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目錄 | 其他文章

熱門專題

主役登場?分析Wii日本首賣情況
文:傑特

  就在Playstation 3好賣參半兼引來各種風風雨雨的首賣二十一天後,任天堂也推出他們的新世代主機Wii,由於之前已經在美國早一步推出,所以日本方面就更有經驗,現在我們就來分析Wii在日本推出時的情況吧!

  

寒冷地獄的首賣日

  相比起11月11日發售的PS3,Wii發售的12月2日日本已經進入初冬了,全國溫度差不多跌了七、八度以上,以下是筆者在札幌的寒冷地獄首賣日的紀錄:

  經過PS3的經驗,加上美國的Wii首賣也是第一天上午就會賣完,為了確保能夠買到主機,筆者在12月1日的晚上七點就去到應該北海道最多貨的yodobashi,不過到達時卻沒有見到排隊的人龍,但想想也是正常的,誰要在零下三度的下雪天,七早八早就在門外排隊呀!而在遊戲部的櫃面則貼著『之前一晚十時會指示排隊位置』的告示,而這時已經有大約二十多人在遊戲部游來游去,一眼就看出跟本不是為了買遊戲,而是在殺時間等十時去排隊的,而筆者也去M記吃東西打發時間。而到十時筆者走到店外的排隊位置已經見到二十多人在排了,而這時雪越下越大,店方也算好人的將人龍推前到店門口有頂地帶,最少包括筆者在內的二十多人不必直接被雪打。雖然友人已提醒過要帶椅子去,但當實際排隊時才發現椅子只是小兒科,有人帶睡袋和保溫地毯露天而睡,有人則用多件厚衣物、甚至乾脆帶來一張厚毛毯當被來蓋,不過最誇張還是有人帶備小火爐來煲水弄即食麵!反正水的話隨便找一塊乾淨的雪很簡單。至於筆者則只能去附近的便利店找洗手間以及買個肉包來吃(便利店也夠聰明,準備多部熱水機來讓客人弄杯麵)。

  就這樣捱到二時,店方將排隊的人帶到店的食車場通道,由於那時斜路所以就只能斜著坐,連杯麵都不能放在地面,盡管仍是零下三度或四度,但總比吃北風的好。而這時店方也表示有一千部Wii發售,當時由於只有二百人左右,和上次PS3差不多,所以那時筆者還幻想可以排多一次買多一部。但當三時去便利店買杯麵時,停車場已經有近三百人,而門外也有一百人,顯然是收到情報的人用手機上留言版將『Wii有一千部!』的消息傳開去,結果當五時多時已經有八百人以上在排了。到了發售前十分鍾(06:50),店員將一眾已經冷到失去支覺的人(筆者甚至滑倒跌傷了,真想向編輯部申請工傷保...)帶進店內,而進店內第一件事不是『終於買到了』而是『好溫暖呀!』(笑)。由於貨多,所以比起上次只有三個櫃位買機,這次是將遊戲區的六個櫃位全開來賣Wii,筆者也成了前二十個買到Wii的用家的其中一位。出到大街竟然發現人龍長到包圍整個店,數一數大約一千,已肯定是即場賣光了。

  不過當回到家第一件事不是開機,而是睡覺!而且直到星期一體力還未完成回復,實在很要命。

  

