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內溥的任天堂
文:傑特
其實這篇文章該在山內溥去世時寫的,但當時正是TGS期間,筆者跟本沒有時間應付其他題目。而過了時再寫也沒什麼意思,而且筆者也不打算寫一篇墓銘誌,所以還是談談山內溥年代的任天堂和遊戲界吧!
任天堂的黃金三角
把一間賣花牌的公司,變成影響遊戲界深遠的遊戲界巨頭,山內溥最成功就是發掘橫井軍平和宮本茂,因為山內把橫井軍平用來打發時間的小玩具ULTRA HAND變成商品而大成功,讓橫井成為玩具開發部的主任,而往後橫井在1980年想找一個人去負責發展軟件部門,所以向山內推薦進公司才三年、當時還是廿八歲的青年的宮本茂,而這兩個人就為任天堂打造了至今仍然強健的「任天堂王國」。橫井和宮本當然偉大,但內山更偉大,因為他起用了這兩個人,而且給他們很大的自由度。
想想現在SEX社只要你搞跨一隻遊戲就等於永不翻身,但橫井搞出了Virtual Boy也沒有被砍頭,反而是橫井自己辭職離開。雖然有傳是他為了VB的失敗而辭職,但以山內溥這種老派的日本人而言他絕不會要這麼一個重臣離開的,而且以他在任天堂的獨裁風格來說,他老人家說沒事誰敢說不?而且任天堂不少至今仍然存在的概念如玩家之間的真實互動、十字鍵的設計、以及他提出的「橫向思考」,不以性能而以創造性來設計遊戲機,至今仍是任天堂的核心理論。至於宮本茂雖然現在已經很少再親自下海寫遊戲,但由他監督的任天堂遊戲開發部,仍然是遊戲界最有創造力、遊戲質量最高的開發團隊,想想其他公司能夠擁有這種不論是技術還是創意都達到極高水平嗎?
至於山內溥發掘岩田聰作為接班人也是他作為名伯樂的一章。沒錯,今天的WiiU真的被罵得很慘,但當你看看NDS到3DS的成功,就證明岩田聰雖然和山內溥風格完全不同,但他卻把任天堂從N64及NGC的失利轉到Wii的不過不失(不算失敗,但也不算成功),而手提機更是一路贏到現在。單是這點岩田作為經營者的才能和眼光就值得有正面的評價了。
任天堂的成就,就是由這三個人打造出來的,而山內溥能用橫井、宮本甚至是岩田,足見他的眼光之準,用人之明。
紅白機的一統天下
在紅白機出現之時,日本遊戲界是一個戰國年代:電腦就有PC-98和MSX,而家用遊戲機更是一大堆,每家都想在這個電子遊戲黎明期盡可能大撈一票,再加上一大堆掌上的電子遊戲機(指不能換遊戲的那種,像任天堂的Game&Watch就是經典的例子﹣不過也不是每一台都那麼小的,像筆者小時候玩的太空保衛者遊戲機,就大得像一部iPad那樣),真的是群雄混戰的世代。
而紅白機的出現就像織田信長在桶狹間會戰一鳴驚人那樣,任天堂本著『遊戲機是玩具』的基本原則,以相對而言偏弱的性能(其實即使當年也不是以優秀性能作賣點﹣難聽的說任天堂的遊戲機從來都不以性能作第一賣點,就算性能偏強的N64和NGC也不比同期的對手強多少)但卻以相當競爭力的價位,在日本的一般家庭走紅。就算是一般上班族父母也能買一台回家給孩子。價格低遊戲多讓紅白機很快就成為搶手貨,逐步把一堆對手掃地出門,最後只餘下擁有強大街機支援的SEGA的MK-I是在紅白機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的遊戲機公司。而之後登場的PC-E其實有點想走任天堂的路線,但價錢相對較貴而且所有遊戲公司都歸在任天堂的旗下,沒有遊戲支援的PC-E當然很難和紅白機交手,更別提一直只有自家遊戲支持的SEGA MK-III了。
紅白機年代可算是寫下了今天日本遊戲文化最關鍵的時代,像遊戲機的定義、遊戲模式、銷售手法、以及好幾隻今天已經是國民級遊戲的作品都是那個時代出現的。不說太深,想想你能夠接受用右手來按十字鍵嗎?想想當電腦遊戲在鍵盤上要用右手的方向鍵來控制時花了多少時間適應?甚至有些跟本不會用那個方向鍵而用ASQW來控制方向就知了。而磁碟機的引入則是任天堂敢於使用新技術的開始,當然相比起光碟並不是一個好的媒體,但把雷腦磁碟帶到家用遊戲機也算是一個創舉。
