』這種概念(你看Sony的產品有那一件是不需看說明書都可以學會使用的?PS已經是最容易使用的產品了﹣當然,你硬要說開機關機就算會使用也是沒問題的,但這樣也算的話百歲的老婆婆也會用photoshop﹣反正連按兩下啟動軟件就算用了嘛!),要用家去學更是千難萬難。至於上自家網,像香港的Now.com這類網站,以收貨形式提供大量娛樂的想法也不成功,在網路上不用錢的娛樂多的是,幹什麼要付錢來看你的東西?

  另一個問題是Sony滿以為用家為了和他們的PS2配搭,就一定會買Sony的影音產品,但他們太低估用家的智慧了,對用家來說,才不管你的PS2有什麼附加功能,他們只當成一部便宜DVD和遊戲機,怎可能會為這麼的一部東西而勞師動眾地將家中的系統全部更換?而且現在電腦的搖控技術那麼發達,用PS2控制還不如用電腦來得簡單,而Sony在這方面別說是和Microsoft拼,就連apple那種清楚定位也沒有(Airport Express的播音樂功能其實就是這類以一部電腦控制家中的音樂播放的設計),說老實,你需要用PS2來搖控什麼?看影碟根本不必搖控,聽音樂還是得放唱片進機,總不成是做飯吧?基本上Sony的產品就沒有他們想像中的那麼多,而且絕大多數的用家都會將之集中在一處,那搖控或統一控制根本是多餘得很。相比起來apple的Mac mini只是搖控播音樂,用家可以在房間的電腦將歌曲輸出到客廳的音響播放,用家需要的只是一個airport express及一條音源線,成本低得很,用家不必花大錢配一台apple的音響也可以使用,比較實在。

  不過Sony並沒有死心,他仍希望這種“Sony共榮圈”能夠佔領每一個家庭,並取代Microsoft的Windows成為家庭娛樂中心。首先是PSP顯然就是以一部小小的硬件但包了一大堆娛樂功能(關於PSP各種娛樂功能和市場上的現有者比較,筆者等一下再談),希望一部PSP就可以取代市場上一大堆各式各樣的硬件。其次是那些什麼PSX等等的玩意,都是這種理念下出來的產物,甚至開發中的PS3亦肯定會繼續這套理念,例如在PS3乾脆不用特別的Save card而和PSP一樣使用MS Duo咭,硬碟網路成了必然配備,以及和PSP的互動等等。不過如果Sony不看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的話,那PS3即使功能再多但玩家仍只會將它當作一部遊戲機加DVD機,而且這次DVD 功能已不再是賣點,會不會再像現在那麼好賣也是問題﹣因為用家要便宜DVD的話,買回PS2就能了,何必買PS3?

 

PSP的超惡劣品質管理

  說完大方向,就是談近日風頭最勁的PSP了,從Sony的各方發言來看,他們對這件產品信心十足,甚至過份自信。不過在提到sony的想法之前,得先談到PSP這部近年難得一見的惡劣的品質管理。

  其實所有高科技產品第一批出貨或多或少會有些問題,像筆者去年買的4G iPod就出過click wheel感應不能的問題。又或者像當年SEGA DC那樣過熱等等,這是難免的,但像PSP這麼『悲壯』也實在難得一見,即使是當年PS2都沒那麼誇張,『空中飛碟』事件,無法遊戲、白畫面、操作失靈等問題一堆堆,情況之悲壯絕對比得上XBox登陸日本時那些流言(Xbox是被傳會玩壞碟,而PSP就空中飛碟,Xbox玩壞碟筆者未見過實例,但空中飛碟卻有雜誌表演過了)。不過最過份的倒不是問題本身,而是當記者以這問題問Sony的主帥久多良木健,他竟然還狡辯說這是設計上的需要!如果是設計上的問題為什麼不是每一部機都有問樣問題,而是部份機才有?絕對是不負責任到極點的發言。

  在這裡先不管久多良木健的屁話,我們先理解為什麼PSP會有這麼多一眼可見,連“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兄弟”告訴都不必,就有大量傳媒圖文並茂地講解的問題:其實直到去年九月的TGS,那一部展示機仍然是開發機種,而非現在玩的版本,而理論上如果在三個月之前仍無法演出實機的話,那一年、甚至第二年的年初都不可能出到實機。但sony竟然可以創造奇跡地在三個月後的十二月推出,在這種奇跡的背後自然是不要命地趕工了。正所謂“忙中有錯”,越趕就越易出錯,特別是這種高科技產品更是要命。而從結果來看可以打包票地說,這件產品在推出之前根本沒有作過比較詳細的測試,只是隨便用過幾部測試機就算是完成測試就量產化,這種產品不問題百出才有鬼。

  雖然Sony產品一向有不耐操,容易壞的問題(不必等其他人告訴筆者,自身就已經是一大堆悲壯經驗,那個天殺的E888用不到一年就壞了,三百多元的呀!),不過像這種一出來就問題一大堆的產品還真夠悲壯,絕對比得上Microsoft的Windows,看來sony是要和Microsoft看齊了,可惜人家可以出update,但硬件不可以...

 

PSP是iPod Killer?