真正玩家主導的第一批

  除了札幌貨多之外,其他地方的貨也要比PS3多得多,即是一般店都可以有二三十部貨賣,大店如秋葉原的yodobashi則像上一次般早在之前一晚就已經有過千人在排了,而一般大型店都有過千部主機供應,東京多家店都有千二部或以上,Big Camera有樂町更多達千五部,而yodobashi梅品更多達二千五百部,排隊人士則有二千八百人!場面比PS3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另一個原因是任天堂不論是宣傳還是貨源都遠較PS3為多,雖然不像美國般將Wii sport當成跟機遊戲,但托之前的足夠宣傳(差不多每朝筆者吃早飯時都看到Wii的廣告,反而PS3不但少,即使播了廣告也是有看沒有懂)之福,加上美國的大好評,使到雖然已準備了四十萬部主機還是一天賣光,現在問題就是任天堂能否達到他們宣稱所指、在06年年尾推出四百萬部、明年四月之前全球共六百萬部了。不過不管怎樣第一批貨Wii是明顯要比PS3要多得多,所以炒風明顯不強,像香港只不過兩天就跌到2480連一隻遊戲了,由最初單機二千五、十算,到現在只是八算,兩算之差即使不等行貨還是不算貴,那些日本雜誌還不是動不動就十算以上?以一部新主機來說這個價錢跟本就不能算炒,而是一個很合理的價錢了。

  不過除了供應供應相對充足之外,客戶層也有不同,以札幌為例,上次PS3的排隊人士差不多清一色男人,而且全是二十至三十之間。但這次Wii不但見到不少女士來排隊,甚至有父母和孩子一起排隊呢(由於嚴禁未成年獨自排隊,所以不少兒童硬拉父母來一起排)!從而可見Wii的客戶層遠比PS3來得得廣,而這也是任天堂多年經營之下得到的成果﹣他們不是以那些機迷廢人年輕人作為對像,而是以一家大小作為對像的公司。而坊間流傳的第一天銷售數字也證明買機的人是買來玩而不是買來炒的:

 

  Wii 368,500

  Zelda TP168,400

  Wii Sports 153,700

  Wii Play 110,900

  Made in Wario 100,500

  

  像薩爾達平均兩部主機就有一個賣,sport也是,甚至即使華里奧也是三部主機一個買,算是相當高的數字了,而且隨著聖誕買遊戲的玩家還會增加,只要貨源足夠的話上升的潛能還是很大的。

  

完成度極高的主機

  現在論到主機了,雖然之前各位也看過很多關於Wii的介紹,但實際上又如何呢?

  首先是真的很輕巧,大小和一個5吋的硬碟盒差不多,但十分輕,要比一個有5吋硬碟的硬碟盒還要輕,對於以為會重得個磗頭的筆者而言,拿上手的感覺真的嚇了一跳:那是自超任之後踫過最輕的家用主機!

  機面也是見過的家用主機之中最簡潔的,正面只有三個必需的鍵以入入碟口,SD咭槽和同步鍵、還有GC的手掣及記憶咭插頭都收得好好的,用時可以將保護蓋拆出,不用時又可以安裝回去,使主機保持純白光潔的外表,實在厲害﹣雖然不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這部主機都好像差了一樣東西,就是一個蘋果logo(笑)。

  至於運作方面,只有一個字、靜!除了開機時有兩聲機件發動的聲響之外,其他時候靜得像沒開機一樣,也感覺不到任何熱力,如果不看指示燈跟本不知道已在運作。而關鍵的感應棒安裝有點麻煩但不算頭痛,而且和搖控手掣的配合不錯,沒有出現想指那裡但老是指不中的問題,靈活性也佳,加上手掣重量剛剛好,不會太重但也不致輕得像玩具,質感手感都極佳。附加的腰果型手掣的感覺也好,十分滿意。至於操作主介面Wii menu方面每一畫面有十二格,而玩家可以按住AB將各頻道搬來搬去(像Mii廣場中將角色捉起來的動作),如果不一搬動的話只要有新加的頻道就會順著加上去,最多可以有四十八個頻道(扣掉預設的六個,即是有四十二個頻道可以追加)。在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在Wii之中不論是遊戲還是服務都是以『頻道』作為計算單位,即是購物頻道是一個頻道,玩光碟遊戲又是一個頻道,而買回來的遊戲每一隻都是一個頻道,而新追加的服務也是一個頻道。這樣如果玩家想將下載回來的遊戲或服務備份,跟本不需要知道那是是什麼打什麼,總之全部都是同一種東西(頻道),一拼管理即可,簡單得很。