另一方面,任天堂那種獨裁作風以及因此帶來的惡名也是由那時開始的。山內溥在遊戲界是公認的one man,他在任天堂絕對是說了算,而且他討厭媒體也不是新聞,只是那時不論報紙還是雜誌如果想要任天堂遊戲的廣告,就只能忍氣吞聲。而且任天堂為了堅持他的「合家歡王道」,對第三廠的遊戲控制嚴得不像話,這也讓很多遊戲公司極度不滿。
超任的盛極而衰
超任的出現其實是一拖再拖才出現的,這種以拖字訣來讓玩家們不買其他主機的做法,在任天堂一機獨大以及沒有所謂「跨平台」的年代,真的足以拖跨對手,而超任就是在拖到不能再拖之下推出。雖然性能也不算很強,不論多重圈軸還是色彩其實MEGA DRIVE都能做到,但超任挾著自家的一堆名作遊戲,再加上第三廠商一直在任天堂的支配下賺大錢,在做生不如做熟的情況下自然不會跳去其他主機。
長達十年的王朝,讓山內溥相信任天堂的王朝是不倒的,他否決了和Sony的Playstation計畫(也就是當年每隔幾個月就出一次流言的『超任CD機』),結果Sony一怒之下和一直跟任天堂關係很差的遊戲公司如Namco,還有超任後期和任天堂交惡的Square聯手,推出他們的遊戲機Playstation。對任天堂來說當然不放在眼內,山內大概以為連NEC也打不過他們,Sony又能做什麼?
但N64走錯方向採用成本高的ROM帶,而Saturn和PS都採用價廉物美的CD之後,整個局面突轉:任天堂看到3D的潮流,但他卻堅持使用ROM帶,而這玩意在當時完全不能應付大量影片和語音。至於SEGA雖然採用光碟但卻沒看出3D的成長,也就是Sony不但看準了3D是新主流,而且也知道光碟在多媒體遊戲的價值,二者合一再加上他抓緊FF7的成功,讓他們一舉打敗了Saturn而成為下一個十年的王者。(2006年之後已沒有所謂的王朝,而是三分天下:日本是玩家PS3一般家庭是Wii,美國則是玩家Xbox 360一般家庭是Wii)
而山內溥在N64失敗後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他認為自己已追不上新時代的遊戲潮流,然後就退下火線把領軍一職交給岩田聰。這個決定可算明智之極,如果沒有岩田的NDS,那任天堂可能已經玩完了,但因為手提遊戲機由GB年代一直獨走至今,才讓任天堂一直保持極強的影響力,而不會被邊緣化。而且最厲害是山內並沒有讓自己的家族繼續掌管任天堂而找一個外人來負責,這種決定在日本那種家族型社會是很難得的,想想香港的財閥還不是一家人控制數百億的事業?但山內溥卻真的就把任天堂交給岩田聰領軍,甚至連美國的任天堂也趕跑自己的女婿荒川實,完全把任天堂=山內家族的影子清除。如果像Sony這類跨國企業還比較可以理解。可是任天堂卻不是這種公司,在一個基本仍是傳統日本公司之下山內竟然可以作出如此西方式的管理思維,山內目光之遠大實在厲害﹣當山內交棒的時候已經是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
山內溥就是山內溥
山內溥在遊戲史上絕對是一個必定要記下的名字,他把一間傳統玩具公司變成現在的巨大遊戲企業,更重要是以他為核心的任天堂,不斷改寫遊戲界的常識,甚至很多由他們創造的傳統今天還在使用,還沒人可以擺脫他們所創造的『常識』,這點即使是最仇視任天堂的人都不能否認的:有幾人沒玩過瑪利歐?八十年代成長的孩子那個沒踫過紅白機?九十年代長成的孩子超任怎可能沒玩過?這兩部主機陪伴現在一堆二十至四十多歲的大人成長,把這個抹掉的話回憶就會出現一個不能填補的空洞了。
而這也是一個出生在紅白機年代的人(筆者)為什麼對任天堂有一種情意結的原因,這是Sony年代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我們這一代的老人會支持任天堂,但我們很清楚,沒有任天堂的話,就沒有一大堆回憶,像一放下書包就玩DQ3、手指玩遊戲玩到又紅又痛、對著紅白機的 2P手制吹風,還有為了抄密碼而把臉貼著電視等等,這些一代的回憶都是不能被取代的。
所以即使山內溥再怎樣獨裁霸道,筆者還是對這位老人很感恩的,沒有他的話,筆者可能連人生都不再一樣了,做人,怎能夠不感恩?