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頂盒戰爭
文:傑特
隨著Xbox One加入Blu-Ray後,屬於遊戲界的家庭多媒體中心(簡稱機頂盒set-top box)戰爭終於爆發,究竟這個早於PS2年代已經提出的概念,在今天的技術支援下能否有成功的機會?
一切從PS2開始
相比起其實主機戰爭,機頂盒這個概念其實並不是很古老就出現的,最早有人把這種概念放在遊戲機上的是Sony的Playstation 2。
當初PS2公佈時,Sony其中一個主打的機能就是家庭多媒體娛樂中心,由於PS2的最大賣點是DVD播放功能,但PS2又要比一般的DVD播放機擁有更強大的處理能力,所以Sony當時就已經提倡要把PS2變成家庭娛樂中心,不論聽歌看電影還是遊戲都可以一部遊戲機搞定,不用玩家搞好幾台東西。想想在十三年前連數位播放還未有,手機還停留在PHS的階段,Sony竟然提出近幾年才開始成形的『家庭娛樂中心』概念,不得不讚他們真的很先知先覺。尤其是即使當年的電腦也還沒有「多媒體電腦」這種概念(這是直到Windows XP才開始出現的東西),但Sony竟然已經想到並加到遊戲機之上,這也真的太厲害了。
遊戲機拿來作為多媒體機頂盒,最大的優勢是擁有相當不俗的性能,能應付多方面的娛樂需求,比起只能拿來看收費電視的機頂盒,遊戲機既可以玩遊戲又可以聽歌、看影碟,還可以和其他影音產品配搭發揮更多樣化的機能,其可塑性是相當大的。不過問題是PS2一開始並沒有內建網路功能,只是單純作為影碟機和CD機來說則未免有點太大了,特別是沒多久DVD機就滿街都是,價錢也高速回落,CD機更不用談了,mp3的冒起改變了音樂的收聽模式。雖然Sony提出的主意真的很有創意,但在PS2顯然缺乏成為汎用多媒體機器必具的條件。特別是當時日本的網路還是很落後,想想同期的Dreamcast還只是電話modem以59k的超慢速(即使當年而言也是很慢、很慢的速度),自然不可能提供線上影音放送了。所以這個概念雖然在發表會有提出過,也推出過可以用來搖控PS2播放影碟的搖控,但實際上並沒幾個人有在乎過,甚至Sony也知道這還不是時候,所以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PS3開始出現
雖然最早的構想在PS2時提出,但真正開始形成實際的機頂盒功能則要到PS3時候了(當然,這些東西Xbox360也有,但並不重要,這個等下會解釋)。
相比起PS2,PS3在功能上最大的成長不是處理多少個多邊形,又或者光碟改用Blu-Ray讓遊戲可以放更多的內容,而是加入了兩個很關鍵的功能:其一是原生網路連接,其二是Blu-Ray。網路連線其實在PS2中期已經加入了,但一如過往非原生支援的功能就不會有很多遊戲廠使用,甚至連Sony自己也不怎樣使用,除非你買來玩FF11不然不會有需要買那套網路組件。但在PS3不但加入了一般的有線連接,而且也內建無線連接,雖然這在當時的手提電腦上並不算什麼,但在遊戲機上加入、尤其是當網路已經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的時候,無線網路連接可算是PS3一個不起眼但卻十分重要的功能﹣即使Xbox 360早已有也是一樣。
Blu-Ray可算是明明兩部機差不多,但PS3卻比Xbox360更適合當家庭機頂盒的原因。想想,兩部機可以做到同樣的事,但其中一部可以讓你省掉放Blu-Ray的空間,那你會怎樣?即使你家有三千呎也不會想在電視面前堆上多部機器,能一件解決當然比要分兩件好。Xbox 360想用HD-DVD結果失敗了,也成了兩部機在機頂盒上的致命差別。
另一個比較少人留意的是upnp功能,即是可以簡單存取支援這套協定的電腦又或者伺服器,這對一般人而言或者不會覺得怎樣,但對想自組一個家庭多媒體中心的玩家來說卻十分重要,只要買一台NAS,設定好把影片存在NAS,就能用PS3來看而不需要乖乖坐在電腦面前看或聽,甚至還可以看照片。由於設定相當簡單,所以只要打開這個功能PS3就會自動尋到伺服器,一切都不用煩心。再加上Sony的PSN有提供動畫、電影以至像Youtube、Now電視頻道等功能,讓PS3在遊戲以外還有很多很有趣的功能,不說其他,像Sony經常買一些動畫在PSN上播放,還有六國字幕呢!