  設定方面如果會日文的話還算簡單,只要一步步地照做即可,不過麻煩的是一但進入網路連線畫面時,是無法以正常方法跳出去的,即是如果網路出問題無法下載的話那就只有硬拔掉電源重開一途,幸好除了第一次連線成功之後的更新肯定是firmware,之後的服務都是關電源也沒關係的,只有選擇本體更新時才肯定那是更新firmware,但這樣做還是很傷害主機的。

  採用SD咭作為主要儲存媒體簡直是德政,雖然現在三部新主機都用咭槽,但由於Wii本身沒有硬碟,而只有512M byte的記憶體,所以外接儲存器就很重要了,玩家也可以很方便地將save data和頻道(在儲存上分開頻道和存檔兩種)抄到電腦上保存甚至修改,對於喜歡改save的人來說應是一個福音吧?不過由於所有檔案都只有一個編號,所以要認出那個打那個就要一些工夫了。

  至於讀碟時間由於玩的兩片遊戲(sport和薩爾達)都不是很吃主機資源的類型(一隻是試機天碟﹣但日版要另買,另一隻只是GC遊戲搬過來),所以對主機的性能方面並沒有任何挑戰,加上很多廠對Wii的認識不深,現在推出的遊戲差不多都只是GC水準﹣其實只是用了Wii操作的GC遊戲,所以單以《Red Steel》等第一批遊戲來評主機性能是不甚公平的,特別是沒有HD輸出的Wii即使用一個等級的畫面,用大電視來出也會比較粗糙的時候。

  即使Xbox 360也要到近日才推出應有的畫面水準的遊戲,PS3直頭不合格,所以在這階段要評畫面的勝負實在太早了些,最快也要明年年尾才會有一些附合他們本身的性能的遊戲出現。

  

真的能夠半年六百萬嗎?

  在三部主機之中,以Wii出閘最順利,首先除了極少數因為更新而搞到壞firmware之外(日版相信已修正)之外也沒有什麼問題,至於手掣飛出打爛電視的事件,換個角度來看反而是一宣傳妙著。遊戲方面任天堂很努力地和其他廠商配合,盡可能保持每個月最少有一隻遊戲是非玩不可的,加上第一批遊戲已經有贏盡口碑的超級主打《薩爾達傳說 黃昏公主》,此外遊戲又夠多兼質素不俗(雖然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遊戲用的都是GC系統來開發,所以容易開但畫面一般),再加上網上遊戲店可以買到N64版的瑪莉奧64(相信玩過的人不多吧?),使到首發遊戲陣十分堅固,而不像PS3般未來三個月都全無表現,再看接下來的遊戲表在可見的未來(即是不是那些連名字也是暫定的所謂大作,而是有圖有資料甚至官網以及影片都推出了的作品)也算很熱鬧,而不像PS3小貓兩三隻。

  從現時求過於供的情況下,只要任天堂真的可以出到四百萬貨,年尾市場差不多肯定可以全部消化,問題是之後的三個月,任天堂必需期望SQIX的DQS可以在明年三月推出,再加上大亂鬥等大作,才可以在明年三月之時衝破六百萬,一但六百萬的關口突破那整個局勢就偏向任天堂陣營,日系廠商(尤其是沒有本事向外發展的本土系中小廠)自然會轉投成本遠低於PS3的Wii陣營,一但形成這個局面那就會一發不可收拾,特別是SQIX從FF3之中吃到甜頭已經趕著開發NDS的FF12,如果DQS能夠大賣的話那難保FF13不會回到Wii陣營。一但失去了兩大皇牌那PS3就差不多注定翻身無望的了。

  所以現時的關鍵是任天堂能否將產能提升到市場的需求,以及PS3能不能在遊戲和產能上都滿足市場的需要求。但從現時來看PS3差不多是沒有任何勝算的....

  不過關於整體分折的問題由於已超過本文的主題,所以還是留到下一篇專題再談吧!



主目錄 |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