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特典、初回限定、The Best∼漫話遊戲促銷手段


文:傑特

賣-可說是一隻遊戲由開發者到玩家這段路的最後階段,開發者花大量的心血去編寫遊戲、制作公司花大量的資源作宣傳,目的其實就是希望玩家能夠付出白花花的鈔票將遊戲買回家。這次筆者試著談遊戲在這個重要階段的種種促銷形式。

遊戲促銷三手段:特典、初回限定、低價
  自從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如何吸引玩家花上五六千日元買遊戲便成了各廠商的頭痛問題,由於宣傳是在遊戲發表時已在進行,所以不能算在銷售程序上,這次要談的,正是各廠商在銷售這個程序上用來吸引玩家付錢的手段。一般來說這個階段能夠使用的手法不出下面三種:特典、初回限定、低定價。
  特典:可說是各大型遊戲開發商的必殺武器,由於這部份的成本可以直接加在遊戲上而不必減少利潤,所以遊戲公司都會搞得有聲有色。代表例子有SS版的《心跳回憶》送記憶咭、《櫻大戰》送滑鼠甚至DC《Love Hina》送時鍾和《我的愛神》送”咕臣”等等,手法千奇百怪不一而足。這種手法可說針對一眾otaku的一種可悲特性-對於『特典』、『初回限定』或者『限量發行』等字眼可說是不設防的,就算對遊戲沒有興趣也會買回家只是為了那份特典(筆者就試過為了一張麻宮X亞的海報而買了一隻CD,CD聽了三次也不知有沒有,而《我的愛神》咕臣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到手的)。不過這種手法相當勞師動眾,只有大公司加大作才會搞,而且多是以賣角色為主的遊戲如《櫻大戰》、《我的愛神》才顯效用,其中古貨也才可以在秋葉原賣上幾萬日元一盒。
  初回限定:即是第一批遊戲和日後生產的遊戲在包裝以至付送的物品上有明顯的不同,一般只生產數萬,而初回特典也會送一些小玩意去吸引玩家如《心跳回憶GS》送電話繩,《莎木2》送光碟,DC的亞奶2圖案碟(kasumi噴鼻血圖案!)又或者送海報等等。相較起特典,初回限定的優勢在於售價不變,而且說明”初回限定”,玩家為免”蘇州過後”都會先行預約遊戲以保證發售日當天可以收到遊戲。而初回限定又常常會和特典戰法一起使用以加強殺傷力,最經典的一個例子就是SS的《EO》;不但止是一個大木盒送一大堆東西,而且還由公司老闆飯野賢治親自送上門!絕對將玩家的虛榮心推出頂點,當筆者看到這單消息時感嘆:『真係幾貴都抵既!亦都只有飯野至度得出咁絕既橋!』,而《D之食桌2》則出了四個版本,最絕的是三個特別版的盒都印《D2》,只有一般版才寫全名《D之食桌2》,差一點連筆者也想將四個版本儲齊。能將特別版玩得如此出神入化也真只有鬼才飯野才想得出。
  低價:對於一些既沒名氣也沒本事大搞的遊戲,以低價作促銷手法已是唯一出路,如Simple系列以及舊遊戲再版的The Best系列就是。不過日本人做生意的手法較死板,不像香港人般靈活,加上遊戲開發成本一部主機比一部主機高,因此實際上會玩這一招的並不多,往往一隻沒頭沒腦的爛遊戲也要五千八日元,結果只有一萬左右的銷量,如果生產成本低的簡單遊戲也就罷了,但如是PS2遊戲那就相當悲慘-一部千萬主機的遊戲竟然一萬不到。

針無兩頭利-促銷手段的利害
  促銷手法其實有如比賽服禁藥,雖能刺激銷量但也有副作用。基本上特典和初回限定都是為了能在發售日一個月以內創造出驚人的成績而想出來的法子,這種做法的確可以在發售日以後的短時間做出相當優異的銷售成績,但伴隨而來的卻是導致往後的一般版不好賣。何解?對玩家來說,每個人都希望以付出最少換得最多的東西,當有一般版和初回版放在你面前,你會選那個?而當初回版賣完後玩家因為買不到回版或特別版,結果反而不想買一般版,他們情願不買又或者到中古市場買特別版也不願意買一般版,因此遊戲最初可能有很優異的銷售數字,但往後就無以為繼了,套運動術語就是”韌性不足”。
  比起來,任天堂出的遊戲從不使用什麼特別版初回版等等的促銷手段,一副”實力至上,不賣包裝”的態度,結果雖然遊戲剛發售時不怎樣好賣,但其韌性卻遠超其他公司的遊戲,如今夏的太陽瑪莉歐最初發售時成績一般,但卻保持每星期四萬多的銷量達一個月以上!不經不覺就五十多萬了,情況一如之前的百萬大作《大亂鬥DX》,看來太陽瑪莉歐問鼎百萬大關也不會太困難。從任天堂的例子說明,促銷手法其實是兩面刃而不是靈丹妙藥。

The Best系列-變相割價
  由於初回版加特典將遊戲的銷售潛能”谷死”,所以開發公司只有使用變相割價大平賣的手段,就是The Best系列(其變種是Mega Hits!,還有現時DC的dorikore等等,反正都是同一類東西)。
  最初在PS時代The Best只是將一些出了好幾年的殘舊遊戲以低至成本價的價錢發售,由於遊戲第一次發售時已賺了錢,再次發售時根本不需開發成本,只要將版權費、生產費和批發零售商的利潤扣除後就差不多全是”肉”,以一隻舊遊戲再賺一次錢,何樂而不為?但到了PS2時代Mega Hits!已不再限定於老殘遊戲之列,有不少出了一年多的遊戲照舊以Mega Hits!名義出多一次,最誇張的竟然是去年尾才出的《MGS2》竟然一年不到就出Mega Hits!了,”舊作重發”的意義已不再是以低廉的價錢將舊遊戲推廣給新玩家,而是遊戲公司為求回本而不惜割喉大平賣的一招手法。
  對於konami這麼快就將MGS2”賤賣”筆者絕對寄以深切同情,因為論質素和制作誠意這遊戲都是PS2的表表者,但在銷售成績上卻很不賞臉,一隻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心血的遊戲在日本只賣個八十多萬實在是滿可憐的(其實這已是相當驚人的數字了,不過像MGS2這種製作經年的作品不過百萬也算是失敗),因此為了回本而快快推出廉價版也是無可口非。但這麼快就推出廉價錢不但有和中古(二手)遊戲搶生意之嫌,而且對於買了第一批遊戲的玩家也不公平,這樣一搞玩家對於買新遊戲會有戒心-由於不久後可能出廉價版,為何要買第一版?還不如買中古遊戲更實際。

結語:凡事適可而止
  遊戲的促銷手段其實就是禁藥,夾硬將遊戲的銷售額”谷大”,對於一些質素平平、以賣角色的遊戲其實相當有效,反正這類遊戲不靠這些東西也很難賣到較理想的數量,但一些本來就有質素的作品這反而使遊戲的韌力不足。至於舊作割喉大平賣不能常用,這只會使日後的遊戲更難賣得多。
  法子用得其所才是重要的。

(原文刊於遊戲週刊《GameWatch》,本筆者是該刊自由主筆,要多支持哦!)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