這也是為什麼Xbox360也有這種東西但卻很少人留意的原因:不是他們沒有硬件,而是在影音娛樂界之中,MS跟本不是Sony的對手。Sony手上有電影公司、唱片公司等等娛樂產業,在這個圈裡身經百戰,但MS卻是大外行。也就是說,上面所說的硬件功能,只有在擁有大量內容提供給用家的前提下才成立,否則就全無意義。
現在是收成的時候?
不過,說PS3是一台成功的多媒體機頂盒嗎?筆者認為還不夠。或者說,Sony也認為不夠。
首先是作為多媒體中心最重要的電視影片播放,在美國還比較好搞,像Apple就和幾家大型電視網簽合約讓觀眾買下電視片集看,甚至直接看運動比賽。但在日本買電影還比較好搞,但電視劇的版權相當複雜,即使今天還是搞不定,更別提直接買下一個電視頻道作收費播放了。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一直接不起iTunes Match這類服務的主因:不是因為技術,而是日本不論電視還是音樂的版權都是世界最複雜的,別說是Apple就連Sony都是一個頭兩個大,所以PSN在這方面一直搞不起來不是因為技術問題,而是和電視台以至一堆版權持有人在收費上一直談不起來。
比起來美國就成熟多了,看看他們在iTunes上提供的服務以至在AppleTV上提供的服務,用家真的可以不用電視天線,只要連上網路就什麼也有得看。而這也是MS的XB1的一大優勢,因為比起Xbox360推出的時候的一片荒野,今天的網路多媒體提供服務相當成熟,由電視電影到運動比賽什麼也有,跟本不需要連接天線看直播。而電視台也可以從收賺錢,即使沒人看直播也沒問題,再加上價錢又相宜,比起要花時間預錄節目來看,還不如花一點錢買下來看算了。至於海外用家就更是如此,以前要看美劇如果電視不播放的話就只能等影碟,但現在剛播完就可以買下來,十多塊港元看兩天,比無斷下載還要快,那還花人麼時間在網路上尋找?
XB1有利的地方是他是在包括Apple、Sony等公司花了很多工夫和各大電視台、音樂公司和電影公司打交道後才加入市場。現在的娛樂公司已經習慣這套經營模式,只要價錢好就會提供,不像當年Apple和這些大公司討價還價可花了很多工夫。MS現在只要搞好主機的部份再去簽一個合約就搞定了,一切都不再麻煩。至於PS3有的功能他們當然也會有(連Blu-Ray也有了!),只要放一台XB1在客廳就真的不需要再買其他機頂盒了﹣理論上如是,因為不是每家電視台又或者音樂公司都願意提供服務的XB1的。萬一你想看的節目剛好沒有的話,就只有使用另一個有提供該節目的機頂盒了。而這正正是這類機頂盒一直流行不起來的理由,因為沒有一家是可以擁有所有節目的,慘起來可能要分成三四個機頂盒才能看遍想看的節目,麻煩死了。至於日本更不用談了,如果連Apple和Sony都搞不定那MS更不用想。
另一個問題是越來越少人安坐家中看電視,像筆者一直想買但拖三拖四的NBA League Pass,但在家中差不多不會走到電視面前,看的影片全都是在iPhone又或者iPad上看的,如果不能下載到手提機上就一點意義也沒有,PS4就是利用PS Vita來做到這個功能,可是要人多帶一件東西上街是麻煩事,很多人買五吋大的手機就是不想多帶一個平板電腦嘛!理論上MS也有Windows phone,但究竟有幾人使用Windows Phone大家也心裡有數了吧?這可能就是MS面對的最大難關!相比起Sony有手提PS Vita,他們連這也沒有,更別提最大的對手是一堆手機和平板電腦了,如果XB1不能把影片傳到手機上看,那還不如買只需要99美元的AppleTV好了,那玩意簡單又嬌小,而且還可以把iPhone的內容在電視上播放呢!
在這一場真正的,遊戲機機頂盒戰爭中,MS和Sony的最大敵人是Apple,原因是他們欠缺了當今最必需的流動播放媒體,單是只能在電視上看是絕對不夠的,像筆者又怎可能在辦公時間留在家中看NBA?比起來Sony還有一些獨家提供的節目,但MS就連這也沒有,所以面對的難關也是最大的。
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先天性的問題,如果MS能夠有一個流動播放器的話還可能有點機會,又或者和Google合作用Android也沒問題,Sony還可以拉下自尊(反正他們的手機也已經使用Android了),可是MS這一關卻不容易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