  說真的,自從iPod成功之後三天半月就跑一個自稱視iPod為對手、甚至自誇為“iPod Killer”的玩意,其密集程度已經叫筆者這種apple支持者視而不見,又或者冷笑『等你們這些挑戰者拼完死活才上台和iPod打吧!人家可沒這種閒工夫理這些所謂的挑戰者』。不過如果是Sony問題又不一樣了。而Sony也表示PSP是用來對抗iPod的產品。不過這次問題和其他廠出的音樂播放器不同,而是PSP可是遊戲機呀!

  首先是PSP的電力續航實在不敢恭維,只有那可憐的幾個小時,連用來玩遊戲都不夠,還說用來聽音樂?而且那麼大的一個東西帶上街是累贅,遊戲機還勉強可以,但用來聽音樂?還有MS Duo是出名貴的,與其花大錢買來插在PSP上還不如買一部6G iPod mini來得實在。說真的,如果作為遊戲機的附加功能筆者是沒話說啦!反正不用白不用,但竟然敢這麼說大話就未免有點那個了。更有甚者Sony本家也有推出純音樂播放器,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嗎?雖然這已經是Sony的一貫傳統,自家產品打自家產品,不停出一大堆新東西但來來去去都是那些玩意。

 

用來看電影沒問題吧?

  PSP另一個特長就是播放電影,當然,筆者這裡所指的不是UMD的正式電影﹣特地為一部遊戲機推出特別格式的影碟?除了某家公司比較白痴(沒說是那家哦!),又或者是上頭壓打來不得不出之外,筆者還真想看看有幾家公司會認真地推出PSP版本的電影影碟,要看影片在家用用PS2就好了嘛,何必如此多餘地為那小小的市場推出專用格式的影碟?

  筆者說的是將影片轉成專用格式放到PSP上看,其實這個遠比用來聽音樂實用多了,好歹音樂一聽可以是十多小時,但影片頂多兩三小時就會受不了(看著那小小的LCD三個小時眼睛不脫窗才怪!),只要將影片轉成PSP專用格式來看的話還是不錯的主意來的,別的不說,單是將昨晚錄下來的電視節目在火車上看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且壓縮比也不錯,即使512M的MS Duo也可以放一套25分鍾的動畫,算是很便宜又大碗的了。而這也是PSP的一大武器,因為這正好利用了PSP的顯示功能,而且即使電力少一點也沒關係,樣子又較其他同類產品來得好,帶出街也不失禮。

 

其他功能﹣PDA、電話、還有其他

  說到PDA和電話,即使是現在的PSP也已經有這種功能了,只要加個配件就可以當成PDA和電話,設計也不複雜,問題是值不值得。

  首先是PDA現在最大的是Windows CE和Palm兩大陣營,這兩家都有相當多的軟硬件支援,用家根本不愁沒有軟件可用,想做麼都可以,但PSP有這種實力嗎?而且電力也是問題,由於PDA一開始就預設長時間使用,所以在各方面都有省電的設計,但PSP由於主力是遊戲,所以沒有什麼省電的設計,如果真的要拿來當PDA那機體本身就得改變設計才能,更別談市場上二千多塊的PDA有一大堆,又小功能又強,人家為什麼要用PSP?而且還得配一大堆附件呢!而電話嘛,沒錯現在的電話是可以有幾天的續航力,但那是待機狀態!如果使用的話只有三四小時。手機加拍照拍片功能還不是大問題,但遊戲可是很費電的,萬一玩遊戲花光電力那怎辦?

  數下來,還是只有遊戲和看影片的功能是比較實在的,其他東西都是中看不中吃,不過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像超任那個插糟還不是由主機推出到結束也一定都沒用過嗎?

 

PSP真的可以擴張Sony的世界嗎?

  雖然下筆這時Sony已不再是出井伸之和久多良木健這“兩兄弟”主政,但暫時來看以PSP作為擴張Sony的控制權的政策並沒有改變(關於sony的問題,筆者將會另文再談),但要真的成為一部手提娛樂中心還得解決一些問題:

1:電力必需要更長,現在連坐一程東京到紐約的飛機都辦不到,既然sony經常拿電力來攻擊Apple的iPod,那這個問題就得解決掉。

2:支援多平台,雖然現在已發表會支援Mac OS X,但如果好像Microsoft般隨隨便便地支援就算那是無法取得apple用家的歡心的﹣apple在日本可是佔四成市場的呀!

3:開放平台,既然要給PSP有更多功能,那單由Sony一家開發軟件顯然不夠,不像iPod只要提供大量音樂即可,沒有軟件是沒有人會使用的﹣既然不只是一部遊戲機,就得想法子讓它有更多用途。不然還不如買一台PDA更好。

4:一體化的筆觸式配件,這個不必解釋吧?沒這個就算能上網也是沒有用的。

  即使筆者對Sony這種大雜炒的設計理念不表認同,但PSP作為一件潮流玩物還是成功的,問題是如何將這個潮流推下去,而且讓遊戲更好賣﹣這個訂價根本是賣一台賠一台,你以為PSP可以像apple般只靠賣iPod就大發利市嗎?


(原文刊於遊戲週刊《GameWatch》,本筆者是該刊自由主筆,要多支持哦!)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